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十年,對於中國製造業競爭力提升來說,是最關鍵的十年。中國是製造業大國,這麽多的就業都需要製造行業吸納,如果未來十年還不能培養創新能力,那麽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都存在很大的發展風險,到時候我們現在的製造水平也將會落入中低端”。
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東方電氣集團董事長王計指出,“當前,我國的製造水平並不比別人差,關鍵在原創性設計能力方麵,還存在較大差距。接下來,國家需要為製造企業競爭力提升,創造更多的資源整合平台、提供更多的創新提升渠道”。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電設備製造商,東方電氣集團已形成火電機組、水輪發電機組、核電機組、重型燃氣輪機設備、風電設備、太陽能電站設備“六電並舉”的產品格局,占據中國火電市場33%多份額、水電市場50%份額。
王計表示,“經過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的重建,東方電氣目前絕對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強的企業,無論是在製造環節,內部管理以及工藝流程等方麵,都是基於我們工藝技術人員過去幾十年積累設想建立起來的,可以說聚集了東方電氣幾代人的共同夢想,產品製造質量也絕不比別人差”。
不過,原始設計創新能力,已成為製約中國製造業競爭力提升的最大瓶頸。王計透露,“當前,美國也提出重返製造業,就連印度現在也出台了一係列麵向製造業的優惠政策,與我們當初的政策非常相似。前段時間我們去印度參加項目招標,對方就要求我們在當地建廠,解決就業問題”。
“目前,中國製造業產能開始從東部向西部轉移,未來十年之後,又能夠向哪裏轉移,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製造業的競爭力”,王計表示,在今後十年之後我們必須要利用這個時間,利用別人出問題的機會,完成自身創新能力的提升。
王計表示,“盡管當前政策鼓勵跨行業跨區域的資本並購,但是我們還缺乏相應的渠道和平台來完成。同樣,前往歐盟去收購一些公司,雖然可以獲得股權、分享收益,但歐盟擁有很嚴謹規範的法律體係,他們的技術根本拿不回來,隻能提升我們自己的創新能力”。
現在,不少設計院是在國家行政力量的切割下,組建了一個很龐大的技術創新團隊。但是,這種創新平台缺乏一個市場化的交易交流平台,無法形成與製造資源、研發資源進行直接對接。
“國家花了很多錢投入技術創新,沒有變成改變消費者生活的實物產品,隻是停留在論文或者圖紙階段,實在太浪費了”,中國需要搭建一個技術資源進行交流合作的資本平台,就類似於股票證券市場一樣,讓相關企業通過這個市場進行創新技術成果的交易、重組,實現優勢的互補和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