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首頁 行業資訊 產品縱覽 機友會 招標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話題 熱點專題 高端訪談 基建投資

亞投行攪亂整個世界格局!(你一定要讀完這篇雄文)

2015-03-27 15:51:00
中國路麵機械網-工程機械新聞中心
字體大小:

連美國全球最鐵杆的盟友——英國都毫不猶豫加入亞投行,其它覬覦已久但沒敢邁出這一步的國家哪裏還把持得住?所以,英國剛宣布加入亞投行,就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包括德國、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韓國、沙特、盧森堡都紛紛要加入或考慮加入。僅僅三四天時間,美國8個盟友都違抗了美國的意思,主動要求跟中國“混”。

\

事實上,歐洲國家要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醞釀已久。在全國人大會剛一結束,歐盟議會的議長舒爾茨就到訪中國,並明確表示,歐盟支持成員國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由此看出,歐盟主要國家在宣布加入之前已經作了充分溝通,英國不過是作了宣布者而已。

\

為何美國盟友突然組團一起“背叛”美國,投入中國懷抱?亞投行究竟是什麽?亞投行有什麽吸引力,能讓他們不惜得罪美國也要加入?這背後有什麽樣的背景和邏輯呢?美、日、俄最終會加入嗎?在這裏,融資小助手將為你一一解讀。

\

“亞投行”是個啥?

亞投行,全稱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簡單說,這是一個各個國家一起湊錢,湊好一大筆錢之後,向亞洲各個國家提供貸款,幫助他們建橋修路,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銀行”。

要湊多少錢呢?一開始中國政府說要湊,500億美元,後來這個數額翻了一倍,達到了1000億美元。這意味著,亞投行的注冊資本將達到現有亞洲開發銀行(亞行)的六成,定位與亞行類似。亞行設立於1966年,由日本主導,行長一職長期由日本人出任,注冊資本為1650億美元;中國在亞行的份額隻有5.5%,位列第三,排在日本和美國之後。

中國媒體關注亞投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亞投行是中國牽頭成立的。去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印尼時公開倡議籌建亞投行,中國與其他20個亞洲國家一致同意建立亞投行。中國方麵將提供大部分資本,創始成員國包括第二大股東印度以及兩個海灣國家——科威特和卡塔爾。一些非亞洲國家也被邀請成為創始成員國。

\

為什麽要成立亞投行?

亞投行被外界視作中國重構國際金融體係話語權的關鍵環節。目前,全球最核心的兩大國際金融組織——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由美歐把控。近幾年來,中國一直謀求增加在這兩大組織中的話語權,但進展並不大。

“中國發現它在世行或IMF什麽事也辦不成,因此希望設立它自己的世行,由自己控製。”一名直接參與建立亞投行討論的人士告訴英國《金融時報》。

目前全球經濟治理體係,主要是二戰後建立的,有如下的特點:美國是超級大國,是主導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就是我們常說的“七國集團”(G7),是協調平台,後來俄羅斯加入,成為了八國集團(G8),他們開會討論替全球老百姓定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WTO),這三大支柱,是G7/G8協調平台下麵的“腿”,負責組織落實相關決策。

這種治理結構從二戰之後基本沒有變過,其他國家隻能遵守,不服人家就治你。2008年以後,由於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以G7/G8為代表的“富國俱樂部”發現光靠自己的力量還不夠,應該拉上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國家來共同為全球危機買單,因此號召召開20國集團(G20)會議,一起出錢出力。但實際上,國際經濟治理體係並沒有發生根本變化,還是美國說了算,並且拒絕作出調整和改變,甚至是已經說好的事,也不落實。

比如,最典型的是,G20在2010年底一致同意改革IMF,決定發達國家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超過6%的份額,以便提升新興市場國家的投票權,同時歐洲向發展中國家轉讓兩個執行董事席位,提升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金融體係中的影響力。但最終結果是,美國國會拒絕批準這個改革方案,改革無疾而終。

1944年,西方主要國家的代表在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確立戰後金融體係,後稱之為布雷頓森林體係。1973年該體係解體,但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運行至今。

\

“因此,加快成立能夠反映自身利益和訴求的國際金融機構,成為了新興經濟體國家的重要共識,實在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海外網的文章中這樣分析,文章還說,中國倡議成立亞投行,除了現行的國際經濟治理體製過於壓抑,不得不另辟蹊徑之外,實際上也是一筆不錯的生意,對中國經濟發展也有大大的好處。

為何近日亞投行的新聞突然火了?

