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首頁 行業資訊 產品縱覽 機友會 招標信息 工程信息 每周話題 熱點專題 高端訪談 基建投資

虧損額翻番 鋼鐵業轉型升級“等不得”

2015-08-05 10:24:52
中國路麵機械網-工程機械新聞中心
字體大小:

今年以來鋼材價格指數連創新低,接連跌破80點、70點,目前正向60點靠近;同時上半年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虧損185.5億元,同比增長98.5%。長期低價格、低效益運行對鋼鐵行業轉型升級造成了極大傷害。

“鋼鐵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來、熬不起,要主動調、主動轉,早調早轉早受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繼民表示,鋼鐵企業不要過多糾結於短期困難與得失,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棒接一棒地持續推進,直到實現轉型升級戰略目標。

據透露,為提高鋼鐵製造智能化水平,中鋼協近期成立了兩化融合領導小組,目前正在製定鋼鐵行業兩化融合總體規劃方案,後期還將開展優秀企業調研,推廣兩化融合示範工廠。

鋼產量20年首降

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粗鋼產量4.1億噸,同比下降1.3%,去年同期為同比增長3%。全國粗鋼產量近20年來首次下降,2014年很有可能是我國粗鋼產量進入峰值區的標誌。按照發達國家粗鋼產量變化趨勢推測,我國粗鋼產量達到峰值以後,將在峰值附近波動一定時期以後呈現下降趨勢。

與此同時,鋼材消費進入峰值區。從曆史數據看,2014年是粗鋼產量峰值年,2013年是粗鋼表觀消費峰值年。2013年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7.1%,2014年同比下降3.29%,201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4.71%。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進入峰值區的特征明顯,市場需求大幅增長已經成為曆史,今後若幹年粗鋼表觀消費量將在一定區間內波動,略微增長或有所下降均屬正常。

在朱繼民看來,現在鋼鐵企業要渡過難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控產量,認真遵守“不給錢不發貨,沒有合同不生產,低於成本不生產”的行業自律要求。

“控產量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實現有效益的生產,不要再搞‘失血性’生產。”朱繼民坦言,隻有通過行業、企業自律把控產量工作做好,穩市場、增效益的目標才能實現。據透露,針對市場秩序有待規範,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待完善等方麵的問題,中鋼協將積極呼籲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打擊製假售假、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維護守法企業利益。

鋼價與礦價背離

自2014年以來,國內市場鋼材價格一路下跌。2014年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從年初的99.14點下跌至年底的83.09點,降幅16.2%。進入2015年,下跌趨勢不但沒有減緩,反而更加劇烈,鋼材綜合價格指數從去年底的83.09點跌到6月末的66.69點,降幅19.7%。今年以來,鋼材價格指數降幅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降幅,目前已經跌破63點。

相比之下,鐵礦石價格與鋼材價格出現背離。4月份以後,鐵礦石價格向上反彈,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已經由4月10日的每噸46.84美元上漲到6月末的每噸59.19美元,漲幅高達26.4%,而同期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下跌10.2%,礦價與鋼價趨勢背離。7月份以來鐵礦石價格快速下跌,近期回升至50美元/噸左右。

中鋼協對部分會員企業鐵礦石庫存與礦價的相關性分析發現,鋼價與礦價兩者存在較高的正相關性,即礦價下跌,企業庫存下降,礦價上漲,企業庫存上漲,反映了買漲不買跌的采購心理,而鋼鐵企業的集中補庫、集中采購也對礦價上漲起到了助推作用。近期鐵礦石價格出現了一波下跌行情,但是仍然不能抵消鋼材價格下跌的影響。

貧富分化加劇

持續寒冬的煎熬,使得鋼鐵企業之間的“貧富分化”越來越明顯。據統計,上半年國內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5萬億元,同比下降17.9%;實現利稅390.5億元,同比下降14.1%;實現利潤總額16.4億元,而主營業務虧損216.8億元,增虧167.68億元;虧損企業43戶,占統計會員企業戶數的42.6%,虧損企業產量占會員企業鋼產量的36.8%;虧損企業虧損額185.5億元,同比增長98.5%。

尤其是,鋼鐵企業之間已出現明顯分化。上半年,盈利前10名企業合計盈利165.9億元,同比增長113.1%;虧損前10名企業合計虧損139.7億元,同比增長152.3%。

縱觀盈利企業的特點,一是生鐵製造成本較低,並且效益越好的企業降本增效力度越大,僅煉鋼生鐵製造成本一項,企業間的差距每噸就高達500~900元;二是勞動生產率高,效益較好的企業年人均產鋼普遍在800噸以上,部分企業年人均產鋼量在1000噸左右。 

“如果說煉鋼生鐵製造成本高低受區域影響較大,沿海沿江企業相對於內陸企業存在一定的地利條件,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則體現了企業的生產效率,體現了現代化管理水平的差距,值得企業研究。”朱繼民說。

值得一提的是,受銀行嚴控鋼鐵企業的貸款規模影響,許多鋼鐵企業依然麵臨不予增量、續貸困難、漲息和抽貸等問題。2014年,大中型鋼鐵企業銀行借款同比下降1.43%,而非銀借款同比增長9.2%,鋼鐵企業從傳統銀行融資渠道獲取資金正在減少,而從非銀渠道借款額大幅增長。上半年,企業銀行借款同比下降6.43%,其中短期借款同比下降9%,而利息支出僅下降1.04%,企業融資貴的問題仍然突出。

