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並購,是中聯重科國際化進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張建國說,中聯重科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不僅非常重視消費者關注的售後網點等相關配套服務的建設,還根據不同區域調整公司的營銷策略。對於不同的國家或區域,我們采取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這裏麵有組裝基地,有合資公司,有代理商,也有我們的直銷模式。比如說,在歐洲我們就選擇CIFA做基地,技術、銷售、製造等等都包括在裏麵;在印度我們與當地的公司合資組建當地的製造基地;東南亞,我們以香港作為橋頭堡,在組建我們經銷商網絡的同時,借助中國製造基地的優勢向周邊區域輻射。”張建國說。
張建國告訴中國路麵機械網記者,今後,在合適的時間如果能有合適的對象,中聯重科的並購計劃還將繼續下去。
土方機械新晉者的突圍
然而,躊躇滿誌的張建國也清醒的意識到,中聯重科在邁向國際工程機械行業領軍企業的進程中,還將麵臨著很多的挑戰。
土方機械作為工程機械行業舉足輕重的一個板塊,因其龐大的市場需求與可觀的利潤,向來是業內“必爭之地”,中聯重科亦非例外。
“在全球工程機械領域內,卡特彼勒和小鬆兩家公司,是中聯重科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張建國坦言,中聯重科與這兩家國際大品牌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張建國認為,土方機械和礦山機械是卡特彼勒和小鬆這兩家公司的強項,而這方麵恰恰也是中聯重科的短板,原因則是因為中聯重科起步時間比較晚(中聯重科的土方機械在2008年才剛剛起步)。
中聯重科挖掘機
盡管中聯重科在土方機械上起步較晚,但工程機械從不是一個論資排輩的行業,新晉者顛覆傳統大佬的例子時有發生。不甘居人後的中聯重科,正試圖成為下一個耀眼的新晉者。
“中國的土方機械市場,已經存在過度銷售的現象。”張建國認為,在這種市場供過於求且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困難局麵下,麵對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采取常規的市場營銷策略,恐難以取得比較突出的成效。
最終,中聯重科提出了“聚焦戰略”來應對這種局麵。“中聯重科的聚焦戰略是在土方機械市場上,采取重點型號產品在重點地區進行重點‘進攻’,其中包括對大客戶的重點‘進攻’。”張建國告訴中國路麵機械網記者。“聚焦戰略”最終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績。目前,中聯重科正著力將土方機械打造成繼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兩大板塊之後的第三大明星產品板塊。
中聯重科土方機械地位在國內不斷攀升的同時,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也是高歌猛進。“我們的土方機械在中東、南美、巴西、非洲等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銷售成績。”張建國表示。【中國路麵機械網獨家報道,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