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午後12點多,剛剛吃過午飯的光景。陽光照在長沙開元東路的建設工地上,刺眼的光線裏,還能看得見塵土在飛舞。34歲的老夏和28歲的小張,點著一支煙,跳上了挖掘機駕駛室,開始了下午的工作。
探訪三一挖掘機操作手
小張和老夏都是三一挖掘機司機,挖掘機是他們的家,也是他們最好的夥伴。小張年紀不到30歲,可看起來有35歲的模樣。衣服色調灰暗,灰頭土臉,一雙大手又黑又有老繭,這是他們所有挖掘機司機的標準形象。
別看年紀不大,可小張已經做了8年的挖掘機司機。從學校畢業後,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一位三一挖掘機師傅,就跟在後麵學了起來。前後學了三個月,技術就練到家了。
這七八年時間,是長沙城市建設以及住宅開發突飛猛進的一個時期,而所有工程項目的開山辟地之作,必定是由挖掘機師傅第一個介入。挖掘機做的都是開挖、回填這樣的最基礎性的工作,無論是小區的地下空間開拓,還是小山小坡的鏟平,都要靠攻無不克的挖掘機前來搞定。而挖掘機師傅,也成為了“拓荒者”。
比如渣土外運,都是夜間作業。挖掘機師傅一般天黑後上崗,一個人坐在駕駛室內,操縱著挖掘機,將一座座小山一鏟鏟鏟平,再把土方一塊塊“抓”到渣土車上,整車運走,一幹就是七八個小時。沒人和你聊天,也不能看手機上網,兩隻手要時刻操縱著手柄。“身體累是一方麵,關鍵是寂寞和無聊,因為我們隻能對著機器,最多聽聽廣播,還不能分神。”小張這樣形容。
老夏比小張年長幾歲,他多開了幾年挖掘機。老夏告訴記者,開挖掘機不僅容易身心俱疲,還要防範各種危險,尤其是塌方。特別是梅雨季節,一個陡坡很可能突然間就崩塌了,挖掘機也可能隨時會失控。
至於操作技術,老夏和小張的看法差不多——膽大心細。操作三一挖掘機時,關鍵還是講究一個感覺。兩個手柄是技術的核心,兩隻手操控時有8個方向可以選擇,如何搭配好、協調好、處理好,決定了挖掘機的操作水平。還好三一挖掘機操作相對簡單,操作界麵比較人性化,不少人跟在師傅後麵學習兩個月就可以獨立操作了。(本文來自三一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