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程機械裝備製造著稱的卡特彼勒,在華業務是其全球業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這家國際巨頭在中國有29個生產設施,3大研發中心,4個物流服務中心,還有400多家在中國的供應商。
如果從1975年卡特彼勒向中國出口第一批設備算起,卡特彼勒進入中國剛好40年,見證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期,而在“新常態”的發展形勢下,卡特彼勒在中國將有哪些新機會,如何參與其中?
6月3日,卡特彼勒公司集團總裁兼首席財務官BradHalverson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第一財經日報》:卡特彼勒最近剛出了一季度財報,收益還是不錯的,但銷售以及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降低。從更長時間看,卡特彼勒的銷售業績最近幾年其實都是下滑的,什麽原因造成的?
Brad:從一季度的財報來看,卡特彼勒的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尤其是利潤率上升了,現金流的情況也很好,我們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的提升。目前,我們公司對於2015年度總的銷售估計,預測大概在500億美元。
銷售業績持續下滑,最大原因是全球範圍內礦業行業的不景氣。卡特彼勒資源行業銷售收入幾年以來呈現出了逐漸下降的趨勢,2012年是197.15億美元,2013年118.05億美元,2014年89.21億美元。這種行業情況是全球性的,中國市場也不例外。
因為全球很多礦業公司之前超前購買了設備,做了儲備,現在是在消耗已經儲備的卡車等設備,等到這一部分儲備消化完了之後,它們會又回到正常的軌道,比如折舊、更新,這樣我們這方麵的業務就會恢複過來。
目前整個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和市場需求的降低,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了一定影響。我們正在專注於提升運營水平,包括精益製造、成本管理等,這對我們一些正處於艱難時期的重要的周期性業務有所幫助。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卡特彼勒具體業務看,與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聯係緊密。您怎麽看待中國基礎設施建設,這個行業的機遇和挑戰都是哪些方麵?
Brad:首先,現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的階段,這就意味著中國的GDP增速會保持在6%~7%的水平,而相應的基礎設施市場的增速應該在10%左右的水平,這對我們公司而言存在著巨大的機會;其次,目前中國出現了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也就意味著將有大批人口進入到城區,需要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來滿足使用需求;另外,在中國的東部地區,將會有很多鐵路、港口、機場的建設項目,以及基礎設施重建項目,在中國西部也有很多發展機遇。
卡特彼勒在中國的布局服務於中國市場的需求,我們會持續在中國進行投資。但對於任何一家公司而言,業務肯定是存在挑戰的,尤其是在過去兩年中國的經濟開始出現一些下行趨勢,所以毫無疑問,對我們的投資回報率肯定帶來了挑戰,而且我們的產量也有所下降,這就會對我們卡特彼勒的員工造成壓力。在這個時候我們尤其要強調運營方麵的精益求精。
《第一財經日報》:我們注意到,工程機械行業市場出現持續下滑,有很多中國的大型裝備製造商在陸續地走出去。您認為中國本土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是否將會改變相關行業的競爭格局?對卡特彼勒等領先的國際公司帶來挑戰?
Brad:確實如您所說,我們所處的行業出現了行業整合,有一個原因可能是產能過剩,所以這種整合對整個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我們這個行業的客戶而言也是好事,我們認為這些生存下來的公司將會做到強者更強。
談到中國的大型機械裝備企業,成為國際上的競爭對手,其實這隻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並不是說會不會發生的問題。隨著中國政府反腐敗、依法治國等舉措的不斷推進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這都會為在中國各種類型的企業打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提供很大的發展空間,會帶來非常積極的、長遠的影響。中國的企業的績效都會有極大的提升,這對於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第一財經日報》:中國新出了很多政策,比如《中國製造2025》、“一帶一路”等。您認為“一帶一路”的戰略能對工程機械行業帶來多大的機遇或發展空間?卡特彼勒怎麽參與其中?
Brad:說到“一帶一路”,這將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建設工程項目,也是全世界麵臨的最大的一個機會,但它需要政府間和企業間的合作,以及我們所說的團隊工作。
同時,其中部分的參與方可能需要為了大局和長遠利益作出一些犧牲,但“一帶一路”這個項目跨了三個大洲,輻射了40多億人口,會影響到全球GDP總量的30%,因此“一帶一路”帶來的機會是很難量化的。
總之它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尤其是像我們這些處在製造業行業中的企業來說,是非常好的業務增長機會。也就是說,“一帶一路”戰略非常有益於社會的基礎設施項目,它的社會效益將是巨大的,對於“一帶一路”所在的各個國家都是這樣,比如可以幫助增加政府的稅收等等。
《第一財經日報》:卡特彼勒進入中國已經有40年了,目前在華業務能占到整個集團業務比重的多少?卡特彼勒今後在華重點工作還有哪些新的計劃或部署?
