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需求總量減緩,投資增速減緩,產能明顯過剩,低水平重複建設嚴重;煤機大而不強,關鍵設備仍依賴進口。”在8月31日開幕的2013中國(泰山)國際礦業裝備與技術展覽會開幕式上,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張勇表示,我國煤機企業正麵臨嚴峻挑戰,亟須轉型。
據了解,目前我國約有煤機企業5000多家,年總產量500萬噸,產值1300多億元。雖然采掘重大技術裝備都基本實現了國產化,為煤炭工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與國外的差距仍顯而易見,積極謀求轉型成為煤機企業適應新時期變化的必然選擇。
經濟導報記者在設在泰安體育場的展覽會現場采訪了解到,煤機企業為提高自身競爭力,正在加速煤機產品的國產化。
山東煤機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東煤機”)副總經理邢世春指著一張單軌吊示意圖對導報記者介紹說,單軌吊作為重要的煤礦裝備,在歐美國家已經有二三十年的使用曆史了,但我國的煤礦運輸裝備還是以貼著地麵走的設備為主,這不僅耗費更多人力,而且對礦區內的路麵底板有損傷,長期使用還會導致底板變形。
“單軌吊是吊起來運行的,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它的進入和使用堪稱我國煤礦輔助運輸的一次革命。”邢世春說。
邢世春坦言,長期以來,我國煤機裝備與國外相比差距較大,主要是因為尖端技術都被國外掌握。比如防爆柴油機等關鍵設備大多是外國原裝進口,起重機等配套國產設備隻占40%左右。正因如此,國內企業正在嚐試技術升級,將國外技術引進國內,逐步實現國產化。山東煤機於2011年與捷克合資成立了泰安芬瑞特機械有限公司,並著手實現單軌吊的國產化,如今已成為國內單軌吊的領軍企業。
山東煤機還在動力選擇上進行深入探索。柴油機因為汙染大,今後會被禁止下井作業,鋰電池前景廣闊,但成本是最大掣肘。“可喜的是,1安時的鋰電池已經由原來的18元到20元降到了9元左右。未來3-5年鋰電池必然會為市場所接受。”邢世春說,明年上半年,山東煤機將推出鋰電池的單軌吊。
三一重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華東區營銷經理杜強,向導報記者介紹了該公司推出的德國版采煤機。這種機器是引進德國技術,專門為薄煤層開采設計的。薄煤層采煤機一直是國內技術上的短板。
巴夫斯浩珂礦業化學(中國)有限公司的展區則展示了該公司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後,實現國產化的礦區加固類解決方案。該公司銷售經理劉慶說,“在設計理念、尖端技術、製造等方麵我國煤機產業與國外仍存差距,公司正在加緊國產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