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相連,路路相通,一條條公路縱橫交錯,逶迤延伸。今年,寧夏交通運輸廳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優先安排農村公路建設,重點解決“斷頭路”“卡脖路”。安排農村公路項目285個,截至10月底,共完成投資15.2億元,通車農村公路裏程達1980公裏。
同心縣石獅鎮的滿春村、黃石村、惠安新村相距不足兩公裏,卻被一條50多米長的深溝分割成三塊孤島。“對麵能說話,相逢得半天”是當地群眾行路難的真實寫照。在石獅鎮上學的苗曉燕每周回家必須翻越這條大溝。“遇到下雨下雪天,就在溝對麵的親戚家借宿。”苗曉燕的媽媽說起女兒上學的不易,眼淚在眼眶中不停打轉,“橋修好了,路通了,娃不再受罪,我也能安心外出打工了!”
10月20日,自治區交通廳投資2300萬元的邊淺溝大橋通車,附近2萬村民成為直接受益者。通車當天,72歲的回族老漢羅明貴在橋上走了兩個來回,然後在家門口搭上公交車去縣城趕集。“我們老百姓叫它幸福橋。以前看著幾十米的大深溝,我哪裏都去不了。現在門口就能搭上班車,想走哪就走哪,美得很!”同時開工建設的黑風溝大橋與邊淺溝大橋一樣,設計高度均達到50米,居寧夏公路橋梁高度的前茅。
與此同時,永寧閩甘路、海原境內的盤河到甘城子公路、關橋到草場公路,青銅峽境內的任三公路,同心、紅寺堡境內的同土公路均陸續建成。
近年來,寧夏累計投資60億元,解決了614個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問題,基本實現了全區具備條件的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