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訊近日,由中鐵二十局二公司共玉項目部施工的共和至玉樹公路野馬灘2號大橋下部主體結構完工。該橋的完工,標誌著該項目部45公裏的施工管區四座大、中橋梁工程施工圓滿收官,比業主要求的計劃工期提前一年完成。
據悉,野馬灘2號大橋全長888.12米,是共玉公路瑪多段最長的橋梁,線路處於平均海拔4200米的青藏高原丘陵濕地,屬三江源自然環境保護區多年凍土地段。該橋設計為曲線形,跨度共44跨,45片蓋梁,86個墩柱。施工中有技術含量高,建設標準高,生態環境保護要求極高等特點。
針對該橋處於多年凍土、地下湧水等不良地質,該項目部嚴格施工工藝,創新施工方法,結合設計方案橋梁基礎混凝土灌注前根據凍土深度、樁口植入了鋼護筒,這種施工措施保證了墩柱下部、樁基在嚴寒天氣下不會凍裂。全橋墩柱混凝土澆築采取模築法施工,先施工墩柱、後蓋梁澆築的施工程序,做到了工序銜接可控。同時用砼吊鬥澆注混凝土,保證了混凝土的坍落度。完工後經監理檢、業主抽檢,工程幾何尺寸、砼強度全部滿足設計要求。技術工人24小時值守工地指導技術難題,解決了多年凍土施工難度大的問題,克服了高寒缺氧的困難,實現了公路建設與生態同步的原則,確保了該橋順利完工。(本文來自青海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