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瞄準的就是傳統行業在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改造,是“新常態”下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必備要素、更是一次不可錯失的機遇。尤其是傳統工業,雖然具有規模化優勢,但同時也積累了轉動不靈、調整緩慢、效率低下的印象。工業企業如何跟上這一輪轉型升級、結構調整的調控布局?如何搭上“互聯網+”的轉型快車?如何走出符合產業、行業、企業特征要求的信息化之路?此行,筆者來到徐工,這個工程機械行業多年的龍頭老大,看看他們在新一輪調整中的準備和表現。
互聯網+產品+經營+客戶 徐工乘上信息化快車
“互聯網+”產品=一切盡在掌握
徐州,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全球混凝土機械製造前三強企業徐工施維英機械有限公司辦公樓內,一間100多平米的大廳,一個12.5平米大的顯示屏,16台電腦,16名員工在電腦旁接聽電話,回答電話另一端客戶提出的問題——看起來像是一個普通的企業的售後服務中心,沒什麽特別的。
但這個房間,其實是徐工混凝土機械版塊連接全國、甚至連接全球的中樞所在。打開主電腦的控製軟件,進入某個界麵,在我們眼前的大屏幕上就出現了中國地圖,地圖上就像網絡遊戲一樣,一台台小車在四處“遊走”。“這可不是在打遊戲,”工作人員笑著介紹:“這些‘小車’就是我們的徐工泵車。在地圖上顯示出來的路線,就是它現在正在行駛的軌跡。”工作人員選擇了其中某一台徐工泵車,在上麵點了兩下,一個信息界麵蹦了出來,顯示出這台泵車的行駛裏程數、泵送方量等泵送作業數據,甚至還有發動機轉速這樣的數據。“所有我們徐工售出的產品,包括泵車、攪拌車、攪拌站,都可以在這個界麵上看到它的工作狀態。一旦某台設備出現問題,係統就會馬上發出警示信號,我們會比客戶更早知道產品的運行故障,及時安排就近的服務人員前去服務。”
互聯網+產品+經營+客戶 徐工乘上信息化快車
據工作人員介紹,係統會自動匯總設備的點火、運行情況,一些數據會直接反映出設備所在地的基礎設施工程的開工情況,便於企業及時做出資源匹配的正確決策。
工作人員又切換到軟件的另一個界麵,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台台機加工設備的影像,綠燈、紅燈閃爍不停。“這是我們的‘數字工廠’,這些設備就是工廠裏的加工設備,這裏也可以直接顯示出設備的運行狀態。而且通過後台控製程序,所有設備的運行過程都能被記錄下來,如數控設備的工作時間、怠速時間、主軸負載等,便於實現設備的精益管理。”
“這個房間就像是我們這個企業的駕駛艙”,工作人員形象的比喻。“一台台電腦就像是駕駛艙中的儀表盤,可以實時了解內外部所有設備、產品的運行情況”。
這是第一張網,它的名字叫做物聯網。
“互聯網+”經營=精益管理
這張網還在繼續延伸。
河北邢台,一個混凝土產業鏈上的“巨無霸”——總投資達5億元的混凝土綠色循環發展樣板,正在悄悄崛起。這是麵對該地PM2.5連續兩年高居中國首位的尷尬局麵下,當地政府與混凝土企業達成共識做出的重大部署。在已建成的一期項目中,與上文所述“第一張網”類似的“駕駛艙”已經布局完成。據現場徐工方的信息化施工工程師介紹,這個“駕駛艙”的設計理念與徐工內部“駕駛艙”是一樣的,所不同的就是這個“駕駛艙”是服務於混凝土、灰磚、幹粉砂漿等建築材料的製造、運輸和銷售的全流程。“它是作為徐工施維英的一個產品,與攪拌站、攪拌車和泵車一起售出的”,工程師趙偉驕傲地介紹,“它就是我們成套化混凝土機械產品的一部分,是我們依據對混凝土企業運行特點的掌握,自行設計、研發的X-LINK信息化係統”。依托這個信息化產品,邢台中聯公司進行了內部經營流程的設計,沒上這套係統之前,預計管理人員及生產人員設置將達到100餘人的規模,最終通過“信息流”的梳理倒推“生產流”、“物流”等,實現了50人的精簡安排。這個信息化產品在做推介的時候,邢台中聯公司的副總經理,連續聽了4次。他說,“‘互聯網+’的理念,是在邊實施邊學習的過程中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是企業發展的未來。”
互聯網+產品+經營+客戶 徐工乘上信息化快車
天津會昌期,一個在做艱難轉型的工程機械經銷商,正在涉足“第三方物流”。這種新的業態,是社會分工進一步專業化集成的結果。過去混凝土企業都是產、銷、運一體化,隨著分工細化,一些有實力的企業開始專門從事運輸環節的“第三方物流”。上百台混凝土攪拌車等運輸設備的集中,在提高運輸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經營管理上的困難。攪拌站的產出計劃對接、運輸車輛調度、施工現場訂單的對接、交通狀況的實時了解……手工記錄是不可能了,電話布置運輸業務也跟不上了,怎麽辦?這時長期合作夥伴——徐工施維英所提供的信息化解決方案幫了大忙。“他們給提供X-LINK信息化方案,就是用互聯網的手段把所有的運輸車和前端攪拌站、以及後端施工現場,都連上了,利用他們介紹的‘雲計算’的技術,最終實現及時、準確下達運輸任務。現在,我們通過手機APP,就可以把一天工作全部安排停當了。”天津會昌期的一名管理人員介紹到。
徐州,日產萬噸水泥的誠意攪拌站,亦是如此。
……
每一個企業,再也不是激烈競爭中孤立的個體,通過“互聯網+”,他們連成了線、進而連成了麵。通過“互聯網+”的連接,終端企業可以及時得到設備製造廠商的支持,設備製造廠商也可以及時了解客戶運營狀況,及時儲備、調配相關資源。可以預想,每一個節點的精益管理和信息互聯互通的合作共贏,最終將打造“互聯網+”時代下的新的經營合作模式。
