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位於行業神經末梢的代理商們,通過低首付賒銷,給製造商們傳遞了需求旺盛的不準確的市場信息,直接導致製造企業們錯判形勢,瘋狂擴產。
信用銷售的並發症是應收賬款的增加,企業資金壓力山大。今年三季報顯示,13家公司第三季度末的應收賬款總額為85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6億元。
轉型自救之路
也許工程機械行業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開辟新的“戰場”是當下工程機械大佬們正在考慮的事情。
“過去我們的企業崇尚大國重器,習慣整機掙錢,現在是時候關注服務和配件了,也許不起眼,但盈利是關鍵。”一家行業龍頭企業戰略規劃部負責人李女士告訴記者。
通過調查了解到:在國外成熟市場,整機銷售利潤占整體利潤約30%,後市場可貢獻約70%的利潤,而在當下的國內市場,整機銷售利潤占整體利潤約70%,甚至更多。
“目前很多機械企業麵臨的瓶頸主要是渠道問題,國外市場競爭激烈,國內市場又容量有限,轉戰售後服務市場不失為一個良策。”李女士告訴記者,“如果把視野放得更開闊一些,也可以通過效仿國外工程機械巨頭,開辟新的業務領域。”
卡特彼勒,這家以生產挖掘機聞名的“巨無霸”企業涉足戶外服飾,主打時尚和耐用風格。2013年,卡特彼勒還推出一款安卓智能手機,號稱最堅固手機,工程機械元素十足。
日本工程機械製造商日立同樣致力於家用電器、電腦產品、半導體等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而韓國鬥山重工擁有世界排名第一的海水淡化工廠。
“大浪淘沙,行業整合至少還需要3~5年時間。最終留下來的,一定是創新和社會責任兼顧的企業。”李女士告訴我們。
不過,也有人並不看好工程機械行業的未來,11月初,老張的一位朋友,一家工程機械企業的老板,感覺看不到出路,就把價值上百億的廠房、設備、樣機、車輛、、團隊一起打包,白菜價2億就甩賣了,並且發誓絕不再涉足工程機械行業。
老張並不認可這種做法,相反,他仍然打心底裏熱愛這個多難的行業:“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民族品牌的進步是明顯的。民族的複興和國家的強大,是要靠這些重工行業打底的,底子厚實了,才能去做其他的事,也期待更多人理解、支持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