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有統計口徑,土地出讓金不計入公共財政收入和財政總收入統計,單獨列為“政府性基金”內容。在土地出讓金方麵,無錫似乎趨勢也不樂觀。
據365網尚研究機構統計,2012年無錫共計進行16次土地拍賣,拍出65幅地塊,土地收益達到133.4億元,拍出地塊總麵積為334.4萬平方米。相較於2010年,麵積尚不足一半,這也是近10年以來無錫土地市場成交麵積最少的一年。
另據《無錫市區2012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商服用地供應計劃為390公頃,商品房用地供應麵積為260公頃,兩者總和為650萬平方米。而2012年該類地塊總計拍出334.36萬平方米,完成率僅為51.44%。
量跌了,相應的2012年的土地收益也有所減少,2012年無錫土地市場收益為133.4億元,相較於2011年174億元的土地收益,下滑幅度高達23.3%。
中信建投證券2013年3月在對“蘇南某市”的一份調研報告中提及,該市情況嚴峻。經濟欠發達的蘇北地區,財政情況也不容樂觀。
融資壓力讓不少地方感到發愁。宿遷市今年僅保障房建設便需要投入資金約60億元,而其去年的財政總收入僅有333.3億元。宿遷方麵不得不對外融資,但“由於保障性住房盈利空間小,這給政府融資帶來很大風險,而且融資成本高、困難大、審批長、要求嚴”,本報記者獲得的一份政府會議文件中稱。
蘇北某市財政係統一位官員表示,他所在的地方“人吃馬喂什麽的還行,再幹別的事就沒錢了,想搞點建設、搞點大動作,都得靠融資”。
上述官員表示,縣市這一級因為可以用土地運作,程序上相對還比較規範,最可怕的是鄉鎮一級,財政負債特別混亂,不少鄉鎮為了完成上級安排的稅收任務,被迫從民間高息借貸。
“上級攤派的稅收任務,壓力特別大,前幾年要求40%~50%的增長率,現在是降下來了。有的農業鄉鎮一年攤派下來幾千萬元的任務,但是稅源隻有一兩百萬元,稅源好的鄉鎮壓力也很大。稅收實現與上級布置的任務,有很大差距。所以很多地方隻好找企業、找個人高息借錢。”他說,“現在這一輪審計,要求鄉鎮自查自報,這次很多鄉鎮就想趁機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