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夏天,心係國家振興的開灤,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而遭受重創。但開灤人卻在震後創造了讓世人驚歎的快速恢複生產的奇跡。
1976年7月28日淩晨,唐山發生裏氏7.8級地震。開灤礦區7個生產礦井的主要生產巷道全部被水淹,33000多台設備被砸被淹……
震後,開灤人忍著失去親人的悲痛,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恢複生產的工作中。震後第十天,馬家溝礦采一區采出了第一車“抗震煤”;11月26日,呂家坨礦在全礦區第一個恢複原煤、精煤生產……
據統計,到1977年3月1日,除震前剛剛試生產的荊各莊礦外,開灤所有礦井全部恢複生產;到大地震一周年之際,開灤平均日產原煤35073噸,達到礦井設計能力;到同年12月,平均日產原煤70658噸,達到震前水平。
逆境中的開灤人不改本色
1984年6月2日,範各莊礦遭遇特大透水災害。4天後,呂家坨礦被淹。湧水隨後又撲向年產原煤300萬噸的林西礦。
治理水害刻不容緩。經過3個月的苦戰,林西礦得以保全。經過近兩年的努力,開灤人徹底製服水患。
此後不久,市場經濟大潮襲來。到1990年,開灤虧損已達2.79億元。在改革的時代命題麵前,開灤必須作出抉擇。
1991年9月6日到8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基帶領國務院有關部委領導專程來開灤現場辦公,研究解決開灤問題的具體政策。
此後,一場內部管理體製變革在開灤展開。這次大調整,讓開灤獲得新生。1994年,麵對日趨嚴峻的煤炭市場形勢,開灤交出精彩的脫困答卷,實現扭虧為盈,全局經濟走出低穀。
轉型托起騰飛之夢
2013年7月8日晚,《財富》雜誌發布2012年世界500強名單,開灤集團以年營業收入278.418億美元再次上榜,列第415位,位次前移75位。
開灤集團自2008年以來積極推動資源型企業轉型發展,於2012年成功進入世界500強。
5年之前的2008年夏天,開灤集團正處在發展的十字路口。
2002年到2007年,國內煤炭行業正處在“黃金十年”的前半段,但開灤集團受資源瀕臨枯竭、開采成本增大、社會包袱沉重等因素影響而裹足不前,在中國企業500強的排名5年後退了30位。
2008年5月21日,張文學出任開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同年7月22日,在2008年下半年工作會議上,《開灤集團2008年—2010年及“十二五”發展戰略規劃》正式亮相,對企業發展戰略進行重大調整。
經過130餘年的發展,百年煤企再次開啟一段新的征程。從2008年夏天開始,開灤集團邁開轉型步伐,開始追逐一個騰飛的夢想。
2008年至2012年,開灤集團原煤產量、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86%、983%,非煤產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由20%上升到80%,各個產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在“內挖外擴”戰略的引領下,開灤集團累計可控製煤炭資源已達232億噸。煤化工產業按照走大型化、基地化、園區化、低碳化、循環發展的路徑,以新能源、新材料為發展方向,產品數量已達30多種,到“十二五”末將實現70種以上,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為重點的產業格局。
發展現代服務業成為主攻目標之一。開灤集團物流產業規模已經突破1000億元。業務範圍已向金融服務業和健康服務業延伸。
文化旅遊產業成為轉型發展的新亮點。開灤集團深挖百年曆史積澱,以開灤國家礦山公園為核心,致力打造礦業文化產業集群和世界一流的礦業文化園區。
目前,開灤集團已經著手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按照戰略規劃,到“十二五”末,開灤集團將形成以能源化工產業、現代服務業為主業,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為培育發展重點的“兩主一新”產業格局,營業收入將達到2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