裝備製造業作為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是整個工業的核心和綜合國力的根基。今年兩會期間,安徽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李衛華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裝備製造業。
他認為,當前裝備製造業主要麵臨三方麵的困難:一是作為較強周期性產業麵臨贏利壓力。二是作為資本密集型產業麵臨資本壓力。三是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麵臨競爭壓力。
毋庸置疑,裝備製造業是保證國防工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基礎工業,是工業化進程中的主導性產業,具有超越經濟價值的戰略地位。同時,裝備製造業與其他產業關聯度大,帶動性強,在整個經濟鏈條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李衛華建議,在當前形勢下,一要加強對裝備製造業的引導和政策性支持。盡快建立重大工程、重點項目與裝備製造企業溝通聯係機製,適時向企業公布招投標計劃,引導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參與研究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有機會參與市場競爭,鼓勵支持企業通過聯合攻關,合作開發等形式,參與國家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同時,加大對裝備製造業的支持力度,實施更加積極的融資信貸政策,更加優惠的土地使用政策,更加傾斜的財稅政策,如國產首台(套)增值稅全額返還和購置全額抵扣,簡化國產首台(套)認定程序,建立使用國產首台(套)裝備風險補償機製等。
二要積極推進裝備製造業技術革新。目前,裝備製造業在生產線成本控製上進一步挖掘的空間有限,未來行業提升的關鍵在於產品創新和提高附加值。建議對於有實質性產學研結合的聯盟給予科研經費補貼,推動企業加強橫向技術聯合,提高行業關鍵技術研發能力。
三要加強裝備製造業優化整合。目前裝備製造企業大多處於“單打獨鬥”
的狀態,企業間還沒有形成優勢互補、互為支撐的合力,建議政府重點扶持一批裝備製造領域的骨幹企業,加快各類裝備製造企業兼並、聯合、重組步伐,整合社會資源,促進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鼓勵裝備製造企業通過縱向一體化,由單一設備供應商向提供成套設備、安裝工程和售後服務轉變,不斷提高裝備製造企業服務在銷售收入中的比例,加快裝備製造企業由生產製造向複合發展轉變;支持中小企業與骨幹企業建立配套關係,發揮專業化生產優勢,向輔機配件專業生產廠商轉型,形成一批社會化分工、專業化生產、產供銷一體化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