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製造業是一個國家重工業及國防等領域的基礎,是衡量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是提高綜合國力的保證。我國十分重視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根據《“十二五”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我國將在3年後實現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銷售收入超過1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
搶奪智能製造業的製高點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機器人技術和數字化製造技術等技術相結合的智能製造技術開始貫穿於設計、生產、管理和服務等製造業的各個環節。這3種技術將重新構築製造業的競爭格局引領新一輪製造業變革。
我國已經充分認識到,發展智能製造裝備是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實現由製造業大國到製造業強國轉變的必經之路。智能製造裝備廣泛應用於高端裝備領域,是推動我國戰略裝備發展的核心力量。
國家已對此做了相應的安排,在製定《高端裝備製造“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同時,特別編製了《“十二五”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發展規劃》。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經網產業研究部人士表示,國家製定《“十二五”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發展規劃》的意圖是要將智能裝備製造發展為一個產業,在“十二五”期間乃至“十三五”期間,在國民經濟中占有一定的份額。《“十二五”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是:經過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體係,總體技術水平邁入國際先進行列,部分產品取得原始創新突破,基本滿足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國防建設的需求。
智能應用貫穿製造業全過程
業界專家分析,目前我國製造業規模已超過2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但卻麵臨三個主要問題:一是製造業缺乏核心技術,創新能力薄弱;二是經濟以高投入、高能耗、低產出模式發展,不可持續;三是人口老齡化加劇。因此,製造業轉型升級,快速發展智能製造裝備業,實現製造業智能化、綠色化是必然選擇。
傳統機械通常采用恒定控製係統,主要由人力開關控製機械運行。智能製造裝備的機械結構與傳統機械有很多相似之處,而差別在於智能製造裝備配備了智能控製係統。控製係統與傳統機械結構結合後,機械設備可以脫離人力實時監控,真正實現自動化。此外,由於控製係統具有高速、高精度等特征,使機器在效能方麵大幅提高。
根據《“十二五”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銷售收入將超過1萬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5%,工業增加值率達到35%。本土化智能製造裝備滿足國民經濟重點領域需求,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30%。到2020年,將我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培育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導產業。建立完善的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體係,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萬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60%,實現裝備的智能化及製造過程的自動化,使產業生產效率、產品技術水平和質量得到顯著提高,能源、資源消耗和汙染物的排放明顯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