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11月份外貿尤其出口出現的較快增長,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8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主要是今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外貿穩增長的政策效應以及國內外的經濟形勢近期好轉等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預計12月份出口還會保持相對較好的發展勢頭,但也不能過於樂觀。
據海關統計,今年11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長9.3%,其中出口達到了2022億美元,月度出口值首次突破了2000億美元,增長了12.7%,再創曆史新高。
沈丹陽對此稱,11月份出口快速增長,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發達國家經濟複蘇,聖誕訂單效應明顯。第二,促進進出口政策效果繼續顯現。第三,去年的基數比較低。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出口的快速增長成為支持人民幣升值的力量,導致今年一季度經濟被樂觀估計。一季度外貿對經濟拉動1.1個百分點,二、三季度隻有0.1個百分點,關鍵的原因在於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被嚴重高估。高利率是套利行為的必要條件,當匯率波動率足夠小時,套利資本紛紛通過外貿渠道流入中國。
最近商務部對全國1900多家重點外貿企業的調查顯示,11月份企業出口信心指數正好是100,雖然比上個月提升了1.1個百分點,但仍在臨界線附近徘徊,這反映外貿企業對未來出口形勢仍然持比較謹慎的態度。
對於明年出口形勢,魯政委認為,兩大因素對明年出口形勢的改善提供支撐。一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的“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這與過去提法有很大的不同,未來出口也會更加重視結構調整,政策上也會更加重視。二是全球經濟在明年會繼續複蘇。
“當然,人民幣匯率被嚴重高估對培育新的出口優勢以及擴大出口仍是不利因素。此外,全球正處於一輪全球貿易回升周期的尾聲,這對明年出口形成另一挑戰。”魯政委指出,應高度關注套利熱錢帶來的貿易虛增所引起的貿易誤判,遏製這一行為的辦法隻有改變人民幣匯率被高估的事實。
對此,魯政委呼籲,應盡快擴大人民幣對美元的波動區間以及人民幣中間價日間波動幅度區間,從根源上遏製外貿虛增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