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聯重科農機板塊的目標是銷售突破50億,將在2014年30億收入基數上增長近70%。長期的目標是把農機板塊做成一個全國成套農機提供商,力爭做到全國第一,全球進入前五強。”
中聯重科農機集團副總裁李江濤近日清晰地向中國證券網記者勾勒了中聯重科的農機發展藍圖。
數據顯示,我國農機產業總體規模約為3800億元,中低端農機約占3500億元。市場急需的高端、高附加值農機裝備則被歐洲、日本等國外企業所壟斷。盡管這些國外高端農機產品所占數量不大但利潤很高。而我國雖然中低端農機的水平在國內有一定的規模,但缺乏高端產業。當前我國農機製造業總體在國際上仍然處於劣勢地位,這主要體現在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技術普遍落後、質量水平不高、產品趨於低端、產業結構不合理等方麵。“所以中聯重科在農機上麵要做的文章是不斷向中高端邁進”。
《中國製造2025》針對農機裝備明確指出,未來將重點發展糧、棉、油、糖等大宗糧食和戰略性經濟作物育、耕、種、管、收、運、貯等主要生產過程使用的先進農機裝備,加快發展大型拖拉機及其複式作業機具、大型高效聯合收割機等高端農業裝備及關鍵核心零部件。“公司通過全球層麵的調研與論證,構築了在農機裝備領域的戰略布局。包括以追求質量領先、打造全球中高端農業裝備品牌為目標,積極進行全球技術、人才和渠道等各類要素資源的整合,並通過大力進行業務結構調整、管理改善和創新升級,形成了與《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基本方針高度吻合的發展思路。”
值得關注的是,創新與變革是中聯重科農業機械技術研發的核心理念。一方麵,中聯重科現擁有現代農業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北美研發中心、農業機械各研發中心組成的研發體係。另一方麵,中聯重科不斷積極推進全球資源配置,通過資本運作並與國際知名農機裝備零部件企業合作,提升公司農業機械的技術水平。公司將首先提高自身創新能力,打破國外高端技術的壟斷,從國家戰略出發再滲透進國外市場,自身站穩腳跟的同時,輸出中國式的產業優勢,是中聯重科的農機版塊目標,同時也是對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響應。
據悉,在海外業務發展中,目前,農機板塊已在東南亞、歐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建立了營銷網絡,基本覆蓋了“一帶一路”涉及的國家。目前中聯重科已推出多款適宜於各地區的產品,並實現農機農藝有效融合。目前已形成10大類產品、40多個產品係列,1200多種產品資源的產品組合競爭優勢。(本文來自中國證券網)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近日,中聯重科轉戰農業機械的決心堅不可摧,其農業機械也頻頻亮相公眾視野,作為行業龍頭,中聯重科一直應用先進的科技打造高效率的產品,其PL25水稻收割機更是憑借其先進的科技做到了雖然輕巧靈活,但強度非凡。
[詳情]北極星節能環保網訊:記者從“徐州市餐廚廢棄物處置PPP項目中標公告”中獲悉,由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和徐州鼎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中標江蘇省徐州市餐廚廢棄物PPP項目。 徐州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PPP項目選址擬定於徐州市銅山區大彭鎮,占地麵積約45畝。
[詳情]當前正值高溫季節,也是安全事故的易發、多發時期,為確保安全生產的持續、穩步進行,近期,特種車公司內飾直屬分部在立足自身生產的同時,將安全生產提升至首位,通過“望、聞、問、切”的“四診法”把脈安全,切實把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
[詳情]三夏大農忙剛剛結束,安徽地區的一些農戶早早的便開始了選購玉米機,為三秋做準備。 6月26日,200餘名種糧大戶、農機手從安徽各地趕到渦陽縣,專程參加由中聯重科在此地舉辦的穀王玉米機高端產品品鑒會,與穀王新型玉米機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詳情]中聯重科迅速切入農業機械市場,目標是成為中國第一、全球前五的農機製造商。 “中聯重科要做全國最大的農機製造商,中國最大的環境裝備製造商,最強的環境產業投資商,還將尋求新的產業機會。”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稱。
[詳情]“我們將整理新媒體實施資源,構架新媒體運行平台,摸索新媒體傳播模式,組建新媒體人才隊伍,形成合力、精益創新,打造行業新媒體品牌新標杆”,中聯重科主管領導孫昌軍在首屆新媒體研討會總結講話上表示。
[詳情]日前,農業部全國油菜生產機械化現場演示會在瀏陽市古港鎮梅田村舉行。 中聯重科攜穀王油菜收割機、烘幹機,耕王拖拉機等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產品現場演示了油菜收割、烘幹、機耕開溝等環節。 一茬茬成熟的油菜被穀王PL40收割機割倒並送入機器,隨即油菜籽脫粒分離出來,秸稈粉碎後返還到田間。
[詳情]農機裝備製造業近些年成為企業改革大熱題材。目前,我國農機產業總體規模約為3800億元,其中中低端農機大概占3500億元左右。市場急需的高端、高附加值農機裝備被歐洲、日本等國外企業所壟斷。這些國外高端農機產品雖然所占數量不大,但利潤很高。這也是觸動中聯重科深挖行業、重點打造農機版塊的原因之一。
[詳情]提到建築工地上的挖掘機、起重機和混凝土機,人們的直接反應是“挖掘技術哪家強,找藍翔”等坊間調侃。但你有所不知,互聯網時代,這些冷冰冰的重型機械,正在向充滿人情味的“鋼鐵俠”蛻變。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