當然是因為出大事了!

這件大事就是,幾個美國的歐洲盟友,突然表示要出錢湊份子,一起加入亞投行,成為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

3月12日,英國向中方提交了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確認函,正式申請加入亞投行。到了3月17日,法國德國意大利也加入了進來。

本來這個組織誰加入都不稀奇。但關鍵是,美國此前明確向盟友們表示,不希望他們加入亞投行,很明顯英法德意沒有聽美國的話。

《金融時報》報道稱,歐洲的決定代表著奧巴馬政府的重大挫折。中國發起成立的亞投行是其極力創建新國際金融和經濟機構更大努力的一部分,這將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在中國和美國誰將決定未來幾十年經濟和貿易規則的日益激烈的爭論中,這一直是一個中心議題。

正當各方記者紛紛尋求歐盟與法德意等國官方表態時,正在中國進行訪問的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17日在北京表示,他歡迎英法德意這四個國家加入亞投行,他稱“我認為參與是件好事。參加的國家越多越好。”幾小時後,法國財政部證實,法國正尋求加入亞投行。該官員還強調,德意兩國也持同樣立場,三國已達成一致。在德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與德國方麵舉行首次中德高層財經對話後發表共同聲明稱,中德認為亞投行可以為亞洲提供基礎設施資金發揮重要作用。德國希望加入亞投行成為創始成員國,中國對此表示歡迎。

英國駐華使館官員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英國首相卡梅倫認為英國決定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符合國家利益。英國駐華使館18日將舉行記者會就細節進一步與中國公眾溝通。這名官員稱,英國是第一個宣布希望加入亞投行,成為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西方大國。英國認識到基礎設施投資是世界的一個“短板”,亞投行的設立有彌補這方麵不足的潛力。他說,英國一直處在幫助亞洲發展的前沿,英國也是中國對歐投資的重點國家。英國希望成為處理西方與中國關係的領導者。

歐洲盟友的“背叛”讓長期以來力阻盟友加入的美國無比惱火。美國政府周二敦促任何國家加入中國主導的開發銀行時要三思而後行,要考慮該機構在避免腐敗、保障工人權利和環保方麵是否能夠堅持高標準。但是,除了日本明確暫不加入亞投行,韓國和澳大利亞隨時可能成為“牆頭草”。

目前,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共32個:

孟加拉國、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約旦、哈薩克斯坦、科威特、老撾、馬爾代夫、馬來西亞、蒙古、緬甸、尼泊爾、新西蘭、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沙特阿拉伯、卡塔爾、新加坡、斯裏蘭卡、塔吉克斯坦、泰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盧森堡。

未做最終決定兩個:

韓國、澳大利亞

明確暫不加入:

日本

美國現在怎麽辦?

\

可以說,美國現在很無奈,沒什麽好辦法!

去年10月籌備時,中國是邀請美國加入亞投行的,但美國拒絕了這一邀請,而後還遊說其盟友(包括澳大利亞、韓國、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不加入亞投行。按照美國官員的說法,沒必要成立一家新的開發銀行,因為已經有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

可是現在看來,當時美國的表態讓自己有點騎虎難下了,盟友的表現讓山姆大叔心酸。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薩曼莎·鮑爾16日在訪問歐盟總部布魯塞爾時,批評歐洲盟友削減國防支出,在亞洲安全事務上不積極作為,不好好配合美國的“亞洲再平衡”戰略,有消極抵抗之嫌。“讓美國酸楚的不僅是歐洲盟友在軍事領域的表現,在經濟領域歐洲盟友更是主動向亞洲靠攏。”美國《世界政治評論》16日刊文這樣表示。

“看上去華盛頓精心打造的聯盟逐步瓦解。”美國外交關係學會網刊登學者文章大聲疾呼:“華盛頓現在該怎麽辦?”文章列出了以下選擇:

一,繼續施壓盟友不要加入亞投行;

二,加入亞投行;

