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新能源研發和生產機構、在區域內構建資源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氣力垃圾輸運係統全麵運營,到2017年,中新天津生態城將全部完成基礎設施和環境治理,基本建成南部片區、中部片區、生態島片區和產業園區,向世界展示一個完整的生態城市形象。
國家影視園明年“五一”試運營
截至今年9月,生態城累計注冊企業1035家,累計注冊資本金超過781億元,文化創意、科技環保、金融服務、綠色建築等新型高端產業龍頭相繼落戶,在生態城形成產業聚集效應。目前,區域內共建設國家動漫園、國家影視園、信息技術園、生態科技園、環保產業園5個產業園區。最早開發建設的國家動漫園已經吸引近900家企業落戶。預計明年“五一”前後,國家影視園將開放試營業。
結合園區開發建設,今後,生態城在做大做強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將全力推動信息技術產業,積極促進低碳金融服務業,多方引進新能源、新材料的研發和生產機構。“除此以外,現代服務業也將是生態城發展過程中的重點,它不僅將帶動生態城經濟發展,也將為居民、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配套。為此,我們將打造高品質的教育、醫療、商業、旅遊、娛樂、養老等方麵的服務業綜合體,探索一條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化道路。”生態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建成國內唯一100%綠色建築區
走進生態城,大麵積的綠化、倡導低碳環保的慢行係統、每棟建築都裝有的太陽能係統……整個區域的每個細節都展示出生態城的綠色節能。在今後的5年,生態城將提高路網密度,降低建築密度,優化人居尺度。完善綠色建築建設、使用和管理體係,建立綠色建築增量成本共擔機製,形成中國唯一的100%綠色建築區域。在區域內,繼續應用推廣地熱能、太陽能、風能技術,探索構建市場化、可持續的新能源建設運行體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努力構建資源共享、高效集約的信息管理平台。
向轄區引進淡化海水、外部原水,建成再生水項目,實現“一島三水六廊”水係內部連通,形成水廊、湖泊、濕地三位一體的水體景觀和生態涵養體係。建成垃圾分類回收利用體係,實現氣力垃圾輸運係統全麵運營。實施區域空氣、噪聲和市容環境綜合治理,營造更為宜居的生活工作環境。加大公共服務的財政投入,加快推進學校、醫院、社區中心、規劃館、圖書館、新加坡美食城等民生項目建設。推進教育、醫療、社區等社會管理機製創新,建立高品質的公共服務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