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8月19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了當前煤炭經濟的有關情況。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監測結果顯示,三季度及下半年,盡管煤炭需求將保持小幅增長,但市場將繼續呈現供需寬鬆、結構性過剩的態勢,煤炭價格下行壓力仍在,行業去產能、去庫存的任務繁重,企業經營將麵臨更大困難。
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煤炭產銷量雙雙下滑。據快報,前7個月全國煤炭產量21.3億噸,同比下降3.5%;銷量20.7億噸,同比下降3.9%。全國鐵路發送煤炭13.22億噸,同比下降1.2%。
在國內煤炭產量規模大於銷量的背景下,煤炭進口繼續保持增長。前7個月,全國累計進口煤炭1.87億噸,同比增長14.1%。進口煤的持續增加,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煤炭市場供給大於需求的局麵。截至7月末,盡管重點發電企業存煤同比下降19.9%,但全國煤炭庫存仍處高位,其中,煤炭企業庫存同比增長2.7%,主要港口煤炭庫存同比增長13%。
從價格走勢看,煤炭價格自2011年11月份以來持續下滑。8月9日發布的中國煤炭價格指數為158.8點,比年初下降11.9點。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兼新聞發言人薑智敏表示,由於煤炭市場供求失衡、煤炭價格持續下滑,導致了煤炭產業景氣狀況持續下滑,並遲遲未見好轉跡象,企業經營困難進一步加大。
數據顯示,前6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減少1.11%;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8.9%;規模以上煤炭企業資產負債率62.44%,同比上升2.52%,有些企業資產負債率甚至超過75%。同時,企業盈利狀況也在持續惡化。前6個月,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3.3%,協會統計直報的大型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0.8%。
雖然相關數據顯示,在國家一係列預調微調政策措施的影響以及天氣原因影響,煤炭市場需求有所提升。7月,全國鐵路發送煤炭1.83億噸,同比增長7.5%;北方主要港口發運煤炭5432萬噸,同比增長13.6%。8月上旬,全國重點發電企業日均耗煤增長19%,主要電廠存煤天數下降已接近正常水平。
“這些指標並不能說明煤炭經濟形勢正在好轉,更不能得出煤炭經濟已經見底的結論。”薑智敏表示,盡管在國家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棚戶區改造等政策的作用下,煤炭企業對市場預期會有所好轉,但眼下煤炭經濟運行仍然麵臨著很多問題。
從中長期發展看,煤炭作為我國主要能源的地位很難改變,煤炭工業仍然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不過,薑智敏表示,考慮到節能減排和環境承受力,今後我國煤炭需求的增長很難繼續保持過去兩位數的增速,將回落至一位數的增速。
煤炭經濟形勢的持續惡化,已經引起了煤炭主產省份政府部門的重視,相繼出台或醞釀出台支持煤炭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也引發人們對政府是否應該出手“救市”的質疑。
對此,薑智敏表示,在煤炭價格高的時候,政府可以出手幹預煤價;而在煤炭經濟形勢持續惡化的情況下,政府進行一定的政策幹預和調節,有利於更好地保障能源安全,理順不利於煤炭產業發展的體製機製因素。而從長遠來看,煤炭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仍需依托市場化機製。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