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首頁 行業資訊 產品縱覽 機友會 招標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話題 熱點專題 高端訪談 基建投資

聚焦一帶一路 探究工程機械出海之路

2015-06-29 11:55:57
中國路麵機械網-工程機械新聞中心
字體大小:

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瞬息萬變,受國際經濟格局影響,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而工程機械作為中國基礎行業,首經濟低迷影響,已持續低迷四年已久。產能過剩、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持續存在。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如一劑良藥,注入萎靡已久的工程機械行業。

在國內以及沿線國家的工程建設中,工程機械作為必需品,在公路、鐵路、機場等基礎建設的過程中,成為必不可少的機械,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等需求量最大的機械產品,將成為基礎建設的直接受益者。工程機械行業開始搭乘一帶一路的東風,乘勢出海。那麽,在工程機械出海之路上,都有哪些困難和挑戰呢?

技術創新 擁有核心競爭力

2015年6月18日,柳工(000528,股吧)全球研發中心正式落成暨國家土方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掛牌儀式在廣西柳工隆重舉行。它的落成不僅增強了柳工的研發實力,同時也將成為柳工研發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裏程碑。柳工董事長曾光安表示,柳工在研發中心的建設和投入上,沒有有任何放緩和猶豫。因為柳工知道,研發中心的建立不僅事關未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更關係到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士氣。

柳工的舉措,是整個工程機械的縮影。隨著科技進步,行業技術的不斷創新,工程機械在產品研發和製造方麵都有著巨大進步,從依靠技術進口、吸收到擁有完全自主技術創新,中國製造業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數據顯示,中國工程機械在境外主要市場上的份額在持續上升,如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工程機械占比從2012年的10.08%增長到12.02%、亞洲市場從43%增長到47%、非洲市場從12%增長到15%。

研究表明,像中聯、三一、徐工柳工等工程機械領軍者,在技術研發方麵始終保持著與時俱進的態度的企業,有著良好的出口表現。這也從側麵說明,產能過剩是相對的,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技術產品,產能不會過剩。

現階段,"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工程機械產業開拓國際市場打開了良好機遇。工程機械企業唯有積極維護好海外經銷網絡,鞏固拓展在海外市場的成果,同時加強技術革新和產品升級,才有可能爭取搭載上“一帶一路”建設的順風車,從而贏得轉機。

出海 政府政策多多支持

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目前還缺乏有效、規範的製度約束。有些企業熱衷於價格競爭,相互殺價,比較混亂。有些企業以次充好,影響中國品牌的形象……這些都需要政府和行業協會來協調,製定相應的規章製度,對國內出口企業的產品價格進行監控和調節,杜絕相互壓價、擾亂市場秩序的現象,切實提升整個中國工程裝備行業的國際影響力。

有業內人士表示,工程機械行業進一步“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還需要政府從政策、金融等多方麵給予扶持。

一是地方政府要給予重視。幫忙宣傳推廣工程機械產品,像宣傳高鐵一樣,助力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二是金融業要支持工程機械行業“走出去”。進一步發揮商業銀行、中信保等的作用,加強對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降低融資成本,推出更多更靈活的融資政策,降低融資風險,方便企業在境外更高效地獲得資金和承兌擔保支持,使用戶融資購買國產的機器更為便捷。

三是在稅利債費等方麵助力行業化解產能過剩。進行產能境外轉移給予運輸、海關、商檢、稅收等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

四是大的央企、施工單位和其他中國企業在海外施工時,盡量使用“中國製造”工程機械產品,要把中國的設備帶到國外去,進一步加大對工程機械行業的支持力度。

另外,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有關人士也針對工程機械行業“走出去”提出幾點建議,包括:對“走出去”優秀企業給予重點支持;加大國際化人才培訓和行業重點國際展會的補貼支持;在重點出口地區由國家或協會牽頭,建立工程機械產業園、專業品牌出口聯盟等;支持和幫助行業組織加強出口產品標準和認證工作,加快認證國際合作,爭取更多的國際話語權。(本文來自鋼之家)

下載機友會App二維碼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路麵機械網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5/201506/2015062911555709.shtml

新聞投稿:news@lmjx.net

相關報道

“世界工廠”漸遠 “中國製造2025”謀突圍

編者按: 伴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中國製造”席卷世界。然而近30年快速擴張的方式已難持續,一方麵,由於國際經濟不景氣,國際市場對中國製造產品的需求大大萎縮;另一方麵,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受到了環境、資源等約束。

[詳情]

國內鋼鐵產能嚴重過剩 眾多鋼企海外建廠

過去,中國鋼廠們喜歡到海外買礦山,現在,考慮到國內鋼鐵產能已嚴重過剩,越來越多的中國鋼廠開始跑到海外建鋼廠。 中國鞍鋼計劃在印尼修建鋼鐵廠。消息援引該國工業部局長ImamHaryono的說法稱,鞍山鋼鐵集團將在印尼中蘇拉威西省莫羅瓦利(Morowwali)建立年產能達500萬噸的鋼廠。

[詳情]

解讀《中國製造2025》:聚焦農業機械裝備領域

農業機械裝備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實現資源有效利用、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不可或缺工具,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增產增效、改變農民增收方式和推動農村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詳情]

商務部:56家裝備製造企業進入500強 已簽13自貿協定

6月16日,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支陸遜在接受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時指出,當前,中國外貿發展麵臨外部環境疲軟、傳統優勢削弱等不利局麵,但外貿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在政策、工業體係和企業上都存在自己的優勢。

[詳情]

《中國製造2025》解讀: 製造強國生命線 質量當為先

備受矚目的《中國製造2025》規劃明確提出:必須把質量作為建設製造強國的生命線,全麵夯實產品質量基礎,不斷提升企業品牌價值和“中國製造”整體形象,走以質取勝的發展道路。

[詳情]

5月官方PMI為50.2 統計局稱製造業仍麵臨較大壓力

5月官方PMI為50.2 統計局稱製造業仍麵臨較大壓力

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5月官方製造業PMI 50.2,預期50.3,前值50.1;5月官方非製造業PMI 53.2,前值53.4。國家統計局認為,我國製造業仍然麵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彭博社報道稱,中國製造業顯現了企穩跡象,政府采取的寬鬆政策為經濟提供了緩衝。

[詳情]

5月匯豐中國製造業PMI創13個月來新低

5月匯豐中國製造業PMI初值49.1,預期49.3,4月終值為48.9。為13個月來新低。 上月數據顯示,內需疲弱致使中國製造業環境進一步惡化,穩增長政策亟需加碼。4月匯豐中國製造業PMI終值僅48.9,創一年新低,全麵低於預期、初值和前值。

[詳情]

匯豐中國4月製造業PMI為48.9 降至一年新低

據道瓊斯消息,匯豐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 簡稱:匯豐控股)周一公布,匯豐中國4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降至48.9,是2014年4月以來的最低值。此前4月23日發布的預覽指數為49.2,3月終值為49.6。

[詳情]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獲批 將疏散首都經濟功能

據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審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稱《綱要》)以及《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詳情]

機器人時代降臨 東莞首座無人工廠開建

近期,廣東東莞第一家民營“無人工廠”開始投入建設,這標誌著當地“機器換人”戰略進入新階段。記者了解到,當前東莞的用工缺口已達到10萬人以上,“無人工廠”的開建或將緩解用工荒的現象,同時還將對我國機器人產業產生積極影響。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