三,放棄這個議題。

作者認為,選擇繼續施壓盟友顯然是個虧本生意,耗費政治資本試圖勸阻其他國家加入亞投行是不明智的;選擇三則是讓亞投行沿著自己的軌道升降,美國袖手旁觀。

正確的選擇是第二個,因為美國隻有獲得了亞投行中的席位才能在裏麵發揮作用,同時還能確保幫助美國公司得到機會。文章稱,現在加入很難不損傷美國的臉麵,但美國可以從公開積極看待亞投行做起。

\

澳大利亞《商業旁觀者》網站刊登評論文章認為,“不應孤立中國銀行”。文章寫道,越來越多國家的政策製定者、商界領導人對美國試圖破壞中國的新國際經濟倡議表示擔憂。雖然中國這麽做不會隻是出於樂善好施,而是為了推動它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利益,但亞洲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麵正麵臨巨大赤字,而中國既有經驗也有資金解決這一難題。報道稱,問題的核心是怎麽看待中國崛起。華盛頓試圖牽製中國,這與美國此前呼籲中國成為國際體係中一個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的表態相差甚遠。美國的偏執浪費了打造一個有中國參加的真正的多邊機構的絕佳機會,這是華盛頓阻礙中國崛起又一證據。英國、澳大利亞等國需要讓華盛頓的朋友們反思這種做法。

美國盟友為何要“背叛”美國跟中國混?

美國盟友之所以要“背叛”美國跟中國混,根本原因有五:

一、英國的示範效應是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因為若沒有英國示範,則短期內不可能有這麽多國家快速要求加入。英國是美國全球最重要盟友,連它都加入,其它國家自然就沒啥可顧忌的了。否則,像澳大利亞、韓國、沙特等國,都不敢輕易說加入。

二、中國的國家實力是根本

雖然國人仍有很多不自信,但中國是美國之外最強國家已沒啥可爭論餘地,這個世界除中國之外,沒人敢、也沒人能玩這種對美國主導的西方規則釜底抽薪的遊戲。

玩這種遊戲,首先得在軍事上不怕美國,你要打世界大戰也敢陪你玩,沒這種能力和勇氣,自己都不敢提新規則更別說玩,這就是日本、歐洲不敢玩的原因;其次要經濟實力足夠強大,沒有和美國不相上下的經濟實力,根本就不可能有號召力,俄羅斯軍力再強,也沒法製定這種新的經濟遊戲規則,沒啥利益誰跟;其三是自己得有成體係且能長期持續的戰略,這方麵除了美國外,隻有中國有能力提出並能執行起如此大範圍的戰略。這三點,都是立足於國家的軍事、政治、經濟能力,沒有這些不可能有諸如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和上合開發銀行等非西方國際經濟秩序平台的構建。二戰後,這是頭一遭。

三、中國的大國戰略,是解決人類未來和平發展的唯一正確路線

美國解決世界經濟危機之道是向別國轉嫁危機,損人利己,以別人過壞日子來換取自己的好日子。美國的這種做法,過去世界各國迫於其強權、霸權而不敢作聲,同時也沒有替代路線,所以雖然反對、不悅,但卻無能為力。

如今中國不但提出了共同發展、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發展路線,還基於這一路線提出了普惠世界各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按照中國的思路,危機根本不需要轉嫁,大家隻要共同努力發展生產,物質豐富了危機自然解除,幹嘛為此鬥得你死我活?

中國用自己的國家能力告訴全世界,中國能解決這場經濟危機可能給人類帶來的災難。特別是在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中,中國用長期的合作信譽告訴這些願意合作的兄弟國家:你們隻要誠心跟中國“混”,沒錢隻要有資源中國就給抵押貸款,沒工業能力中國提供物美價廉的工業品並幫你搞基礎建設,隻要你未來發展的利益給我分一杯羹,要啥哥們這有啥,而且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

飽受殖民、侵略、戰亂、貧困之苦,落後幾百年的那些窮國家,哪裏見過這樣的“大善國”,這簡直是人民大救星,國際社會的活菩薩。於是,發展中國家跟在中國後邊的越來越多,中國在亞洲、非洲、拉美、中東、東歐等地的合作越來越多,反正哪裏不是那麽富裕,哪裏就有友好的中國在和別人談合作。

