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發改委主導的《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初稿中,城鎮化對經濟增長的預期,是將在未來十年拉動40萬億投資。
“城鎮化將是中國經濟繼續發展的一大增長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說,目前城鎮常住人口中仍有近20個百分點的非城市人口,“這部分人如果成為市民,消費將會增長30%左右。”
當新型城鎮化成為社會各界寄望於拉動未來幾十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基調時,關於城鎮化如何破局的爭論此起彼伏。
3月27日,國務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今年政府重點工作的部門分工。會議指出,廣泛征求各方意見,抓緊製定城鎮化中長期發展規劃,完善配套政策措施。這也預示著,新型城鎮化已進入了實際推進過程中。
新型城鎮化拉動40萬億投資
從2012年開始,李克強總理就在各種場合談到中央推進城鎮化工作的決心,引發了各界的討論和探索。城鎮化亦成為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熱議的話題,多份議案提案以此為題,新一屆政協首場提案辦理協商會也是討論如何推進城鎮化工作。
城鎮化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使中國的投資始終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即使在外圍市場疲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也不至於出現硬著陸的風險;二是數以億計的農民進城之後,為中國經濟提供了新的消費增長點。
過去10年來,我國城鎮化的進程突飛猛進,從2000到2011年,我國城鎮人口從4.6億增加到6.9億,城鎮人口總數超過了農村人口,城鎮化率從36%快速上升到51%。城鎮化率超過50%之後,意味著我國的城鎮化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城鎮化的關鍵兩大塊是土地和戶籍。”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任常青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在保證耕地紅線的要求下,農村土地流轉的一部分是農業用地,更多是農村建設用地。而這方麵最大的問題是征地製度需要完善。
新型城鎮化將啟幕農村新一輪改革,土地流轉乃大勢所趨。為解決城鎮化進程中的用地“瓶頸”,土地配置市場化、農村土地資本化,優化農村資源配置和產業結構,為實現統籌城鄉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村征地補償被置於首位。”北京大學著名法學專家薑明安認為,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將為《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的製定和農村的土地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農村土地流轉進入改革試點
實際上,土地流轉試點、打破城鄉戶籍藩籬、實施“城市群”戰略成為目前專家較為認可的城鎮化大方向。從3月份開始,廣州、海南、重慶三個城市便已在農村土地流轉試點上,嚐試新的道路。
3月11日,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城鎮化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劃》明確提出,完善異地務工人員子女教育、住房保障、農村宅基地和承包土地處置、城鄉社會保險製度銜接等方麵的具體配套政策,建立轉戶農民權益保障機製,允許轉戶農民在自願基礎上通過市場流轉方式出讓承包地、房屋、合規麵積的宅基地並獲得財產收益。
3月19日,央視報道重慶市發改委3月19日發布了《2013年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報告》,計劃今年在永川、渝北等地開展農房交易試點,優先把農民集中居住區房屋和轉戶居民退出房屋納入試點範圍。對於此次重慶試點內容,多名業內專家分析認為,這在現行土地法框架下是一大突破,意義非常重大,但同時也麵臨來自法律、體製等方麵的挑戰,短期內實現的可能性不大。
與此同時,海南目前也在試點農村集體土地參與旅遊開發,但嚴格禁止商品性房地產項目建設,業內認為海南正在試點的農村集體土地產權製度改革試點不會影響到房價。
然而,要真正實現農民承包地、房屋、宅基地的流轉,目前尚有不少工作要做。首先需要完成承包地、房屋及宅基地的確權發證;同時還受到土地法規的相關約束,以及數量龐大的小產權如何處置等問題。破解城鎮化發展路徑的農村土地流轉,仍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