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務部:貨幣貶值對出口的拉動效應或會分攤弱化》
針對近日人民幣貶值對外貿可能產生的影響,中國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16日晚間分析稱,貨幣貶值對出口的拉動效應會被分攤、弱化。
8月11日,中國央行發布了關於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的聲明,人民幣兌美元4天累計貶值約4.6%。這是對一段時間以來中間價與市場匯率偏差的校正,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將使人民幣匯率未來可以按照更加市場化的規律運行。
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就此發表談話指出,2005年7月啟動匯率形成機製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特別是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上升9.5%,同期歐元、日元、澳元、巴西雷亞爾和盧布分別下降10.8%、9.3%、5.3%、8.3%和17.7%,人民幣相對於英鎊、韓元、南非蘭特和印度盧比也分別升值,在全球主要貨幣中僅對美元略有貶值。
該負責人稱,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對外貿出口造成了一定壓力,據對6000家企業問卷調查反映,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國內生產要素成本持續上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較長時間升值、產業和訂單轉移以及融資難、融資貴是製約和影響當前出口的重要因素。
該負責人指出,今年以來,中國外貿形勢更加複雜嚴峻,下行壓力加大。上半年,中國外貿出口增長0.9%,好於全球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7月雖出現出口較大幅度下降,但剔除去年同期異常增長墊高基數的因素,仍處於正常波動範圍。總體上看,中國出口結構調整趨勢向好的勢頭沒有改變,目前中國國際市場份額穩中有升的態勢沒有改變,當前中國外貿發展的基本麵沒有根本改變。
該負責人表示,此次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的完善,對不同企業影響是不同的。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將相對從中受益,以進口為主的企業相應地提高了換匯成本,一些重資產、美元負債高的企業也將受到一定影響。
該負責人特別強調,在全球價值鏈背景下,由於跨區域上下遊分工和產業內貿易的普遍存在,某一個經濟體的幣值變動及其對進出口影響,都將快速正向傳導至其他鏈內經濟體,貨幣貶值對出口的拉動效應會被分攤、弱化。從近期一些主要經濟體貨幣貶值情況看,其對出口的拉動效應遠小於貶值幅度。中國作為出口、進口大國,且加工貿易占相當比重,此次人民幣匯率正常調整,對外貿的影響不宜過分解讀。(來自中新網)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從基建投資到新興產業、高端製造業,三批次重大工程包的變遷折射出,國家發改委穩增長手法正由守轉攻,在基建托底的基礎上,全力為經濟積蓄後勁培養新動力。 8月4日,發改委發布《關於實施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重大工程包聚集在軌道交通裝備。
[詳情]為加快國有墾區危房改造,改善墾區職工居住條件,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下達海南省2015年墾區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1.5132億元,主要用於改造危房14835戶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詳情]今年以來鋼材價格指數連創新低,接連跌破80點、70點,目前正向60點靠近;同時上半年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虧損185.5億元,同比增長98.5%。長期低價格、低效益運行對鋼鐵行業轉型升級造成了極大傷害。
[詳情]國際油價跌勢不止,讓國內油價年內首次“四連跌”也漸成定局。從多家社會監測機構了解到,新一輪油價調整窗口將於明日(8月4日)開啟,下調幅度或在190元到200元/噸,屆時大部分實施Ⅳ汽油標準的地區,93#汽油將再回到5元/升。
[詳情]我國企業“走出去”的環境更為寬鬆,投資權益保護機製日益健全,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順利推進,投資的國別地區更加均衡。從企業走出去的成績和態勢看,全年對外直接投資增長10%的目標有望超額完成。
[詳情]6月份,國內市場鋼材需求不旺,鋼鐵產量有所上升,鋼材淨出口量有所減少,市場供大於求矛盾未有改觀,鋼材價格繼續下行走勢。後期受需求形勢好轉及鐵礦石價格止跌反彈影響,鋼材價格將呈波動趨穩走勢。
[詳情]近期,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鵬在《工業互聯網中國峰會》上就“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兩個重要戰略文件,解讀了他們的內涵、範圍和重點。
[詳情]中國6月匯豐製造業PMI終值為49.4,低於預期49.6,高於5月終值49.2。 上個月公布的PMI初值為49.6,創三個月新高,並且好於預期,但該數據已經連續四個月低於50的榮枯線。
[詳情]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瞬息萬變,受國際經濟格局影響,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而工程機械作為中國基礎行業,首經濟低迷影響,已持續低迷四年已久。產能過剩、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持續存在。在這種市場環境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如一劑良藥,注入萎靡已久的工程機械行業。
[詳情]編者按: 伴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中國製造”席卷世界。然而近30年快速擴張的方式已難持續,一方麵,由於國際經濟不景氣,國際市場對中國製造產品的需求大大萎縮;另一方麵,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受到了環境、資源等約束。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