客觀上,中國就成了上接發達國家,下接發展中國家的一個被小弟們看成“大救星”的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當然,很多西方發達國家早已不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而落後的小兄弟從來都認為中國是發達國家,但中國一直這麽任性地自稱。

在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撐下,亞投行就有了用武之地。因為,中國的目標是要將歐亞大陸連接起來。連接起來靠什麽?靠鐵路、公路、航空、通信……想想看,這些基礎設施需要的投資會有多大?隨著基礎建設投資增加,數十億人的市場潛力會有多大?如此巨大的市場,經營利益空間又有多大?所以,有中國支撐,這些國家豈不趨之若鶩?這就是為什麽中國這麽一建議,呼啦就來了二十多個給國家參與的原因。

有大國支撐、有戰略支撐、有工業能力支撐、有市場支撐,這些潛在的滾滾財源誰不想要?所以,英國雖是美國的全球盟友,但依然不能抵擋這個巨大蛋糕的誘惑,毅然決然地跟著中國“混”來了。英國加入了,德、法、意、澳、韓,都是較為發達的國家,都在愁著找不到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這裏給了這麽好的機會,豈能不想參與?過去沒有表現出來不是感興趣,是看看美國的黑臉,再看看這邊的蛋糕,垂涎三尺沒敢說出來。如今,連山姆大叔的親兄弟都去分蛋糕了,其它國家豈能不蜂擁而上?中東“富豪”沙特一看美國那麽多盟友都參加了,多一個我也沒啥,所以也毅然決然地奔跑而來。

中國對大家都是充分歡迎的,因為參與的人越多,這事成功率越大,發展越快。發展中國家缺錢,缺基礎設施,缺工業能力,中國雖然可以給他們提供,但錢越多當然投資越快,而發達國家正好有錢,那麽加入進來大家一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地出地,有人出人……這麽大幹一場下來,還有什麽危機解決不了?

所以,客觀上,中國的發展戰略是人類社會和平解決人類危機的唯一路線,這就是為什麽過去發展中國家跟著中國“混”,現在連西歐發達國家都跟著中國“混”的根本原因。誰沒事想打仗呢?打得你死我活的很有意思嗎?但美國不這麽看,他不斷在中東、東歐以及亞洲推動的,正是想讓大家都打仗,美國漁翁得利。這種想法自然是逆人類趨勢而行,自己兄弟看著這種前途自然也想換個玩法試試看。

四、美國的快速衰落

當然,中國敢這麽玩,美國又沒辦法,自然是因為美國過去十多年的實力快速衰落,也在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的快速崛起。如果沒有這個大環境,靠嘴吹是吹不來亞投行的。

五、美國的大國發展戰略逆人類曆史潮流

美國現在依然固化在冷戰思維當中,他們走的路線不是平等合作的發展路線,而是試圖不斷製造一些地區混亂,通過這些來獲得美國在世界上的霸權,從而自己漁翁得利。

\

換句話說,美國的思路不過是現代社會下的一種殖民模式,它通過經濟、金融、貨幣戰來對世界進行殖民。但是,這一思路顯然是不合世界潮流的,也不是各國喜聞樂見的。過去,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是沒有選擇,如今有了新的選擇,大家自然都想從善如流。當然,不想從善如流的還有幾個奇葩國家,譬如:日本!

俄羅斯、美國、日本最終會加入嗎?

一、俄羅斯為什麽不加入亞投行?俄羅斯最終會加入嗎?

有些人很奇怪,作為中國全球戰略“小夥伴”的俄羅斯,這次為何沒有加入亞投行呢?小編認為原因有三:

1、在亞投行方麵俄羅斯缺乏和中國談判的籌碼。

2、俄羅斯已加入了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和上合開發銀行,客觀上已滿足了俄羅斯的戰略需要。

3、俄羅斯還沒特別理解亞投行的戰略作用,且又因受困於烏克蘭局勢,無暇顧及。

那麽,俄羅斯加入亞投行有沒有現實意義呢?當然還是有的,因為這畢竟是一個新構建的地區性發展平台,未來將會有很大的國際權力,加入進來總是有機會說話,也會有商業合作的機會,對國家發展來說當然是有利的。特別是如果歐盟大國都加入了,這種意義就更加豐富了。因為,對俄羅斯來說,還可以通過這個平台與歐盟建立一個溝通對話渠道,中國還可以作為他們溝通的中間人。

基於此,俄羅斯改變主意想加入完全有可能,最後時刻加入一點不讓人奇怪。哪怕現在不加入,未來也還是可能加入。

二、美國為什麽阻止大家加入亞投行?日本為什麽不加入?美日最終會加入嗎?