這是第二張網,它的名字叫“雲”。
“互聯網+”客戶=“化學”連接
這張網仍然在繼續延伸。
“過去的‘連接’,可以理解為‘物理’連接,將來的連接,將成為‘化學’連接。”徐工施維英信息化總工程師王誌強有著這樣的理念。“物理的連接,相對還是脆弱的,而化學的連接,將是富有黏性的。”怎麽理解這個“化學連接”呢?王誌強介紹到:“過去,是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從製造商單向流往客戶,這個過程中也有客戶需求的反饋,當然也有依據客戶反饋做出的產品或服務的改善,但如果沒有信息化、互聯網技術的支撐,整個流程的效率太低。現在市場和客戶對產品和服務的不斷迭代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依靠信息化、互聯網技術,將客戶的動態需求準確地對接到產品研發、生產的全過程。依托‘大數據’等技術,通過對過程巨量數據的收集、挖掘和分析,我們甚至能夠實現比客戶更早、更準確地把握趨勢,提前做出預判,精準地配置資源。”
這是第三張網,它的名字叫“大數據”。
據了解,“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互聯網技術,其實在很多行業都已經有大規模的成熟應用,如零售業、家電業的電商等,但在工程機械領域、施工行業等,還沒有被廣泛認知。筆者此行探訪徐工“互聯網+”,感受到這個老牌國企正在“互聯網+”時代迸發著新活力,他們在混凝土業界做出的“互聯網+”的實踐,已經成為該行業的典範之舉,這種有益的探索,或將極大提升行業效率從而進一步加大行業集中度;或將深度挖掘行業需求從而形成新的商業模式——無論往哪個方向發展,都勢必將對整個混凝土生態圈形成巨大衝擊。
這張網仍然在延伸。
我們拭目以待。(本文來自徐工)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近日,徐工9台挖掘機發往澳大利亞,四款機型均為出口專用機型,分別獲得了北美和GOST認證,充分滿足了澳大利亞高端客戶提出的63項精細化技術配置需求和外觀需求,實現了對關鍵客戶定製化解決方案的快速響應和保障能力。
[詳情]新疆地處亞歐大陸地理中心,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在大型露天煤礦開采中,新疆市場一直以來都被外資大噸位挖掘機品牌壟斷,70噸以上的國產挖掘機鮮少進入。在“三高一大”產品戰略指導下,徐工挖機在大噸位研發方麵不斷突破創新,成功掌握多項核心技術優勢,目前全國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
[詳情]近日,從江蘇省總工會傳來喜訊,徐工挖機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楊裕豐榮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該獎章是江蘇省總工會授予為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職工的榮譽稱號。
[詳情]“作為一名徐工人,我鄭重宣誓:我將視質量如生命,視品質如尊嚴,堅守質量信仰,踐行品質文化,對企業負責,使客戶滿意,讓追求卓越成為習慣,清醒自信,艱苦奮鬥,共鑄世界級品質,共創世界級企業!”5月20日,在徐工挖掘機械產業基地上空回蕩著嘹亮的宣誓聲。
[詳情]俄羅斯時間6月2日下午14:30,值第16屆俄羅斯國際建築機械及工程機械展覽會(CTT 2015)舉行之際,“新絲路,心服務——徐工一帶一路服務行”俄羅斯站啟動儀式在徐工集團F4/1展台隆重舉行。
[詳情]5月31日,從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的全國財務公司年會上傳來好消息,中國財務公司協會首次發布了《企業集團財務公司行業評級辦法(試行)》,並首次向社會公布財務公司行業評級結果。
[詳情]央廣網北京5月30日消息(記者楊明 楊守華)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我國工程機械企業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主動參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昨天(29日),國內最大批量的大噸位挖掘機從徐州發車出口到中東地區國家。
[詳情]5月31日中國駐巴西大使李金章、駐巴西使館武官許有明、公使銜經濟商務參讚夏曉玲等一行視察了徐工巴西製造基地。徐工機械副總裁、徐工巴西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岩鬆、徐工巴西製造總經理李前進、黨委副書記張麗娜等陪同參觀。
[詳情]新絲路,心服務。5月29日下午,徐工集團“一帶一路”全球服務行活動正式啟動,來自俄羅斯、波蘭等沿線20國駐華使節,走進企業共商戰略與商機。以此為契機,徐工為沿線國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也將提檔升級,促進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深度融合。 新機遇,新格局。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