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做製造業太辛苦了,就像農民種稻子一樣,一粒一粒播下來,一粒一粒收上來,但中國如果少了這樣很執著的人,能夠耐得住寂寞的製造者,中國的實業裝備製造業就做不起來。無論怎樣,我始終對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充滿信心。”
在剛剛結束的全球工程機械產業大會暨50強峰會上,徐工董事長王民對工程機械行業的未來走勢進行了全麵而透徹的剖析。麵臨持續的行業下滑和市場萎靡,王民表示自己並沒有對中國的工程機械失去信心,他表示願意像農民種稻一樣,堅守著工程機械行業。
中速時代須堅守
近年來,隨著國家整體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以固定資產投資為拉動的工程機械行業,永遠地告別了“四萬億”投資下的高速發展時期,開始進入了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和競爭加劇的中速時代。從2011年4月起,連續30個月的行業下滑,讓許多企業開始動搖對工程機械行業的信心,對此,王民表示,自己一定會堅守,徐工一定會堅守。
“中國人容易浮躁,看哪個產業好,哪個掙錢都去幹哪個,就會把精力分散,資金分散,那樣是永遠成不了一個世界級的企業,成不了受人尊敬的企業。有人說,做製造業太辛苦了,就像農民種稻子一樣,一粒一粒播下來,一粒一粒收上來,但中國如果少了很執著的人,能夠耐得住寂寞的製造者,中國的實業裝備製造業就做不起來。所以,我認為專注一些,堅守這個產業,不被其他利益所誘惑,徐工才能真正成為極具國際競爭力的,讓世人為之驕傲的企業。”
王民的堅守,是幾十年紮根於工程機械行業的結果,同時也是充滿信心的結果。但王民表示他的自信絕非自我安慰。“我的信心,不是盲目樂觀,而是一種科學的態度和對經濟形勢理性的分析”。
確如王民所說,有相關部門數據顯示,從今年7月份到9月份,中國製造業PMI一直在回升。工程機械行業作為製造業中的重要產業,在PMI的持續回升中,也將走向複蘇步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張立群也表示,今年5月以來,基礎設施投資1-5月同比增長5.6%,1-9月同比增長上升到10.5%,這種增速回升趨勢、將對包括工程機械行業在內的整個投資的回穩產生積極作用。
中速時代亦是冷靜的時代
經濟的回暖給人力量,但是帶領徐工堅守工程機械,還需要切實的行動策略,不能隻靠信念。
“我最喜歡冷靜的時代,雖然比較困難一點,現在增長還是沒有達到去年的水平,但是增長的質量在提高”。王民認為,在行業下滑期,必須始終保持著冷靜的頭腦,積極調整心態和戰略,才可以幫助企業找到新的發展路徑。
王民在談到冷靜時,還提及了另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前瞻預判”。王民說,現在的工程機械企業,就猶如一輛行駛中的車輛,亟需從高速減為中速。而身為企業的駕馭者,一定要未雨綢繆。在麵對經濟減速時,不能隻是具備應急的能力,一定要用極具前瞻的眼光,站在國家經濟發展趨勢和行業未來走勢的高度上,預見到高速發展下前方出現變化的可能,提前思考好新路徑。
在他看來,隨著行業的減速和中外企業的高度融合,幾年以後,工程機械行業將進入一個全球後競爭時代,企業之間將由競爭走向競合,也將由單一的產品競爭走向全球化的品牌競爭。為了創贏後競爭時代,徐工也早早地有所準備。
今年初,徐工在考慮未來產業發展格局轉變的前提下,提出了“三個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體係運行的效率和務實;更加注重產品技術的先進性和可靠性”。不到一年的時間,徐工就已實實在在地看到了成效。上市公司徐工機械2013上半年的費用控製、現金回款及綜合毛利等健康指標持續向好,大大增強了市場逆勢之下的風險控製力,整個集團的健康指標同樣在向好。
現在,已有業內人士把“三個更加注重”比作徐工的可持續發展觀,也有專家建議,整個工程機械企業都需要“三個更加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