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開會。”三一重機小挖研究院院長汪春暉常常戲稱自己為“會長”,向來嚴謹的他要求技術上的任何問題都要評審,通過評審會議能更好地發現問題,碰撞思維,提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三一“會長”汪春暉的研發進行曲
工作上,他是要求嚴格的上司
“在技術上,最要不得就是模棱兩可,處處都要用數據說話,任何問題都要究其根源、探其本質,在細處不能留下什麽遺憾。”就算是評審材料的錯別字都不能出現,嚴謹是他最大的特點。2012年,在研發SY55升級產品的過程中,空調壓縮機的原布置方案結構簡單、維護方便,但是在後期動力係的保養上有汙染的可能。但這個問題對裝機和機器使用沒有影響,就連標杆廠家也未涉及,考慮到新機型樣品下線的壓力,項目組決定擱置到量產後解決。在評審會議中,汪春暉發現了這個問題,並嚴肅地提出批評:“別人做到的,我們做到,那不是成績。寧願不下線,也不能疏忽。”他親自帶著研發人員,經過多次反複的對比、調整、驗證並最終解決了這一問題,為小挖研發追求嚴謹的工作態度做出了表率。
如今,汪春暉已主持開發10款新機型,國內產品型譜已近完善。在他的努力下,小挖產品質量大幅提升,保內故障率大幅下降。連續兩年,小挖產品銷售穩居市場第一,新品銷量就占到其中的1/3,2013年更全麵推出C9機型,受到市場熱捧。
生活中,他是充滿人情味的朋友
作為一名有著24年挖掘機產品設計經驗的資深專家,汪春暉最大的業餘愛好是古典音樂,這也是他保持活躍思維和飽滿工作激情的途徑。他常跟員工說:“隻有快樂地工作,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才能有飽滿的熱情迎接挑戰,才能最大限度發揮才能。”他還要求員工走出去、動起來,不要總待在電腦前。“除了技術,你們還要有個人愛好,要有好的身體,才能有開闊的思路。”
在各方麵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汪春暉時刻不忘關心下屬。2012年,研究院一名研發工程師的父親遭遇重大車禍,危在旦夕,因家庭貧困,該員工心焦如焚。他立刻發起募捐,除了率先私人捐款兩千元,還以研究院名義捐助兩萬元。如今,在小挖研究院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單身或者親人不在身邊的員工生病時,他都會安排人員照顧。員工從心底感到,小挖研究院就像一個大家庭,有溫暖,有關懷。正因為這樣,多年來,小挖研究院核心團隊成員無一人離司。
對於工作,汪春暉永遠充滿熱情,他以富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和工作激情,奏響小挖研究院的研發進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