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起草的《全國城鎮化發展規劃》已經初步明確了未來城鎮化率的規劃目標。一位接近規劃起草組的專家對本報透露,規劃初步提出未來城鎮化水平將穩步提高,城鎮化持續快速發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加快,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
“需要強調的是,在規劃初步設定的城鎮化發展的18個主要指標中,城鎮化率指標並非約束性指標,而是預期性指標。”前述專家解釋,所謂預期性指標,就是國家期望的發展目標,通常主要依靠市場主體的自主行為來實現,政府的主要職責主要是為該目標的實現創造一個良好的宏觀和市場環境。
此前,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匯報城鎮化工作情況時曾指出,2012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2.57%,與世界平均水平大體相當。
照此推算,未來8年,城鎮化率的年均增速預期為0.92%左右。相比2000年以來的增速略低。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的一項城鎮化的課題,在分析未來城鎮化速度為何減速時,曾提出了三個重要理由:國際經驗表明,50%的城鎮化率是加速發展轉變為減速發展的一個拐點;預計到2016年新增勞動力供給轉為零,其中農村勞動力供給絕對數量將明顯減少,這意味著未來可轉移到城鎮的農村勞動力越來越少;未來經濟增長將會出現進入周期性下行通道,經濟增長將從過去的高速增長轉為中速增長,城鎮吸納就業和接受人口轉移空間逐漸收窄。
由於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速度的原因,在我國城鎮化率尚未達到50%的“十五”期間,我國城鎮化已經出現了減速的明顯跡象。統計資料顯示,“九五”期間年均城鎮化率增速為1.44%,而“十五”期間平均每年提高1.35%,“十一五”期間略有提高,每年提高1.39%。
“對城鎮化速度減緩的趨勢我們不必過於擔心,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因為我們已經基本達到了城鎮化發展的世界平均水平。”一位地方官員對本報分析,雖然我們距離城鎮化的成熟水平還有一段距離,但新型城鎮化的重點應是提高質量,而不是追求速度。
前述專家分析,無論是實現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的預期性目標,還是在還清曆史欠賬的基礎上提高城鎮化的質量,都需要完善城鎮化發展的體製機製。“建議國家加強頂層設計,尊重市場規律,統籌推進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財政金融、行政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境體製機製改革,形成有利於城鎮化健康發展的製度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