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6日、7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工信部部長李毅中都先後指出,我國製造業產能利用率偏低的情況非常普遍,這將對市場、對企業本身都帶來很多危害。
張平在3月6日的記者會上談到關於“經濟社會發展與宏觀調控”的問題時表示,我國是製造業大國,但是現在在傳統行業,諸如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焦炭;再到新興製造業如光伏、風電設備等產能的利用率都偏低。
張平介紹說,以上所述傳統行業的產能利用率目前在70-75%之間,這在國際上已經是缺乏競爭力的表現。而光伏、風電設備等產能利用率更低,僅在70%以下,光伏利用率都不到60%。
據悉,產能利用率也被稱為設備利用率,是企業實際生產量與生產能力之間的比率,用以衡量生產能力在實際運轉中發揮的生產作用,與宏觀經濟的興衰有著很強的正相關性。
一般而言,產能利用率在80%左右被認為是工廠設備正常閑置,而70-75%的產能利用率則表明了閑置產能超量,將造成很大程度的資源浪費,並容易引發企業之間惡性壓價競爭,攪亂市場正常秩序,更不論60%的利用率了。
李毅中也在3月7日第二場記者會上再次強調,“部分產業產能嚴重過剩是個不爭的事實。比如鋼鐵,粗鋼產量7億噸,能力10億噸,還在建設。比如有色金屬的鋁,開工率74%,比如水泥(產量)到26億噸了,開工率也就是73%左右,同時還有在新建的水泥廠。另外還有其它幾個行業,像煤化工、平板玻璃、造船,甚至風電設備、光伏電池、多晶矽等等這些行業都是嚴重過剩的。”
李毅中還在會上援引業界的觀點,“一般的開工率、利用率75%以下為產能嚴重過剩,實際上這些行業的開工率都不足75%,特別像多晶矽、光伏電池,光伏電池開工率57%,多晶矽是35%。”
事實上,早在2012年,IMF(即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意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在國別評估報告中指出,中國企業的產能利用率隻有60%,這將在企業盈利和融資等方麵產生負麵的作用。
製造業是我國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工業又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製造業產能利用率能真實反映我國製造業運營情況,是發展經濟、穩定投資的重中之重。
李毅中表示,政府部門在對產能擴張的宏觀調控上力度還不夠大,措施也不夠得力。張平則稱,“化解產能過剩將會是我們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一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