Brad:非常抱歉卡特彼勒並不披露我們國別的數據。但中國的業務對卡特彼勒總體業務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尤其是在中國有大量的市場需求。因為幾乎所有全球領先的礦業公司都是卡特彼勒的客戶,而這些礦產品(大宗商品)最大的消費國是中國。
我們在中國未來的戰略是非常穩定的。我們也經曆過好幾次不同的經濟周期,但對我們而言,我們看到機會長期存在。另外,我們非常注重本地的領導團隊建設和員工培養。我們在中國仍將保持卡特彼勒良好的企業社會公民的身份,回饋社會,比如參與到一些好的社會公益項目中,像植樹綠化項目和當地教育的項目等。
卡特彼勒在中國生產的產品線在不斷地增加和拓寬,包括一些大型機械,例如大型挖掘機引入到了卡特彼勒徐州工廠。卡特彼勒的戰略是從未來30~40年的時間範圍去考量,而不是一兩年。所以,未來我們會專注於執行我們在中國的戰略。(本文來自一財網)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官方授權的 Cat 品牌產品在全球150個國家銷售 2014年,官方授權的 Cat 產品全球零售額達到21億美元 Cat 產品通過網站、107個 Cat 品牌商店以及十萬個零售店銷售 2014年,被授權商完成了超過6000種新產品的設計 過去30年中。
[詳情]4月28日,Caterpillar(卡特彼勒)公司全球基礎建設事業部攜手森達美信昌機器工程有限公司在新疆烏魯木齊共同發布了新型輪式挖掘機Cat M320D2。
[詳情]卡特彼勒中國研發中心支持的無錫鳳翔中學和天一中學代表隊在FTC科技挑戰賽中國區大賽上再創佳績,和全國100多支競爭隊伍同場競技並最終過關斬將殺入決賽。FTC科技挑戰賽是由全球著名的非盈利科學技術組織FIRST發起的國際性公益機器人科技挑戰賽,主要麵向14-18歲的中學生。
[詳情]作為最初的創業者,時均成現在已經擁有3家公司,分別從事鐵路建設、采礦和港口物流行業。自1998年開始,學業有成的他便下海經商,從事鐵路建設。創業的初期,資金捉襟見肘,條件十分簡陋,時均成與他的創業夥伴們曆經艱苦,埋頭苦幹,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在安徽省周邊的多條鐵路線上。
[詳情]1975年,Caterpillar(卡特彼勒)首次完成向中國市場提供38台鋪管機。時光荏苒,2015年,卡特彼勒登陸中國第40個年頭。40年間,從建立銷售辦公室、向國有企業進行技術轉讓。
[詳情]“京滬高鐵、青蘭和德上高速,這些工程都從我這裏進過石料。現在的產量要跟過去比,百倍都不止!自從用了Cat挖掘機之後就沒再買過其他品牌。”談到這裏,侯文濤意氣風發,眉宇間透著篤定。
[詳情]過去的10個月中,何廣振辦成了幾件“大事”:去年7月,位於徐州市郊的采石場投產動工,今後可以為自己的攪拌站提供石料,幾年後平整出的土地將建設加氣磚生產廠房;他不僅購買了Cat 950 GC裝載機和Cat 986H裝載機;此外。
[詳情]卡特彼勒(廊坊)采礦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首套用於長壁開采作業的刮板輸送機(AFC)係統於近日出廠。而在此前,這家位於中國河北省的工廠生產製造刮板輸送機的中部槽。作為卡特彼勒乃至本地區的一家重要采礦設備製造廠,首套刮板輸送機係統的成功下線標誌著該廠發展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詳情]作為最初的創業者,時均成現在已經擁有3家公司,分別從事鐵路建設、采礦和港口物流行業。自1998年開始,學業有成的他便下海經商,從事鐵路建設。創業的初期,資金捉襟見肘,條件十分簡陋,時均成與他的創業夥伴們曆經艱苦,埋頭苦幹,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在安徽省周邊的多條鐵路線上。
[詳情]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丹江口,自2012年開始修建土武一級公路(土關埡鎮至武當山特區),建成通車後,將成為連接丹江口市、武當山特區和十堰城區的一條快速通道,從而促進整個庫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張賀已經在這裏工作了3年。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