美國為什麽阻止大家加入亞投行?直白點說,就是過去大家隻能走美國人修的路,過路費主要是美國人收,美國人可以坐享其成;現在,中國人修了一條既免費又好的路,修路不是為了收過路費,是為了大家一起做生意。如此下去,美國的路誰還走呢?所以,美國人自然想阻止。

那麽,日本為何也不加入呢?這裏邊原因有兩個:

1、日本現在的國家戰略是跟著美國堅定地走下去,目標是遏製中國,借遏製中國之力成為正常國家,然後尋求對外擴張之路。如果日本也加入亞投行,這相當於同意了中國的規則,那這和美國一起遏製中國的計劃還怎麽實施?特別是一旦日本加入了中國主導的平台,相當於對日本有了更高的話語權,日本以後反華的角色都不好扮演了,美國人可能在幫其成為正常國家的路上就會更猶豫。

2、日本人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將被邊緣化。亞洲開發銀行是在西方遊戲規則的基礎上建立的,主要是由日本在亞洲主導,但由於日本國力不濟,所以亞洲開發銀行過去些年毫無建樹。日本人如果也加入亞投行,則由它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存在的意義就沒有了。所以,它在是否加入亞投行的事情上一定會猶豫,它希望美國能遏製亞投行發展,最終迫使亞投行失敗。

那麽,美日未來是否會加入亞投行呢?對這個問題,我認為短期內可能性不大,長期看想加入會變得很困難,未來美國要想加入,則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美國至少得拿大量世界銀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的很多份額來換,或者這兩個國家組織得支持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否則,條條框框都會讓美國難以在其中獲得太多話語權。

不過,如果美國決心和中國一起和世界他國重塑世界秩序,那麽大家一起坐下來談,好好地在世界上再將責權利劃分一下,這個加入進來完全就沒問題了。

事實上,亞投行本質是,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為了解決經濟發展問題,不得不進行的另起爐灶行為。在關於亞投行的看法上,英國和美國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

據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的文章稱“麵對中國倡議成立的亞投行,美國應該積極回應並嚐試加入,而不是采取試圖阻撓中國、遊說盟友不要加入的虛偽做法。”金融時報認為,如今亞投行已成了美國與其幾個關鍵盟友(包括已決定成為這家新機構創始成員國的英國)之間主要分歧來源之一。但英國人認為美國人犯了一個巨大錯誤,因為它抵製了一家旨在幫助亞洲滿足能源、電力、交通、電信和其他基礎設施領域數萬億美元投資需求的銀行。

其實美國的盟友都明白,美國人是希望保有現有秩序不變,中國人要求變化,兩者僵持不下。問題是,現實告訴大家,美國人的實力下降了,已經沒有能力領導大家解決全球問題,甚至不停地給世界製造問題,那麽歐洲人最終選擇和中國人保持一致就不難讓人理解了。因為,多極化的世界也是歐洲人的追求。

所以對於美國,現在顯然不會加入,未來要加入就是和中國談全球更大範圍權力分配問題。

那美國不加入,日本會加入嗎?個人看法是,日本短期內也很難加入,它會觀望看看到底情況怎麽樣,日本不加入會失去什麽,又會得到什麽。如果發展得很好,日本覺得再不加入就要被徹底邊緣化了,那麽日本就可能選擇加入了。不過,到那時候,日本在這個圈子裏的話語權隻能被邊緣化,沒有第二個可能。當然,未來日本人還會拿這個和美國進行更多的討價還價,以換取美國對其的權力讓渡。

最後來點亞投行圖片漫話版:

\

我們大家都來啦!!!

英國總理卡梅倫:大哥,想了一夜,還是決定找中國搞亞投行創業,兄弟真沒別的意思,放心,不影響咱的關係。

奧巴馬:呸!沒節操!太遷就中國!

