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當地時間6月18日下午3點,北京時間晚上8點,中鐵二院與俄羅斯企業組成的聯合體,就中標的莫斯科-喀山高鐵項目的勘察設計部分與俄羅斯鐵路公司正式簽約。
該項目合同金額約24億人民幣,係中國高鐵走出國門的第一單,也是四川推進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的又一重要成就。
半個世紀前,蘇聯專家來到四川,一度幫助規劃頗有傳奇色彩的成昆鐵路,影響了中國普速鐵路的建設和發展。半個世紀後,角色悄然轉換,曾經的“徒弟”帶著成熟的高鐵技術回到俄羅斯,為“師傅”設計世界地麵第一速度的高速鐵路項目。
動態 海外高鐵第一單 時速最高達400公裏
此次中鐵二院和俄羅斯企業組成的聯合體,中標俄羅斯“莫斯科-喀山-葉卡捷琳堡”高鐵中莫斯科-喀山段建設項目的工程勘察、區域規劃、地界測定方案編製和設計文件編製。此前,中國鐵建和中國南車(已與中國北車合並為中國中車)組成的聯合體曾成功中標設計時速達300公裏的墨西哥高鐵項目,但項目最終被取消。這意味著,本次中標的俄羅斯高鐵項目成為真正意義上中國高鐵走出國門的第一單。
正在莫斯科簽約的中鐵二院總經理朱穎接受了記者的電話連線,他說:“這個項目對於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意義重大,中鐵二院僅僅是發揮了其在行業內領先的技術優勢、工程管理優勢,是整個高鐵產業整體進步給予了我們自信和力量。背後堅強的團隊才是製勝的根本,包括中央層麵、國家發展改委、外交部、商務部、中國鐵路總公司、國家鐵路局、國家開發銀行等。我們這個團隊,對俄羅斯項目提供了從投融資、勘察設計、施工建設到運營維護等一整套解決方案,目前看來,這是中國高鐵走出去一個比較有效的模式。”
背景 全長770公裏 當地鐵路“黃金走廊”一部分
根據目前披露的信息,該段高鐵線路西起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庫爾斯克亞車站,向東經莫斯科、莫斯科州、弗拉基米爾州、下諾夫哥羅德州、楚瓦什共和國、馬裏埃爾共和國,東至韃靼斯坦共和國首府喀山,線路長度770公裏,是連接俄羅斯幾大重點城市鐵路“黃金走廊”的重要一段。
根據目前公布的設計參數,該段鐵路預計建設工期為4年,運營時速最高將達到400公裏,是名副其實的高鐵“第一速度”。未來莫斯科至葉卡捷琳堡的旅行時間將從目前的25小時縮短至7小時左右。
俄中兩國鐵路將“結網” 打造亞歐快速客運通道
線路建成後,西端將與俄羅斯高鐵1號線(莫斯科-聖彼得堡)銜接,共同構成莫斯科輻射俄羅斯西部主要地區的快速客運通道。
此外,未來中國和俄羅斯在鐵路建設方麵的合作將愈發深入,根據中國國家發改委、俄羅斯聯邦交通運輸部、中國鐵路總公司、俄國家鐵路公司四方簽署的《高鐵合作諒解備忘錄》,莫斯科至喀山高速鐵路未來還將向東延伸至中國烏魯木齊、北京,形成俄羅斯莫斯科-中國北京的高速客運通道。
這意味著,高速鐵路未來將成為中俄兩國及亞歐快速客運交流的主通道。
技術 挑戰鐵路地麵第一速度 設計師:沒問題
雖然中國的高鐵技術目前在世界上已經處於領先地位,但400公裏/小時的設計速度卻是國內任何一條高鐵都沒有采用的高標準,對於能否成功挑戰這樣的鐵路地麵第一速度,中鐵二院負責俄羅斯高鐵項目的總體設計負責人蔣登偉顯得很有自信。
“國內的高鐵一般設計時速最高在350公裏左右,要想上升到400公裏,看似不多50公裏的提速其實意味著數量級的差異。”蔣登偉說,盡管如此,但不論是根據目前中國掌握的高鐵相關理論和技術,還是之前實際運營的經驗,設計400公裏時速的高鐵都“沒問題!”