綠色轉型在即

鋼鐵行業的“寒冬”仍在繼續,並且短期內不會出現回暖跡象。據預測,考慮到國內鋼材消費不會發生明顯變化,產能過剩條件下的低價格競爭仍將持續,下半年鋼鐵行業整體效益低下的格局不會改變。

朱繼民表示,鋼鐵行業要適應經濟增長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就要積極主動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並且認識到結構調整必將伴隨著痛苦的探索和掙紮過程,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一方麵,要把防風險、控產量、穩市場、增效益作為全行業的首要任務。當前全行業處於盈虧邊緣,主營業務虧損嚴重,企業經濟效益分化明顯,部分企業經營風險加大,特別是資金風險更加突出,多數企業還麵臨著銀行壓貸、抽貸、限貸等困難,資金鏈異常緊張,而防風險首要的就是保證資金鏈不斷裂。

另一方麵,要按照《中國製造2025》、《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的要求,加快行業轉型升級步伐,形成一批具有一流產品、一流技術、一流環境和一流管理的世界一流企業。

此外,還要不斷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實現與城市共融發展。盡管現階段鋼鐵工業節能環保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建設綠色鋼鐵也取得明顯成效,但鋼鐵企業仍要繃緊環保這根弦,不能存在任何僥幸心理,抓緊落實環保責任,完善環保設施,嚴格做到達標排放,推動鋼鐵行業低碳發展、綠色發展。

朱繼民坦言,“十三五”期間,鋼鐵行業升級發展的著力點應該包括化解過剩產能、開展大型結構性重組、加大創新力度、堅持綠色發展以及加快“走出去”等諸多方麵。(本文來自中國工業報)

下載機友會App二維碼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路麵機械網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5/201508/2015080510245232.shtml

新聞投稿:news@lmjx.net

相關報道

油價年內首次四連跌漸成定局 汽油將再回5元

國際油價跌勢不止,讓國內油價年內首次“四連跌”也漸成定局。從多家社會監測機構了解到,新一輪油價調整窗口將於明日(8月4日)開啟,下調幅度或在190元到200元/噸,屆時大部分實施Ⅳ汽油標準的地區,93#汽油將再回到5元/升。

[詳情]

上半年我國企業“一帶一路”投資70.5億美元 同比增22.2%

我國企業“走出去”的環境更為寬鬆,投資權益保護機製日益健全,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順利推進,投資的國別地區更加均衡。從企業走出去的成績和態勢看,全年對外直接投資增長10%的目標有望超額完成。

[詳情]

中鋼協:後期鋼材價格將呈波動趨穩走勢

6月份,國內市場鋼材需求不旺,鋼鐵產量有所上升,鋼材淨出口量有所減少,市場供大於求矛盾未有改觀,鋼材價格繼續下行走勢。後期受需求形勢好轉及鐵礦石價格止跌反彈影響,鋼材價格將呈波動趨穩走勢。

[詳情]

“互聯網+”和“中國製造2025”到底講什麽?

“互聯網+”和“中國製造2025”到底講什麽?

近期,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鵬在《工業互聯網中國峰會》上就“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兩個重要戰略文件,解讀了他們的內涵、範圍和重點。

[詳情]

中國6月匯豐製造業PMI終值49.4 不及預期

中國6月匯豐製造業PMI終值49.4 不及預期

中國6月匯豐製造業PMI終值為49.4,低於預期49.6,高於5月終值49.2。 上個月公布的PMI初值為49.6,創三個月新高,並且好於預期,但該數據已經連續四個月低於50的榮枯線。

[詳情]

聚焦一帶一路 探究工程機械出海之路

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瞬息萬變,受國際經濟格局影響,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而工程機械作為中國基礎行業,首經濟低迷影響,已持續低迷四年已久。產能過剩、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持續存在。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如一劑良藥,注入萎靡已久的工程機械行業。

[詳情]

“世界工廠”漸遠 “中國製造2025”謀突圍

編者按: 伴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中國製造”席卷世界。然而近30年快速擴張的方式已難持續,一方麵,由於國際經濟不景氣,國際市場對中國製造產品的需求大大萎縮;另一方麵,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受到了環境、資源等約束。

[詳情]

國內鋼鐵產能嚴重過剩 眾多鋼企海外建廠

過去,中國鋼廠們喜歡到海外買礦山,現在,考慮到國內鋼鐵產能已嚴重過剩,越來越多的中國鋼廠開始跑到海外建鋼廠。 中國鞍鋼計劃在印尼修建鋼鐵廠。消息援引該國工業部局長ImamHaryono的說法稱,鞍山鋼鐵集團將在印尼中蘇拉威西省莫羅瓦利(Morowwali)建立年產能達500萬噸的鋼廠。

[詳情]

解讀《中國製造2025》:聚焦農業機械裝備領域

農業機械裝備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實現資源有效利用、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不可或缺工具,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增產增效、改變農民增收方式和推動農村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詳情]

商務部:56家裝備製造企業進入500強 已簽13自貿協定

6月16日,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副司長支陸遜在接受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時指出,當前,中國外貿發展麵臨外部環境疲軟、傳統優勢削弱等不利局麵,但外貿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在政策、工業體係和企業上都存在自己的優勢。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