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從“智造”邁向“精造”

2014-02-14 09:20:19   來源: 中國路麵機械網-工程機械新聞中心
導讀:核心提示:智造決定未來市場,精造代表品質與效率。中國製造業已進入第四階段,中國製造應從智造邁向精造,能否成功實現產業升級在此一舉。...

核心提示:“智造”決定未來市場,“精造”代表品質與效率。中國製造業已進入第四階段,中國製造應從“智造”邁向“精造”,能否成功實現產業升級在此一舉。

“全國的總和,55%用的是湘電(大噸位自卸)車,45%來自國外6家企業的車。”湘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建雄稱。

周建雄所稱的大噸位自卸車,是開采礦山必不可少的運輸工具,其製造技術過去一直被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壟斷。如今,中國製造正逐步取而代之。

總部位於湖南的湘電集團,是一家有著70餘年曆史的中國最大的電工裝備製造業企業。到2012年,該集團產值突破了200億元大關,特別是2003年至2010年間,實現了銷售收入年均40%的連續增長。

湘電集團的經曆正是中國製造業從“自造”、“製造”到“智造”的真實寫照。到2010年,中國占世界製造業產出的19.8%,美國為19.4%。中國以微弱優勢超越美國,奪得“全球最大製造業產出國”。

眼前,麵對美國提出製造業回歸,發展中國家還能繼續占據這頭把“交椅”嗎?中國是否將長期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這些問題均聚焦了世界各國的目光。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科斯認為,中國製造下一步要走生產率主導的提升路線,不是靠低成本優勢在全球立足。

重新深挖市場

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已成功完成“三部曲”。從改革開放初期的“三來一補”,到1985年起的製造業門類逐漸齊全,再到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中國全麵承接全球低端製造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根據總部設在維也納的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的調查報告,從1995年到2005年這十年間,全球的製造業產出提高了34%,由57720億美元增加到77470億美元,而中國的發展速度接近全球平均速度的5倍,達到156%,製造業產出從2424億美元增長到6197億美元,在全球製造業產出中占比從4.2%上升到8%。

這一係列數字顯示,中國製造業無疑在這十年間取得了輝煌成就,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最主要的支柱產業。中國製造業產出在全球排名由2005年位列第三躍升至2010年榜首。

目前,中國製造業開始邁入“第四季”。展望未來,誰能製造出新的需求,誰將登上製造業新高峰。

201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高端裝備製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預計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約4.3萬億元,2020年為11.4萬億元。可見,未來製造業的市場需求勢頭不減。

隨著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提出,周建雄敏感地覺察到,這勢必在一定時期內會推動和促進綠色節能高效安全的新型城市公共交通事業的發展。他提出,“十二五”期間,湘電集團將結合自身優勢和產業發展趨勢,集中精力將優勢產業做大做強,製造新的市場需求。

中國製造業在重新深挖市場的同時,仍需提升製造業的資源效率。顯然,中國區域經濟差距,為這一效率提升提供了廣闊市場前景。

“催生”新機遇

從中國的出口區域結構來看,2011年“珠三角”和“長三角”出口占比為74%、環渤海占比16%、中部六省和西三角占比7%,這意味著到目前為止,所謂中國出口和中國製造仍然主要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其中廣東集中了“珠三角”87%的出口份額,江蘇和浙江則集中了“長三角”74%的份額。

不少學界人士判斷,製造業內遷的核心驅動力仍然來自於流動人口的重新布局和土地供給的區域分化。在過去十餘年內,流動人口從內陸向沿海的長距離遷移是中國勞動力市場最為常見的事情,但這一局麵正在轉變,短期的刺激因素是海外經濟不景氣導致人口和製造業內遷,但這或許隻是一個開始。

華夏幸福(600340,股吧)基業全球產業促進中心總裁軤震宇稱,亞洲製造業已進入產業集群升級與轉移階段,尤其在中國,區域間競爭更明顯地體現為產業集群間的競爭;實現產業集群生態係統的良性循環,是提升中國製造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之一。

放眼看中部,工程機械“湘軍”產值規模占了全國的1/4,長沙工程機械企業是主力軍。長沙已經是中國工程機械產業最集中的地方,僅三一重工(600031,股吧)、中聯重科(000157,股吧)、山河智能(002097,股吧)這3家公司的市值就超過了全國工程機械上市企業市值的2/3,長沙打造了“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牌子。

去年底,在武漢出席會議的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稱,武漢的傳統重工業、製造業有著輝煌的發展曆史。未來,武漢如果能將新興信息科技技術與產業相結合,變製造業為“智”造業,將會引領全球製造業重振的大變革。

“對促進中西部特色發展提出定位:建設高端裝備製造特色產業鏈。”在《規劃》中明確指出,中國製造業應充分考慮區域比較優勢,促進高端裝備製造業相對集中發展,形成區域發展新格局。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新四化”藍圖,其中,新型工業化列在首位,工業生產特別是製造業的升級轉型,抑或給中國製造業重振提供新的機遇期。

智慧轉型

依托前30年改革開放帶來的機遇紅利,中國製造華麗轉身。但如今麵臨新型工業化,仍需再次“轉身”。

2012年,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國情谘文強調,為了讓美國經濟基業長青,需要重振製造業,並提出“哪裏發明哪裏製造”的口號,力圖重塑製造業霸主地位。

這對已邁入“第四季”的中國製造來說,其再次“轉身”是否會遭遇“天花板”?

結合中國國情,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裏斯托弗·皮薩裏德斯曾分析說,近年來中國的城市化速度加快,人力成本不斷升高,這對中國固有的低成本製造業構成了影響。中國要繼續發揮製造業的優勢,必須走“高附加值製造業”道路。

本文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4/201402/2014021409201985.shtml
新聞投稿: news@lmjx.net
關注中國路麵機械網微信公眾平台
了解工程機械每日動態
微信公眾賬號:lmjxwx
更多

看更多話題>>《每周話題》欄目 —— 最新鮮的話題 做專業的評論,每周三推出

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第143期: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討不及,朱黃敢怠。”——宋·高登《東溪集·朱黃雙硯》。 2017年即將匆匆走過,工程機械行業發生的哪些新聞事件值得我們一起關注呢?讓我們一起梳理下。閱讀更多>>

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第142期: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2017年12月第一周,有關2017長沙配博會的各種消息鋪天蓋地,成為了工程機械行業本周最有熱度的話題。中國路麵機械網記者親赴現場報道了展會盛況。 據本網前方記者報道,展會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三一、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山推、星邦重工等主機企業及300多家國內外配套件企業盛裝亮相,更有100餘家國際采購商現場采購。閱讀更多>>

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第141期: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2017年11月17-19日,2017年度中國挖掘機械行業第二十一屆年會在江蘇徐州隆重召開。中國挖掘機械行業製造商、代理商、配套廠商等企業高層領導相聚彭城,直麵發展難題,共同探求中國挖掘機械產業健康發展之路。閱讀更多>>

更多
複製鏈接 加入收藏
圖片資訊
2013住重中駿經銷商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 2013住重中駿經銷商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
山推股份榮獲濟寧市高新區“突出貢獻企業”與“特別獎” 山推股份榮獲濟寧市高新區“突出貢獻企業”與“特別獎”
奇瑞迪凱30台挖機交付用戶 喜迎開門紅 奇瑞迪凱30台挖機交付用戶 喜迎開門紅
 徐工“XCMG道路”電視台正式開播 徐工“XCMG道路”電視台正式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