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經濟轉型、產業調整、創新發展的熱潮如火如荼之時,山東常林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山東常林集團")已經通過實施科技創新、質量興企、國際合作等戰略,實現了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四步跨越”。
第一步,由農業機械向工程機械跨越。立足農業機械傳統產業優勢,1999年與德國韋伯公司實現技術合作,開始生產壓路機。2004年與山推公司合作,成立力士德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生產大、中型液壓挖掘機。
第二步,由傳統鑄造向高精度鑄造跨越。斥巨資從西班牙引進洛拉門迪垂直無箱造型線,從德國引進HWS靜壓水平造型線,並新建鑄造中心項目形成年產20萬噸高端鑄鐵和有色金屬鑄造能力,實現了傳統鑄造產品向高精度、綠色環保方向發展。
第三步,由高精度鑄造向高端液壓跨越。實施了年產60萬套液壓主件項目,2012年8月7日,產品順利通過了由工信部牽頭、中國液氣密協會組織的國家級鑒定。
第四步,由自身產業發展向國際合作產業跨越。集團緊緊抓住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戰略機遇,不斷加快國際合作步伐,大力引進外資項目,實現了向國際合作產業的跨越。
實現了"四步跨越",常林集團大誌在胸。2011年11月,常林集團完成了其中長期發展規劃並提交給當地政府。這個規劃得到了臨沂市委、市政府和臨沭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張少軍親自將承載這個規劃的產業園命名為"山東常林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規劃將常林集團的未來定位於"以高精度鑄造為基礎,以高端發動機、傳動係統、液壓係統和電控係統為支撐,以高端智能農業裝備和工程裝備機械為龍頭,逐步形成具備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鏈"的中國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按照這個規劃,未來十年,該產業園的產值將達到千億元,實現利稅過百億元。
讓世界農場傾聽常林農機的馬達聲
中央連續多年對"三農"的重視,以及城鎮化戰略、農業集約化戰略的日益推進,使山東常林集團董事長張義華敏銳地意識到中國農業將產生新的變化,變化之一就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為核心的規模化、機械化。張義華認為,常林集團適應家庭承包責任製生產關係的手扶拖拉機將逐漸完成其曆史使命,大型農場、規模化生產將給大型農用機械帶來廣闊天地。據此,他形成了逐漸減少手扶拖拉機產量、與國外知名企業合作生產大型農業機械的發展新思路。
2010年冬,山東常林集團同賽邁道依茨法爾集團的道依茨公司洽談發動機項目的合作問題,雙方達成合作意向後,這個合同要報到國外集團總部審批。這期間,張義華帶人到大連考察道依茨發動機生產企業,了解到賽邁道依茨法爾集團在大連的拖拉機製造企業,遇到投資不暢、進退維穀的困難。張義華果斷地指示公司有關人員:"和他們談談,爭取把道依茨的拖拉機製造廠搬到臨沂來。"有關人員過去一接洽,對方立即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並願意進一步接觸。2011年初,賽邁道依茨法爾集團副董事長帶隊到常林集團考察了常林的廠區、廠房和設備後,立刻展開了合作談判,而且一上來就是實質性的談判。圍繞著合作生產哪些產品、雙方投資各占多大比例、公司管理層怎麽組成等關鍵細節,雙方進行了長達4小時的談判。之後,雙方就合作細節又反複進行了磋商,隻用了半年左右的時間就達成了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出資在臨沂建廠,各占股份50%,共同經營管理。縱觀近幾年世界農機巨頭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大多采用獨資建廠、控股或收購的方式,真正在談判桌上平等相待,業務上合資建廠、平分股權,山東常林集團是為數極少的一家。常林集團現任總裁鍾默博士以前是德國傳動巨頭博世力士樂的中國區總裁,長年與德國人打交道,他都覺得這次合作速度快得"不可思議"。
2011年10月,常林集團與意大利賽邁道依茨法爾公司合資組建山東常林道依茨法爾有限公司,建設高端智能農業裝備項目。總投資20億元,達產後可年產6萬台大馬力高端拖拉機、2萬台聯合收割機和CVT變速箱,預計實現產值100億元。這一合作被稱為"閃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