“我們國內生產的CRH380型動車試驗運行速度已經達到了486公裏/小時,而且中車還專門設計製造了在高寒地區運營的高寒動車組,線路和車體都有保障。”蔣登偉說。
事實上,除了速度上的躍進,俄羅斯高鐵在設計上還有一個巨大的不同。“一般高鐵隻跑客運,但是俄羅斯這邊要求這條線路要設計成客貨共線,意思就是既要跑高速的客運列車,同時也要跑速度相對較低的貨運列車。”蔣登偉說,這樣前所未有的要求給設計者也帶來不小的挑戰。
采用諸多創新設計和技術 引入“互聯網+”智能監控係統
為了滿足速度的提升和運營模式的不同,目前的設計方案采用了諸多的創新設計和技術。
“雙軌的軌間距,無砟軌道的平順性,路基的沉降控製,橋梁的剛度和結構等等方麵都有一些調整和創新。”蔣登偉介紹,設計中還將全麵引入綠色環保油耗型的減振降噪係統和“互聯網+”軌道狀態智能監控係統等先進技術。
而俄羅斯的氣溫低,凍土情況比較嚴重,喀山地區最低氣溫可以達到零下50度,最高氣溫接近40度,設計時還要考慮到路基凍脹變形等因素,對此,中鐵二院的技術團隊也專門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案。
“中國鐵路運營裏程已經突破11.2萬公裏,其中高鐵運營裏程就超過1.6萬公裏,是世界第一。”蔣登偉說,中國的鐵路企業目前積累了豐富的設計、建造和運營經驗,能夠應對各種地質條件、氣候條件。另一方麵,中國的高速鐵路在施工、維護等方麵都有成熟技術,為修建高精度、耐嚴寒和長壽命的高鐵提供了全麵保障。
揭秘 “後進生”打敗“老朋友” 用細節征服俄羅斯專家
“其實在一開始,我們中國在這個項目上的競爭是有劣勢的,屬於後進生。”蔣登偉揭秘,因為種種原因,俄羅斯和德國在鐵路合作方麵一直比較密切,此次中方中標的項目,其實德國早已提前介入。
“我們得知這個機會後,立刻主動積極地去爭取。並用事實說話,從細節著手讓俄羅斯的鐵路專家們了解到了我們的實力。”蔣登偉說,此前中鐵二院的總經理朱穎和設計團隊多次造訪俄羅斯,和當地專家在學術上進行過數輪交流和交鋒。
令蔣登偉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他和俄羅斯一位首屈一指的鐵路專家交流時發現,俄方並沒有線路最大曲線半徑和最小曲線半徑的參數限製,在俄羅斯專家的眼中,這條鐵路應該“越直越好。”
“這方麵我們就很有經驗,線路設計如果太直,會對後期的運營和維護造成很大困難,另一方麵,如果太彎又會嚴重影響乘坐舒適度。我們就向他提出了這個問題。”蔣登偉說,對方一開始顯得很驚訝,似乎並不認為這是個什麽大問題,但經過後續的研究交流,這位俄羅斯專家最終認可了中方的觀點。
“徒弟”逆襲“師傅” 改變當地行業標準
事實上,從前蘇聯到俄羅斯,俄方此前一直是鐵路強國。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鐵路起步和發展也離不開前蘇聯的支持,不少專家在上個世紀赴華參與國內鐵路修建。
“當時還有蘇聯專家在中鐵二院這邊工作,參與成昆線的設計修建。”蔣登偉說,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雖然俄方在高鐵發展方麵相對滯後,如何讓俄羅斯政府和相關單位信任中國的高鐵技術,其實也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我們的每一項提議都有和技術參數都有實踐基礎作為後盾。”蔣偉登說,光是資料準備都是數以箱計。
“有一件事讓我們頗為自豪,因為我們的一些建設性的提議,俄方甚至考慮對他們具有法律效應的《特殊技術條款》的內容進行修改。”蔣登偉說。
專家 向世界秀出中國高鐵的“金剛鑽”
針對此次中國中標俄羅斯高鐵項目,西南交通大學中國高鐵國際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博士生導師周國華教授認為,這次簽約具有標杆作用,意義非常重大。
周國華說,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推進高鐵走出國門,這不僅是“一帶一路”戰略推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實力的展現。此次中標可以打消此前一些國家對中國高鐵技術存有的疑慮,助力國家戰略的實施。
“中標的這一段高鐵地處俄羅斯北部,屬於高寒地帶,地質和氣候結構非常複雜,而且又是客貨共線,最高時速400公裏的首條高鐵線路,我們四川的企業能成功競標,證明了我們四川和中國的鐵路技術實力!是向世界秀出了我們高鐵的金剛鑽。”周國華說。
另一方麵,周國華說,之前雖然國內已經參與了諸多國外鐵路的建設,但大多是停留在具體施工建設方麵,這一次標得了設計資格,意味著中國標準,特別是在高鐵領域已逐步為世界所認可,這對國家推動“中國標準、中國製造、中國裝備”走出國門很有幫助。
俄羅斯高鐵大事記:
2013年4月,俄羅斯鐵路公司致函中國中鐵,希望就雙方合作進行全麵討論。中鐵二院為通過對俄羅斯鐵路公司所提出的交流議題進行分析,了解了俄羅斯鐵路公司的合作需求,隨即啟動了參與俄羅斯高鐵設計和建設的準備工作。
