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建交65周年之際,兩國關係迎來曆史性升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訪問蒙古,擲地有聲:“推動公路互聯互通建設合作,建立跨境經濟合作區。”
與此同時,在通往中蒙兩國重要通道——滿都拉口岸的內蒙古包頭S211達茂草原公路上,上演了這樣一幕:藍天白雲下,綿延綠草鋪向天際,一條橙色“巨龍”穿行其間。“巨龍”所到之處,原先的網裂、鬆散等路病全部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黑黝黝的平坦路麵,嶄新如緞。
原來,“國際領先”的英達大型就地熱再生機組,正在為這條重要的中蒙陸路“紐帶”治理路病。
藍天白雲下,“國際領先”的英達機組治愈S211路病
修複邊防“紐帶”,英達不辱使命
包頭境內的S211公路,貫穿有著“天堂草原”美譽的達茂草原,是名符其實的“草原動脈”,更是通往滿都拉口岸的唯一交通運輸通道。由於地處蒙古高原,這裏常年少雨且溫差大:夏季紫外線強烈,最高溫度可達35℃,而冬季寒冷而漫長,最低氣溫甚至可達零下40℃。
這樣的氣候特征孕育出了壯美的達茂草原,卻給通車8年的S211達茂草原公路養護提出了多個難題:多年使用,造成了路麵形成網裂、鬆散、麻麵等多種病害,同時強烈的紫外線照射加速了瀝青老化;冬季的低溫又導致了溫縮裂縫的產生。
然而,隨著中蒙兩國關係不斷升溫,滿都拉口岸貿易規模快速增長,治愈如此重要的“橋梁紐帶”,勢在必行。與此同時,施工不能給“天堂草原”帶來環境汙染。那,誰能堪此重任呢?經過多次調研和慎重考量,業主垂青於“公路醫生”英達。
英達“對症下藥”,破解施工難題
為讓S211得到最“對症”的修複,英達在施工前期做了充分準備。經過路巡、現場取芯及實驗室檢測後,“公路醫生”對路病做出了準確診斷:S211路病為網裂、鬆散、麻麵,局部溫縮裂縫。並針對此診斷製訂了治療方案——采用整形就地熱再生工藝修複。
“紐帶”之上,英達就地熱再生機組勻速前行,加熱、耙鬆,噴灑再生劑,添加少量新料,然後攤鋪壓實。整個過程一氣嗬成,機組駛過,原路麵重獲新生。而與此同時,在“紐帶”的另一側,其他車輛依舊正常通行。
不僅施工速度快,英達還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現場的英達技術人員透露:“原路麵較薄的瀝青麵層以及5級大風,給加熱環節提出嚴峻考驗,我們采用‘國際領先’的間歇式熱輻射加熱技術,數字智能化操作,嚴格控製加熱程序,既不燒焦路麵又保證了加熱的溫度和深度;針對瀝青的老化情況,添加特定種類、精確計量的再生劑,以恢複瀝青性能;考慮到原路麵油石比較低,我們經過試驗添加適當級配的新料,實現了路麵級配的優化。”
經檢測,英達施工後的平整度、壓實度等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此外,還充分利用了原路麵材料的動穩定性高的特性,提高了施工後路麵的抗高溫、抗低溫、抗車轍性能。
“公路醫生”綠色養護方式,嗬護“天堂草原”
優質、環保,“公路醫生”譽滿草原
施工期間,包頭市政管理局、交通運輸局、公路設計院等相關負責人,專程來到施工現場進行技術交流,並得出一致結論:“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治理路病效果顯著,施工質量讓人放心;再生層與原路麵下承層結合牢固,結構性能和工程造價均優於傳統的銑刨重鋪技術;隻占據單車道施工,保障交通正常通行。”
據了解,英達就地熱再生技術,先後成功應用在S214東楊公路、S31呼準高速、阿大一級公路、鄂爾多斯市政道路等在內蒙古地區多條道路的養護施工中。為什麽英達技術備受青睞?
“這項技術可以做到就地取材,原路麵材料再生利用,保護了環境,也節約了成本,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東方路橋集團總裁、全國勞動模範丁新民在一次采訪中談到,長期以來,傳統養護工藝一直有著浪費資源、汙染環境等一係列弊端,傳統養護方式對石料的大量應用,還將加劇開山采石對環境的破壞,英達全新的綠色道路養護技術是當前社會,更是大美內蒙古最需要的技術。
英達熱再生技術此次在中蒙“紐帶”上的成功應用,意義非凡,堪稱表率。兩國關係的升溫,將為內蒙古道路發展創造出更多騰飛空間。乘著這股東風,英達這匹橙色“駿馬”必將在“草原之路”上縱情馳騁……(本文來自英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