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位於非洲東部,是一個內陸型國家。“埃塞”在古希臘語意指“被太陽曬黑的地方”,其境內中部隆起,素有“非洲屋脊”之稱,最高峰達尚峰海拔4,620米。國內有30多條大河發源於中部高原,港口較多,物資豐富,故有“東北非水塔”之稱。作為國內較大的幹貨港口,位於埃塞東部的Modjo幹貨港的物流吞吐量曾異常活躍。
走出國門 起重機埃塞贏口碑
近日,Modjo幹貨港碼頭上,一台來自徐工的QY70K-I汽車起重機金黃色的身影一直在忙碌著,徐工QY70K-I汽車起重機是徐工經典K係列起重機的經典之作,其外觀精美,配置豐富,起重性能強悍,作業穩定性強,自進入港口以來,每天至少起吊40餘個集裝箱,超高的耐用性,連續的實戰性,有力地保證了每天出入該港集裝箱的及時、有序運營,贏得了國外客戶以及業主的一致信任。
徐工金在埃塞幹貨港展雄威
5月4日以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後對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安哥拉和肯尼亞等非洲四國的訪問,不僅增進了中國同非洲各國的傳統友誼,更為非洲各國的富強發展帶去了福音。訪問期間,李克強在多個場合都強調要讓中國裝備“走出去”。隨著中非合作的持續深入,對非洲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無疑將給中國工程機械拓展非洲市場帶來無限商機。
順水行舟 徐工金非洲展英姿
其實,徐工起重機械很早就已經踏出了走出國門、挺進非洲的堅實步伐:從2005年11月,100台徐工起重機正式發車,出口至安哥拉。此次出口的數量是當時徐工起重機械曆史上單批次出口量最大的一次,同時也刷新了國內起重機行業產品出口的新紀錄。
到2012年6月1日,徐工傳出捷報:埃塞俄比亞軍方一舉采購368台徐工設備,總價值超3億元。2012年5月底,第一批包括起重機、裝載機、推土機、挖掘機在內的150餘台徐工設備在天津港裝船,先行運往埃塞俄比亞,餘下的200餘台設備隨後將分兩批經天津港發往埃塞俄比亞。
2013年9月18日,第一屆Bauma Africa在約翰內斯堡盛大開幕。徐工起重機產品一經亮相,就將大批參觀的南非區域客戶的目光鎖定在徐工展台,紛紛前來問詢、洽談。展會首日即有客戶訂購4台QY25K-II、1台QY50KA、1台QY70K-I起重機……
厚積薄發 斬獲中國工業大獎
5月17日下午,被譽為中國工業“奧斯卡”的第三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企業--徐工集團榮膺最高獎項“第三屆中國工業大獎”,成為工程機械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中國工業大獎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我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遵照國家領導人“使中國工業大獎真正成為我國工業領域最有影響力的獎項”的指示成立。2011年徐工集團獲得第二屆工業大獎首個行業表彰獎,三年蓄力,2014年徐工集團終捧桂冠,向國人展示了中國裝備企業的工業之魂與創造之巔。
作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產品係列最齊全、最具競爭力的工程機械企業,徐工集團用累累碩果書寫了一曲“春天的故事”:連續25年規模行業第一,3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5次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產品出口全球16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美國、德國研發中心和歐洲采購中心,收購全球技術領先的德國施維英公司,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規模,並成為首個躋身全球產業前五強的中國製造企業。
非洲有諺雲:“河有源泉水才深。”徐工起重機械在非洲內陸的大步邁進,不僅得益於徐工在非洲廣泛的市場布局,紮實穩定的產品性能和優質高效的產品服務,同時還得益於中非關係的不斷穩定。在曆經漫長歲月的考驗下,中非友好合作的航船駛入了更加寬闊的航道,而徐工起重機械也必將攜手非洲人民一道走出具有徐工特色的非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