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這大家夥,真帶勁!”圍著雷沃穀神GN120聯合收割機轉了好幾圈,來自湖北荊門的謝明華跟合作社的社員們交流著。
國內自主品牌最大喂入量12公斤的雷沃穀神GN120聯合收割機亮相武漢全國會
10月28日——30日,湖北武漢國際博覽中心,2014年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如期而至。展會現場,國內外大牌農機企業雲集,新產品琳琅滿目,展覽形式異彩紛呈,精彩的活動也是形式多樣,一場農機人的饕餮盛宴由此展開。
雷沃金剛成為展會現場觀眾的關注焦點
作為國內行業領軍企業,展會上,福田雷沃重工攜包括雷沃穀神小麥機、玉米機、水稻機等收獲機械,雷沃拖拉機,雷沃方捆打捆機,雷沃液壓翻轉犁,雷沃旋耕機及雷沃烘幹機等全係列農業裝備組合精彩亮相,備受各界關注。
能夠進行玉米籽粒直收的雷沃穀神GK80收割機
雷沃農裝再添新丁,築牢全程解決方案
全國會上,專業觀眾品評雷沃拖拉機
雷沃展區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國內自主品牌最大喂入量12公斤的雷沃穀神GN120聯合收割機、采用新型外觀設計和底盤全麵升級的雷沃拖拉機以及雷沃5HXW0150低溫循環式穀物烘幹機,讓眾多觀眾不禁眼前一亮,而雷沃農業裝備全係列產品的集中展示也讓與會者近距離直觀感受到了“農業裝備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的內涵。現場擺放的雷沃示範農場沙盤則將“耕、種、管、收、儲、運”全程作業的機具濃縮到了示範農場微縮景觀中,雷沃工作人員對目前全國雷沃示範農場的分布及建設情況進行了詳細講解,並向觀眾係統介紹呈現了雷沃農業裝備作為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的實力與未來規劃。
武漢全國會雷沃展區一角
同樣吸引人的是,福田雷沃重工還在展會現場設置了模擬駕駛體驗區,在模擬設備上配備舒適安全的座椅,仿真的方向盤、檔位、油門和刹車等駕駛係統元件,大尺寸顯示器模擬的駕駛員視野,實現了雷沃產品與觀眾的直接互動,讓觀眾能夠感受到了和駕駛真機一樣的“超爽體驗”,讓觀眾在模擬體驗過程中也能真切感受到產品的作業效率及優越性能。
武漢全國會上雷沃展區的觀眾絡繹不絕
當然,展會現場所有的實物展示僅僅是企業團隊整體努力奮鬥的成果體現,這背後有著企業科研人員的不斷開發創新,有著工廠製造人員的精益製造,有著市場營銷人員的一線打拚,有著服務人員的快速響應等等。尤其是在今年整體行業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雷沃農業裝備重點從技術創新和精益製造等方麵提升能力練內功,實現了競爭性增長。1—9月份,雷沃農業裝備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01.3億元,同比增長5.6%
2014全年雷沃農業裝備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115億元,同比預計可實現6.1%增長,雷沃農業裝備旗下收獲機、拖拉機等業務將繼續保持國內領先,農機具等新業務將實現市場的有效突破。
技術創新為軸,傳輸發展動力
近年來,受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推進,農村內需市場的強力拉動,特別是受益於農機購置補貼連年大幅度增加等係列惠農強農政策的支持,我國農業機械行業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態勢。但由於國內農業裝備製造企業相較於跨國巨頭起步晚,積累少,在部分高端技術領域,普遍存在著數十年的技術代差,在同一個全球化競爭後環境中處於弱勢地位。但對於任何一家立誌於成長為國際化優秀的公司而言,企業必須在做好國內市場的基礎上“走出去”,在全球市場展示自身的實力。
在技術創新路徑的探索上,福田雷沃重工考量了很久也嚐試了很多。為了更好、更快地全麵提升能力,實現全球化發展的目標,在產品創新和技術的“走出去”戰略上,福田雷沃重工選擇的模式是“全球創造、中國製造,全球分銷”的發展模式,特別是技術創新環節,福田雷沃重工選擇自己做技術創新的導演,讓全球的優勢人力資源來參演。
