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裝載機行業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經由成長期開始向成熟期過渡,領導廠商市場份額逐步擴大,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近幾年來,以柳工,廈工、龍工和臨工為代表的四大裝載機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始終保持在60%以上。但是,經曆了2010年以來整個行業的大起大落之後,處於傳統優勢地位的柳工和廈工,已逐漸被身後的龍工和臨工趕上甚至超越,BIG4整體市場份額的穩定掩蓋不了其內部格局的快速變化。
柳工:王者風範,地位無人能撼
雖然自2009年以來,柳工在市場份額排名榜上的寶座先後被廈工、龍工和臨工奪走過,但把柳工稱為裝載機行業的老大,恐怕不會有人表示反對。的確,柳工幾十年來在裝載機行業樹立起的品牌形象不是其他品牌一朝一夕所能撼動的,其在重載領域和高端市場的統治力也令其他三家競爭對手望塵莫及。同時,柳工裝載機的客戶滿意度也是BIG4中最高的。一談到柳工裝載機,用戶首先聯想到的就是可靠、耐用。據馳昂谘詢對裝載機用戶的訪談結果顯示,66位柳工裝載機用戶中僅有一位表示對柳工裝載機不滿意,這一比例遠低於龍工的18.2%和廈工的6.9%。
當然,麵對臨工、龍工等後起之秀,作為行業老大的柳工也並非高枕無憂,其最明顯的劣勢或許就是價格競爭力方麵的不足。所以,近幾年柳工也開始嚐試在河北、山東等重點省份將部分機型的價格段向下延伸,以適應裝載機行業日益激烈的價格競爭,爭奪更大的市場份額。
臨工:後來居上,發展勢頭迅猛
記得2年前,欣昊(廈門)工貿有限公司的一位銷售經理在接受記者訪談時,曾經自信滿滿地表示:2年之內,臨工將取代柳工和龍工,坐上裝載機行業的頭把交椅。雖然這位銷售經理的話可能略帶玩笑的成分,雖然兩年後臨工的行業地位仍然和柳工有一定差距,但不可否認的是,2011年的逆勢增長以及在2012年極度不利的行業環境下銷量沒有出現大幅下滑,這兩年間臨工的發展的確令許多人為之眼前一亮。截止到今年第一季度,臨工以19.1%的市場份額,首次登上了裝載機市場份額排名榜首的位置。
臨工之所以在近兩年中的發展勢頭蓋過了其他三家競爭對手,主要得益於其寬鬆甚至有些激進的銷售政策以及其非常規大手筆的品牌宣傳。臨工給予客戶低首付甚至是零首付的銷售政策,給予代理商大額的周轉資金用以支撐激進的銷售政策,同時配合多渠道的廣告宣傳,這些舉措對其市場開拓起到了非常明顯的效果。另外,臨工地處裝載機第一大省山東,同時靠近河南、河北、陝西等其他裝載機重點省份,有利的地理位置也為臨工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提供了基礎。
但是,攀上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之後,臨工所麵臨的競爭壓力也不容忽視。例如,與臨工地處同一省份的山工,與臨工一樣擁有強大的外資背景。自從卡特入主以來,山工裝載機在性能與質量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隨著卡特的四大代理逐步理順山工在國內的經銷渠道,山工勢必將會對臨工構成一定的競爭壓力。
龍工:高處回落,期待再度起航
在臨工搶占頭把交椅之前,龍工也曾於2010和2011年連續兩年占據了年終市場份額榜首的位置。在綜合質量,價格以及售後服務等三大影響客戶采購的客觀因素中,龍工在後兩者上均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龍工的低價滲透策略,幫助其在中低端市場上占據了大量的份額。而其人性化的售後服務,也為大部分客戶所稱道。據馳昂谘詢對裝載機用戶的調研顯示,龍工的售後服務滿意率高達80%以上,遠遠領先於另外三家競爭廠商。另外,雖然龍工裝載機在綜合質量上稍顯落後,但其對產品的改進速度卻處於領先。據湖南省的某位龍工銷售經理介紹,每隔三個月龍工廠商都會向各地的經銷商收集用戶的反饋意見,並對產品進行升級更新。
盡管在經曆了2012年的行業寒冬之後,龍工的市場份額損失慘重,但馳昂谘詢分析認為,隨著宏觀經濟形勢的回暖以及工程機械行業的慢慢複蘇,龍工仍然有望收複失地。畢竟龍工裝載機較低的價格和較高的性價比對於租賃客戶以及處於入門階段的客戶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這部分客戶在行業不景氣的時候暫時被排擠出了工程機械市場,但是一旦他們再度回歸,還是會對龍工的市場份額起到較大的提升作用。
廈工:前途未卜,能否煥發青春
2011年,廈工迎來了建廠60周年大慶,在60年的歲月裏,廈工見證了新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也為其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但是,“60大壽”的喜慶氣氛無法掩蓋廈工在裝載機市場中的隱憂,自從2009年超越柳工登上市場份額排名榜榜首之後,廈工裝載機的市場份額開始逐步下滑,不僅丟掉了排名榜首的位置,而且一路下跌到了BIG4的末尾。隨著徐工在裝載機市場中的再度崛起,廈工在裝載機行業中的BIG4地位著實令人擔憂。
廈工在裝載機市場中的衰退可以說是全方位的。據馳昂谘詢對四大品牌裝載機用戶的調研結果顯示,廈工在裝載機的可靠耐久性,工作效率,售後服務以及品牌宣傳等方麵的用戶評價均不及其他三家主要競爭對手。不少用戶表示廈工裝載機的整體質量,尤其是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的質量相較過去有明顯的下降。同時,經銷體係管理不力,個別區域內甚至出現經銷商“自相殘殺”的局麵也是廈工市場份額不斷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作為工程機械行業的老品牌,廈工具備足夠的實力和底蘊來應對暫時遇到的困境。在經曆了輝煌的60年歲月之後,我們期待廈工能夠及時調整狀態,在下一個60年裏再次煥發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