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養護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在當前國家大力倡導生態文明建設的環境下,道路養護行業如何實現轉型升級,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加大人才培養與持續科研創新是重中之重。
企業作為行業發展的主體,應如何貫徹實施這兩項舉措?再生技術領軍企業英達給出了全新的解答。經過前期的縝密籌備與層層報備審批,2014年1月,英達注冊成立了公路醫生學院。此舉開辟了道路養護行業企業辦學的先河。以此為契機,英達將直接參與到道路養護行業的高端人才培養,促進行業科研成果的交流與轉化,助力行業發展。學院得到了行業眾多權威專家的鼎力支持,數十位專家受聘為公路醫生學院教授。
滿載道路養護升級使命,公路醫生學院啟航
1月9日,英達集團董事長施偉斌在南京宣布公路醫生學院成立,並就任學院院長。關於成立公路醫生學院的原因和目的,施偉斌董事長說:“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在與自主創新,而自主創新的主體則是人,這就是英達成立公路醫生學院的初衷。耕耘二十載,英達的自主創新碩果累累。然而,‘獨善’遠遠不夠,‘兼善’才是英達的追求。成立公路醫生學院,致力於培養深入理解國家政策導向、準確判斷行業發展前景、具有專業技術素養、具有帶領團隊實戰的管理素養及具有豐富行業資源的綜合創新型人才,以人為基礎促進科研成果的交流和轉化,行業的升級轉型一定水到渠成!”
英達自樹立了公路醫生定位以來,即堅定了醫術與醫德並重的理念。醫術,是要為業主提供全方位優質解決方案,以結果為導向;醫德,則是以責任與態度來衡量,對維護生態環境、建設和諧社會、促進行業發展、滿足客戶需求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懷有盡心竭誠的態度。這一理念在公路醫生學院得到了傳承:學院以“專業辦學、專家治學、學以致用、德術兼修”為辦學理念,形成了三大辦學特色:其一,定位高端,名師任教;其二、企業辦學,產學研深度結合;其三、德術並重,培養公路醫生。
滿載著道路養護行業轉型升級的使命,公路醫生學院正式起航。
專家匯聚公路醫生學院,師資星光璀璨
企業辦學能否辦好?專家們認為:重難點在於產學研的緊密結合與師資力量的匯集。
對於前者,英達優勢獨具:長期以來形成的集道路養護技術與材料研究、設備研發製造、工程施工的經營模式,英達業務覆蓋了道路建養的全產業鏈;同時,英達堅持自主創新,科技成果數量與轉化率冠領行業,這些都將為產學研提供良好的導入平台。
得道多助。麵對匯集師資力量的難題,公路醫生學院的定位以及英達紮根行業二十載的深厚積累,為學院贏得眾多專家的加盟。我們在學院教授與兼職教授名錄上看到了以下這些震爍行業的名字: 國務院參事馮之浚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鍾秉林教授;東南大學鄧學鈞教授;長安大學孫祖望教授;長沙理工大學張起森教授;香港“橋王”劉正光博士;東南大學韓以謙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吳大琪教授;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院長孫立軍教授;長安大學公路學院院長郝培文教授……
成熟的企業平台與頂級專家的強強聯合,公路醫生學院以驚雷之勢,在道路養護行業開創了新紀元。
頂級專家交流會:暢談學院前景、共畫再生藍圖
在公路醫生學院成立、眾多專家匯集一堂之際,英達舉辦了高級別、高水平的技術交流會。與會專家們為公路醫生學院與再生技術的發展獻計獻策。
道橋行業剛性路麵、瀝青路麵結構與材料研究的泰鬥,東南大學鄧學鈞教授稱:從事教育幾十年,深知高校與企業辦學的差異,公路醫生學院的獨特定位恰好可與各大高校形成互補,共同為行業的人才培養助力。
道路工程有限元分析與應用研究的開拓者與奠基人,長沙理工大學張起森教授則介紹: 報告顯示美國有34個州在研究和推廣就地熱再生技術,可見以就地熱再生技術為代表的再生技術是未來公路養護方向;有這個大的命題,公路醫生學院的科研目標明確,就是要將再生技術做到全麵的國際領先。
香港“橋王”,茅以升橋梁大獎及詹天佑獎獲得者劉正光博士建議:公路醫生學院成立後,可繼續加強與各大高校的合作,包括國際知名的海外學府,成立聯合體,使培養的人才具備國際化的視野與格局。
專家們精彩紛呈的建言,為公路醫生學院以及再生技術發展畫出一幅宏偉的藍圖。施偉斌院長深情地總結道:“學院凝結了英達的心血,同時也肩負著專家們的囑托,我們一定將學院辦好,為道路養護行業鑄就更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