\

澳大利亞總理艾伯特:哎呀媽呀,二哥終於領頭了,等等小弟!

\

韓國總統樸槿惠:都去了?俺也得慎重考慮了!謝謝卡哥領頭,否則還真不敢說!

\

法國總統奧朗德:小卡不夠義氣,好事不叫上額。中國兄弟,我沒來晚吧?

\

德國總理默克爾:小卡,別急著走,這事也不叫上你大姐我,看我怎麽捋你!

\

意大利總理倫齊:卡哥,小弟雖年輕,但也不能輕視吧?吃蛋糕得喊上啊!

\

沙特新國王薩勒曼:中國大哥,我有錢,有錢,有錢,等等我…… ……

\

小安子:大哥,看看現在就隻剩我一條了吧?

\

奧巴馬:……%&*@……%&*@……

\

亞投行攪亂整個世界格局!(本文來自中國企業家俱樂部)

下載機友會App二維碼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路麵機械網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5/201503/2015032715510027.shtml

新聞投稿:news@lmjx.net

相關報道

5月匯豐中國製造業PMI創13個月來新低

5月匯豐中國製造業PMI初值49.1,預期49.3,4月終值為48.9。為13個月來新低。 上月數據顯示,內需疲弱致使中國製造業環境進一步惡化,穩增長政策亟需加碼。4月匯豐中國製造業PMI終值僅48.9,創一年新低,全麵低於預期、初值和前值。

[詳情]

匯豐中國4月製造業PMI為48.9 降至一年新低

據道瓊斯消息,匯豐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 簡稱:匯豐控股)周一公布,匯豐中國4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降至48.9,是2014年4月以來的最低值。此前4月23日發布的預覽指數為49.2,3月終值為49.6。

[詳情]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獲批 將疏散首都經濟功能

據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稱《綱要》)以及《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詳情]

機器人時代降臨 東莞首座無人工廠開建

近期,廣東東莞第一家民營“無人工廠”開始投入建設,這標誌著當地“機器換人”戰略進入新階段。記者了解到,當前東莞的用工缺口已達到10萬人以上,“無人工廠”的開建或將緩解用工荒的現象,同時還將對我國機器人產業產生積極影響。

[詳情]

張高麗會見泰國副總理 談鐵路等一帶一路項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9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來訪的泰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巴威一行。 張高麗表示,中泰有著親戚般的傳統友誼,血緣相通,習俗相近,人民世代友好。兩國經濟互補性較強,合作成果顯著,友好關係不斷發展。

[詳情]

把握發展機遇:9條鐵路大動脈打通未來經濟路

大家都知道,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日前公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但你可能不知道網上公布的隻是簡要版,事實上還有一個詳細版本,其中不僅附有“一帶一路”的建設重點,還附帶了一些近期可以開工建設的重大項目,並把建設目標分為近期、中期。

[詳情]

工信部:未來3年要壓縮8000萬噸鋼鐵產能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駱鐵軍透露,預計6月前出台的《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提出,鋼鐵工業未來要嚴控新增產能,優化產業布局,計劃經過3年努力要壓縮8000萬噸鋼鐵產能。

[詳情]

“一帶一路”規劃圈定18省 ,附迄今最清晰圖解

“一帶一路”規劃圈定18省 ,附迄今最清晰圖解

“一帶一路”規劃發布,針對各省份的定位也悉數出爐。   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簡稱“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全文接近近9000字。

[詳情]

亞投行背後的貨幣戰爭,中國和美國拚了!

最近關於亞投行的輿論非常熱烈,有關其任何動向都會吸引眾多的關注。而中國政府為了讓亞投行的順利成立,更是不遺餘力,非常努力,付出巨大。這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麽樣的戰略,詳細分析,這裏麵是中美的貨幣大博弈,更是中國崛起的必經途徑。 1、最新消息,中國為了吸引更多的國家加入亞投行,願意放棄否決權。

[詳情]

“一帶一路”建設戰略規劃方案已製定實施

3月13日從交通部獲悉,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做客新華網兩會特別訪談欄目,談及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後期部署問題。 楊傳堂提到,對“一帶一路”建設,交通部已製定實施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戰略規劃》工作方案,下一步將在國家統籌安排下。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