2014年6月,中鐵二院與俄羅斯國家鐵路設計院就共同推進俄羅斯高鐵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商定在俄羅斯高速鐵路的方案研究、技術標準、融資模式等多個方麵展開深度合作。
2014年10月,在中俄總理第十九次定期會晤期間,兩國決定合作構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歐亞高速運輸走廊,優先實施莫斯科至喀山高鐵項目。
2015年3月,俄羅斯鐵路公司宣布將於4月對莫斯科-喀山高鐵設計工作進行公開招標。
2015年年莫斯科當地時間5月8日下午,俄羅斯聯邦運輸部、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共同簽署了“關於北京至莫斯科亞歐高速運輸走廊優先項目—莫斯科至喀山高鐵合作方式和投融資模式的諒解備忘錄”。雙方同意就上述高鐵項目開展全方位合作。
2015年5月12日,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其旗下中鐵二院與俄羅斯企業組成的聯合體中標俄羅斯莫斯科-喀山高鐵項目的勘察設計部分。
2015年6月18日,中鐵二院與俄羅斯企業組成聯合體中標的莫斯科-喀山高鐵項目的勘察設計部分與俄羅斯鐵路公司已經正式簽約。(本文來自華西都市報)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17日至19日,新建吉安至泉州鐵路(以下簡稱“吉永泉鐵路”)可行性研究評審會在泉州市召開。這是項目自去年上半年啟動前期工作以來的重大節點——如果評審通過,標誌著該項目科學可行,也意味著吉永泉鐵路即將進入實質性的工程進展階段。
[詳情]國家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巡視員李國勇透露,發改委已經完成了城鎮軌道交通工程包,進一步增強城市軌道交通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未來三年新開工項目裏程達3000多公裏。 自2013年5月,國家發改委將城市軌道交通審批權下放給省級政府後,各地進入了一個地鐵項目批複的高峰期。
[詳情]作為中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交通問題是長期製約貴州省發展的最大瓶頸,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這種情況即將得到徹底改善。到2020年前貴州鐵路建設總投資將達4000億元,其中“十二五”期間投資3000億元左右,貴州新增鐵路3000公裏。
[詳情]據山東省財政廳16日介紹,今年山東省已累計下達財政資金28.39億元,著力緩解全省鐵路項目資金缺口壓力,全力保障山東省鐵路項目順利實施。 據了解,今年山東省“四縱四橫”規劃鐵路項目建設進入加快推進關鍵時期,京滬高鐵(山東段)。
[詳情]國家發改委6月10日發布7項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項目批複,總投資額超過1200億元。新建合浦至湛江鐵路項目名列其中,總投資138億元。記者6月11日從北海市鐵路建設辦公室獲悉,目前項目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今年可動工建設。
[詳情]記者近日從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獲悉,北京至唐山城際鐵路將在年內開工,而北京至天津的第二條城際鐵路——京濱城際也力爭年內開工。 據了解,京濱城際高鐵,是從北京先到河北香河,再到天津寶坻,最後往南到濱海。其中北京到河北香河段、天津寶坻段,也會成為京唐城際鐵路的一部分。
[詳情]到2020年,以北京為中心的50公裏到70公裏半徑範圍內的“1小時軌道交通圈”將初見端倪。最近,首條區域內快線確定為平穀線。所謂區域快線,概念來源於市郊鐵路。
[詳情]根據江西省發改委消息,日前,國家鐵路局完成了“十三五”鐵路網規劃初步方案,方案中江西省有17個項目被納入。其中,涉及九江市的除此前關注過的武九客專、九景衢鐵路、合安九客專外,還有南昌至修水城際鐵路作為新增項目納入規劃,這意味著修水人民未來或將可通過城際鐵路出行。
[詳情]6號線北起郫縣望叢祠站 南至天府新區觀東路站 12日,成都地鐵官網公布了地鐵6號線一、二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信息公告。根據公告,成都地鐵6號線全長47.4公裏,沿線共設車站38座,分為一二兩期建設。預計該線路明年開工,2020年底有望建成通車。
[詳情]鄭州地鐵3號線線路圖 6月10日,記者從鄭州市建委獲悉,鄭州地鐵3號線一期土建工程招標將於8月進行,預計12月28日開工建設,計劃工期36個月。 一期預計今年底開工 2018年年底竣工 鄭州地鐵3號線是中心城區一條由西北至東南的軌道交通骨幹線路。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