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漁船麵臨更新換代以鋁代鋼“中國潛力”無窮
鋁業將在海工裝備上大有可為,這不僅是因為技術的更新換代,也取決於中國的特殊國情和政策導向。十八大提出“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目標後,我國已經連續出台、下發多項產業政策,引導行業打造品牌,走向高端,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近日,交通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老舊運輸船舶和單殼油輪提前報廢更新實施方案》,提高補貼標準,扶持航運業的發展,業內普遍認為,這一方案的出台將有利於航運業和造船業的發展,尤其是船舶的更新換代。
而我國究竟有多少船舶需要更新換代?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信息部副主任譚乃芬在2013年中國國際鋁加工論壇上透露,僅漁船一項,我國有近10萬艘亟待更新換代。
譚乃芬介紹,我國大多數漁船還以百噸級鋼製船舶為主,隻適於近海捕撈。遠洋捕撈在我國還是弱項,中國遠洋漁船僅占全球1%,與我國締造海洋強國的目標差距較大,因此開發遠洋漁業和在南海島礁及釣魚島附近的漁業捕撈需求非常迫切。據統計,我國有近10萬艘漁船亟待更新換代,由於玻璃鋼材質的漁船在建造及拆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害物質,因此鋁合金化漁船才是漁船“進化”前景。
除了國內利好政策,國外對船舶升級換代的要求也提高了,特別是遠洋漁船、貨船,因此,鋁加工行業具備發展潛力的不僅是國內市場,更有廣闊的海外市場。
另一個振奮造船業和鋁業的消息,是低迷日久的全球航運業終於在近期迎來複蘇:BDI指數創下3年來新高,摩根士丹利認為,在煤炭、鐵礦砂與穀物等原材料運費日益攀升、中國經濟日益強勁的帶動下,全球航運業有望展開長達兩年的繁盛榮景。
伴隨著航運業複蘇的,是我國船舶製造業也有望重入上升通道。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提振效用已經體現在造船企業的訂單上。有造船企業內部人士透露,今年第三季度,該公司訂單開始顯著回升,船價也有5%-10%的提高,目前交貨期已排到2017年。
鋁業先鋒中國忠旺試水海洋裝備市場
中國忠旺正在海洋裝備用鋁上蓄勢待發。這家亞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工業鋁型材研發製造商日前剛剛和墨西哥EVYA達成了合作意向,為後者試產直升機停機台及海上鑽井平台用的鋁型材;此外,中國忠旺還為一家印度的造船企業UnitechEngineeringInternational生產桅杆等船舶構件。藍色的海洋,正成為忠旺真正的“藍海市場”。
開拓藍海市場是中國忠旺長久以來立於不敗之地的“秘訣”。早在2002年,正當忠旺在建築鋁材市場發展得紅紅火火之際,其創始人劉忠田即敏銳覺察到了建築用鋁將會遭遇發展瓶頸—因為門檻低、無序競爭,高度依賴市場環境,建築用鋁的生產利潤將被不斷壓縮。劉忠田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將忠旺“轉舵”生產工業鋁型材,忠旺因此避開了過度競爭的建築用鋁紅海,駛入工業鋁型材的藍海市場,並由此成長為一個年營業收入135億元(2012年年報數據)的鋁業巨頭。
而隨著鋁業技術的進步、市場需求的變化,有實力的鋁加工企業也在不斷出現,要始終保持領先地位,就必須比其他同行擁有更為前瞻性的眼光和更富於膽魄的決策。因此忠旺隨時警惕著“藍海變紅”,並不斷加緊開拓更多藍海市場。這一“藍海”蘊含兩層含義,一是尚未被國內企業發掘但具備較大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二是研發生產不論在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上都屬於“稀缺資源”的高技術含量產品。
上述墨西哥和印度的合作夥伴正是藍海市場的最佳注釋。“正因為很多國家出於貿易保護對中國的鋁型材采取反傾銷措施,所以我們更加大力開發新產品、新市場。”中國忠旺國際業務部負責人說。“對於忠旺來說,無論是海上鑽井平台用鋁型材產品,還是直升機停機台用鋁型材產品,尚屬新領域、新產品,隨著雙方相應合作的進一步加深,將為忠旺在工業鋁型材國際銷售領域提供新的契機。”
“這些海洋裝備對於鋁加工業來說,對鋁合金要求更高。”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一位專家表示,包括鋁合金的硬度、抗腐蝕性、防鏽、抗疲勞強度、可塑性、焊接性能等,海洋裝備所用的鋁合金都比普通民用型材要高得多。然而正因如此,這一市場進入門檻也相對較高,有利於那些具備研發、技術實力的大企業。
中國忠旺對海洋裝備輕量化前景表示樂觀。“像目前的鐵路,地鐵,汽車行業都逐步輕量化發展,船用型材也會是同樣的方向,交通領域的輕量化是必然的趨勢,鋁材會逐漸代替鋼鐵部件,我們會持續積極開拓這一市場。”中國忠旺執行副總裁路長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