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桂林市水利局采訪了解到,去冬今春以來,桂林市通過精心組織、加大投入、領導帶頭和全民參與等多種措施大興農田水利建設,累計完成水利建設投資25.26億元,占自治區方案下達投資任務的120.6%;全市動工各類水利項目2377個,已完成建設任務2280個,分別占計劃的104%、100%。
6月17日,記者在興安鎮三桂村看到,該村去冬今春通過清基掃障、渠道疏浚、壩基重修而完成的泥灣防洪堤,已正式投入使用,400多畝被灌溉水稻長勢良好。這是桂林市去冬今春完成的水利建設項目之一。據統計,截至5月末,全市通過大興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共新增、恢複灌溉麵積31.01萬畝,改善灌溉麵積99.1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麵積59.5平方公裏,還有效地解決了32.06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今年2月初,自治區領導帶領自治區有關部門和桂林市有關領導,到龍勝、灌陽等地參加興修水利勞動。做到突出主題,全民參與,帶動了桂林市數萬幹部、群眾開展興修水利義務勞動,清淤建設渠道3000餘公裏。
記者采訪獲悉,去年11月,市水利局、財政局聯合下達了第一批市本級2012年土地出讓收益農田水利建設資金項目投資計劃,下達市本級及五城區的8個單位的項目20個,計劃總投資4266.68萬元,其中市財政補助4105.47萬元。各縣(區)出台了加快本地水利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荔浦縣財政投入4229萬元用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安排120萬元支持各鄉鎮和群眾自籌資金建設的項目。臨桂縣去冬今春共完成“以獎代補”各類幹支渠建設287.66公裏,財政獎補金額達到2000萬元。
截止到目前,全市組建鄉鎮水利站112個,為農村水利工作開展提供了組織支持。恭城瑤族自治縣在實施難度較大的中小河流治理項目中,堅持落實領導負責製,按時完成了栗木河觀音鄉段防洪整治工程及勢江河山獅角至社山段防洪治理工程建設。興安縣界首鎮建設了屯川富民生態休閑水利工程項目。灌陽積極整合縣城範圍的中小河流治理項目,促進了地域農田水利建設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