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卡雷爾·德古特6月4日宣布,將從6月6日至8月6日對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此後該稅率將升至47.6%。該次“雙反”調查的涉案金額高達204億美元,是全球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
對此,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總監錢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歐盟委員會的這個決定與預期相比並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同時,輝倫太陽能市場部經理袁全也向記者表示,“今天的結果應該是早就注定的”。
企業寄望於政府出麵
“如果最終執行47.6%的關稅,產自中國的光伏產品肯定會喪失全部競爭力,這當然也就是歐盟委員會的最終目的。有人問這個數字是怎麽出來的,好比11.8%的關稅就算是個分水嶺,低於這個稅率,我們的產品在歐盟內就還保有競爭力,而一旦超過這個稅率,任何數字其實都是一樣的,就是0和1的道理。” 錢晶表示。
關於歐盟 “雙反”初裁結果好於預期。袁全認為,兩個月、較低臨時稅率,似乎是歐盟給中國光伏業界的一個“麵子”。但此時,如再去質問“11.8%的依據何在?”或“為何隻有兩個月?”已經意義不大。因為,今天的結果應該是早就注定的。
錢晶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個行業的問題,民間的力量,企業的力量,行業協會的力量,甚至歐盟本身成員國的力量都不足以和歐盟委員會強硬的態度抗衡。因此中國政府一定要表明態度,有所作為。否則,光伏‘雙反’隻是未來中國製造業噩夢的開始,任何行業都會效仿,都會動不動拿增加關稅來要挾打擊中國企業。 我們不支持報複性貿易戰爭,但也不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否則中國企業家們特別是民營企業家會心寒,進而放棄工業和製造業,中國經濟也將如歐洲一樣失去最有活力和效率的支柱。所以希望未來6個月內,中國政府能更積極地尋求有結果的對話和協商”。
錢晶還介紹,11.8%的初始關稅隻有2個月的時間,如果中國光伏組件製造商沒有消除對歐洲太陽能組件製造商的傷害,那麽從8月6日到12月6日關稅會增加到47.6%。12月6日是全部調查的最終時間,屆時會決定是否征收為期5年的關稅。這6個月的時間裏,歐盟和中國協商出解決方案也不是沒有可能。我們預測,最終的方案有可能是更高的歐盟價格以及進口配額。
光伏業盡力繞開歐洲雙反
“麵對這樣的結果,我們還是比較淡定的。2013年,輝倫在歐洲的銷售預期占我們全球銷售計劃已經不到40%。我們通過與中國大陸以外地區的廠家進行OEM合作,繞開歐盟‘雙反’。”袁全向記者表示。
輝倫不僅早在去年夏天就在“金磚戰略”的安排下進軍南美市場;在日本,針對該國極端自然災害頻發的特點,通過和日本本土大型保險(行情 專區)公司深度合作,在市場上率先推出“輝倫保險”,徹底打消客戶的顧慮;東南亞、中西亞以及非洲也都已取得了可喜的業務進展。
袁全認為,“產能過剩+歐美雙反”帶來的內憂外患有目共睹,即便產能過剩的局麵由於一部分產能的出局而在今年的Q3和Q4交替之時有望得到改善,但對於品牌和渠道不強、資金和資源不足的企業來說,形勢依然嚴峻。
“雙反”一直以來都是政治意義大於經濟意義,隨著經濟危機的持續,一個更大的危險正在逼近中國,那就是發達國家正在製定新的國際規則。新規則的傾向是提高各國正常交往的門檻中重要的門檻,第一,是不是市場經濟國家;第二,是所謂“競爭中立”。我們希望這個第一次讓國人稱雄世界的產業能夠爭取到合理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