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十二五”已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速增長期。“中速”而更有質量的增長比高速、但卻失之粗放的增長更有價值,更加值得珍惜。
運行環境分析
宏觀經濟形勢開始溫和回暖,通脹壓力開始舒緩,為政策增加靈活性加大了餘地。
(1)內需環境內需有望溫和回暖,但難以快速回升。
預計2013年消費增長有望保持穩定;而投資增長已經出現回暖苗頭,但很難再現當年“4萬億”那樣的行情。
預計2013年GDP增速將略高於2012年,但仍比較低,因此2013年機械產品的內需有望溫和增長,但不宜寄過高期望。
鑒於我國仍處於工業化進程中,各行各業正競相致力於技術升級,尤其是2013年城鎮化的推進力度有望加大,因此對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應有信心;加之已經延續了兩年的調整已明顯舒緩了多方麵的壓力,因此可以認為,恢複增長的有利條件正在積累。
綜上,既要對2013年內需難以大幅增長的形勢有冷靜的認識,但也要看到存在溫和回升的條件。因此對內需形勢不可過分樂觀,也不宜過分悲觀。
(2)外需形勢增幅預計將進一步趨緩
一是2012年下半年機械產品出口增幅明顯下滑,當月出口增幅已連續5個月滑落至個位數,11月更出現了多年來少見的負增長。可見,對2013年出口增長的困難應多一點思想準備。
二是我國機械工業雖有一定國際比較優勢,但出口持續多年高速發展,已引起日益加劇的貿易摩擦,擴大出口的難度正在急劇加大,因此對出口增長的期望值應降低。此外,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重拾升勢,2012年12月31日已升至6.2855的年內高點,對我出口競爭力非常不利。
三是發達國家同行不但在極力擴大高端裝備市場的優勢,限製我發展;而且在積極向中端產品延伸,擠占我傳統市場。
因此,對2013年機械工業的外需形勢應更多一點危機意識,並因此而加大應變準備。
總之,預計2013年機械工業的需求形勢雖將略好於2012年,但總體看仍比較嚴峻,決不可過分樂觀。
(3)供給環境采購成本緩慢上升;財務成本總量繼續增長,但增勢有望趨緩;人工成本繼續穩步增長;消化流通環節庫存的壓力仍存在;過剩產能的消化非短期內所能做到,尤其是近年投資高速增長的工程機械、輸變電設備、風電設備、機床等行業,價格戰將難以緩解。
(3)政策環境2012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2013年的經濟政策基調仍然是“穩中求進”。貨幣政策要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保持貸款適度增加,要切實降低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成本”。產業政策將繼續有利於機械工業發展。
發展態勢預測
預計2013年機械工業需求形勢將好於2012年,但難言快速回升。一方麵成本上漲的壓力將持續增加;另一方麵,宏觀經濟政策有望繼續較為寬鬆,產業政策可望繼續有利於機械工業升級。
激烈的市場競爭將加劇機械企業的優勝劣汰。那些自主創新意識強、關鍵零部件供應主動權操於己手、能較快實現產品升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有望脫穎而出迅速崛起;而那些無論是產品還是工藝都沒有特色和優勢的企業將被卷入無情的惡性價格戰之中,麵臨效益不斷下滑乃至式微消亡的困境。
預計2013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速度將略高於2012年,全年有望繼續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產銷增速預計在12%左右;利潤增幅預計在8%左右;出口增長預計在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