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春天回來了還未免太早,但隨著風電項目審批權的逐步下放,並網接入瓶頸的持續改善,今年以來,我國的風電行業回暖卻是不爭的事實。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行業晴雨表,風電製造商的業績或許最能反映市場的溫度了。
綜觀部分相關企業今年以來的市場表現,其中不乏觸底反彈者,但也有踟躕不前甚至持續滑落的。
淨利增長近四倍 金風科技前三季大有斬獲
金風科技(002202)三季報顯示,公司1~9月實現營業收入71.19億元,同比增長19.7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88億元,同比增長387.97%;基本每股收益0.0697元。
在其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該公司稱,今年三季度綜合毛利率有所提高,風機業務的毛利率較去年略有上升,這主要得益於公司成本控製的努力。此外,風電場業務的毛利率提高,也是綜合毛利率提高的原因之一。
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9月30日,公司待執行訂單總量為4205.25兆瓦,分別為:750千瓦機組17.25兆瓦,1.5兆瓦機組3484.5兆瓦,2.5兆瓦機組682.5兆瓦,3.0兆瓦機組21兆瓦;其中包括海外訂單151.75兆瓦;除此之外,公司中標未簽訂單總量為3625.50兆瓦,包括1.5兆瓦機組2875.5兆瓦,2.5兆瓦機組750兆瓦;在手訂單共計7830.75兆瓦。
該公司同時預計今年全年淨利3.8億~4.59億元,同比增長150%~200%。對此,金風科技稱,業績增長主要由於公司收入增加,同時加大成本控製力度,推行精益管理。
“政府支持風電產業發展的政策沒有減弱,”在10月17日舉行的201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企業家論壇上,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表示,當前我國風電發展的宏觀環境在不斷改善,這對於風電設備製造企業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他看來,更多的競爭壓力,可能還是來自於企業內部。“新機型的推出越來越快,客戶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的研發、認證、管理能不能跟得上,均衡發展的綜合實力能不能提高等,這是企業所麵臨的一個挑戰。”
巨虧7億元 華銳風電艱難前行
縱然風電行業回暖之勢漸強,但華銳風電的三季報卻頗為慘淡。
10月25日,該公司發布財報,前三季度營收為20.15億元,同比大幅減少44.57%,淨利潤虧損約6.9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69億元虧損額相比,下滑比例達到160%。對此,該公司解釋說,由於銷售收入減少所致。
財報發布當天,華銳風電股價大跌5.48%,報收4.66元。而該公司2011年1月13日上市當天,曾經創造了90元的A股主板最高發行價。
近年來該公司淨利潤持續降低,2011年其淨利潤下滑了85.56%,2012年虧損5.83億元,同比下降197.31%。而今年也很難逆轉,預計全年的累計淨利潤仍將為虧損,“主要原因是風電行業仍處於調整期,在手訂單執行延遲、裝機量少,以及客戶延遲付款,增加壞賬準備和財務費用。”
而接下來的形勢依然有些嚴峻。
該公司在2011年發行了總規模28億元的公司債券,其中26億元為3NP2品種,如果該品種債券的投資者在2014年12月行使回售選擇權,那麽屆時華銳風電將麵臨較大的資金償付壓力。
此前,該公司還曾因涉嫌虛增收入受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而該事件對華銳風電“市場開拓、銷售回款及銀行融資等方麵產生了嚴重影響”。
事實上,除了業績繼續縮水外,該公司的高層人事也一直動蕩。
繼5月13日董事長兼代理總裁尉文淵、董事劉會辭職後,7月30日監事會職工監事許玉生也提交了辭呈,9月27日公司的副總裁李樂成也辭去了相關職務。
對於公司當前的狀況及種種負麵消息,華銳風電高級副總裁陳黨慧稱“華銳有充分認識,並有能力克服”,他還特意強調稱,“華銳的核心管理層、核心技術層、核心員工,現在還都在,目前華銳運行狀況正常,它的現金流還是充足的。”
盡管對於他的澄清,業內不置可否,但華銳風電的日子,確實不太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