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今有裝備製造領域的鏗鏘玫瑰。自古至今,中國從來不缺巾幗不讓須眉的典型事跡。《大國重器》在央視連續播出以來,優秀的裝備女工們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為中國裝備製造業的輝煌發展史增添了一抹亮色。
這部紀錄片把主要鏡頭對準了普通的產業工人。畫麵以小見大,細微之處見真情。正是這些普通的技工和廣大的產業工人,承托起了我國裝備製造業龐大的帝國。他們,是裝備製造業的脊梁,其中,不乏驍勇善戰的女英雄。
無論是大型起重機的設計者,還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取得國際焊接教師資格的女教師,她們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國千萬萬產業工人辛勤努力的結晶和真實寫照。她們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了解、感動,更是尊重。
孫麗——徐工集團超級起重機設計師。隨著“全球第一吊”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的成功首吊,現場的鏡頭轉向了這位指揮若定的女設計師及她的團隊。如果沒有電視解說,大家很難將這位外形娟秀的江南女子同這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高度相當於30層樓房的超級起重機聯係在一起。作為設計師,她將這次前無古人的設計比喻為:我要畫一張臉,卻不知道它的眉毛、鼻子、眼睛在哪裏,但一定要實現一張臉的功能。在如此境遇下,她再一次成功了。從此,在邁向世界工程機械的最高位上,我們又近了一步。
孫斌斌——中國北車唐車公司的焊接教練。她成為目前世界上惟一取得國際焊接教師資格的女教師,主要工作是給學員們教授鋁合金焊接技術。七年裏,孫斌斌和她的同事們已經為中國高鐵製造業培養了500多名國際焊工。在學習到先進製造方法的同時,孫斌斌和很多中國工人一樣,也學習到了一種嚴謹的製造態度。這種嚴謹的製造態度,或許比技能更重要。
高向麗和徐書玲是孫斌斌的同事,是高速動車組接線工。她們的工作是為動車駕駛室接線。一列動車有5萬根線,10萬個接頭。這些都需要接線員手工完成。近三年來,高向麗和徐書玲都做到了連續接線6萬根無差錯,她們的幾十名工友也都達到了接線萬根無差錯的水平。
此外,還有讓西門子都拍案稱奇的上海電氣焊接工程師劉霞,劉霞的同事、汽輪機設計和製造領域的總工程師陽虹,滬東中華造船集團的殷瓦焊接工程師周麗芬,以及正泰太陽能電池生產車間的那群美麗的姑娘們……她們的笑容和汗水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欣喜地發現,在中國的產業工人大軍中,裝備女工已經撐起了半邊天。在連續播放的六集記錄片中,裝備女工的鏡頭比例近乎近半。她們中間,有高級工程師,也有普通技工。她們勤勞勇敢,她們技術卓越,她們心思縝密,她們態度嚴謹。在與國際友人的同台競技中,她們巾幗不讓須眉。在與團隊的默契合作中,她們勇敢而不失細膩。她們是我國裝備製造業發展史上的精英,是最為寶貴的財富。可以預見,在中國從傳統製造業向高端裝備轉型的過程中,她們,將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