從2010年開始,福田雷沃重工開始了技術“走出去”的步伐。最終,通過整合國際高端人力資源和技術資源,福田雷沃重工先後在歐洲成立農業裝備研發中心,在日本成立工程機械研發中心,形成歐洲、日本、天津、山東“多位一體”的全球研發體係,其中,位於意大利的歐洲研發中心主要負責新技術平台拖拉機、大喂入量穀物收獲機研發以及高端農機具。同時福田雷沃重工還在中國和歐洲兩地同時建立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試製試驗中心,為生產國際標準的農業裝備產品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同時,為保證全球化研發體係的運營,在學習國外先進的產品研發流程的基礎上,福田雷沃重工還結合各研發業務運營特點建立了統一的開發流程、方法、工具和標準,形成了標準化的開發模式。並逐步加大研發經費投入,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的3-5%作為研發經費,保證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自2010年開始,已累計投入研發經費超過30億元。經過幾年的研發,由歐洲研發中心負責的新技術平台拖拉機已相繼產出成果,並將陸續發布麵世。
福田雷沃重工董事長、總經理王桂民強調,企業所有能力建設的成果最終都要憑借產品這一載體來表現,隻有造就出一批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用產品贏得市場以及客戶認可,才能說明現在公司所做的一切都是行之有效的。
精益製造體係,持續打造優質產品
當然,一個企業要想獲得性能更加優越,更受用戶歡迎的優秀產品,除了在技術創新方麵不斷取得突破外,生產製造環節同樣不可或缺。點點控製,層層把關,任何一個工序的疏忽或失誤都有可能造成產品質量問題,而每生產一個問題產品就意味著品牌的褪色,製造質量不容忽視。
硬件方麵,近年來,福田雷沃重工不斷加大製造工程投入,近三年先後投入資金7.8億元,完成大型收獲機械裝配車間、塗裝車間以及雷沃北大荒工廠等製造工廠建設,並引入TCS控製係統、無重力裝配、自動化焊接等先進製造技術,持續提升產能及質量保證能力。
軟件方麵,多年來,福田雷沃重工在全公司倡導質量文化管理,提高質量意識。從2013年開始,公司推行精益製造體係和標準化工廠建設,招聘多名精益製造推進專家加盟,成立專項推進組織,在工廠車間推行精益製造管理方式,圍繞“安全、人員、質量、響應、環境”6大目標,按照“標準化、製造質量、縮短製造周期、持續改進、人員參與”五大原則推進精益製造,工廠精益製造水平大幅提升,產品整機的可靠性同比提升20%以上。
“通過精益製造,將研發人員、製造人員、工藝人員和市場服務人員串起來,用精益製造作為推進產品質量升級的著力點。從先進的技術到高素質的產業工人,再到用高精度的生產平台製造出高質量的產品,雷沃精益製造成為貫穿全局的準繩。”福田雷沃重工製造工程本部柳汝偉副經理告訴記者。
眾所周知,今年是我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頒布和農機購機補貼政策實施的“雙十周年”重要節點,多年來在國家利好政策支持下,農業機械化及農機工業均實現了大發展,開創了農機化發展新局麵,對改善農業裝備結構、提高農機化水平、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實現國家糧食增收和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包括福田雷沃重工在內的自主品牌企業都得到了長足發展和進步。但是,在市場規律引領下,任何產業的發展往往都要經曆一個逐步成熟、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的過程,國內農機產業也會經曆這麽一個階段,基礎紮實,具備強大自主創新等各方麵雄厚實力的企業才能獲得持續發展。
福田雷沃重工董事長、總經理王桂民表示:在農機製造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發展慢就意味著退步。客觀來講,福田雷沃重工雖然在農業裝備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放到國際市場這個大的環境看,與國際一線品牌仍然有較大差距。未來,要在中國的農機現代化進程中不斷獲得競爭新優勢,要在風雲變幻的世界舞台上比肩群雄,福田雷沃重工必須要潛心努力,踏踏實實地持續推動企業各方麵能力建設,為中國農業裝備產業的全球突圍和國內農業現代化貢獻自己的力量。(本文來自福田雷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