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中葉開啟工業文明以來,世界強國的興衰史和中華民族的奮鬥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製造業,就沒有國家和名族的強盛!《中國製造2025》提出,力爭用10年時間,邁入製造強國行列,這份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的行動綱領其中,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
從製造到“智”造,
所思、所想、所動、所惑在哪裏?
前瞻智能製造,
會給我們帶來什麽樣的變化?
長沙產業園18號廠房是三一重工“智”造示範實施基地,這間總麵積約十萬平方米的車間,成為了行業內亞洲最大最先進的智能化製造車間。在這裏,廠房更像是一個大型計算係統加上傳統的操作工具、大型生產設備的智慧體。
一、18號廠房的“智慧”運轉
18號廠房是三一重工總裝車間,有混凝土機械、路麵機械、港口機械等多條裝配線,是工程機械領域內頗負盛名的智能工廠。
在18號廠房,廠區旁邊有兩塊電視屏幕,它們是一線工人的“老師”——不熟悉裝配作業的工人,通過電子屏幕裏的數字仿真和三維作業指導,可以學習和了解整個裝配工藝。三一重工的三維作業現場指導模式,成為了著名3D技術開發公司達索的全球最佳案例。
這裏,廠房更像是一個大型計算係統加上傳統的操作工具、大型生產設備的智慧體,每一次生產過程、每一次質量檢測、每一個工人勞動量都記錄在案。裝配區、高精機加區、結構件區、立庫區等幾大主要功能區域都是智能化、數字化模式的產物。
“泵送係統部裝班組需要兩個水箱。”收到物料需求後,泵送物料員立刻網上報給立體倉庫,不到15分鍾,自動配送物料的AGV小車(自動導引小車)即帶著兩個水箱,停在指定工位。
這一自動化過程是如何實現的呢?當有班組需要物料時,裝配線上的物料員就會報單給立體倉庫,配送係統會根據班組提供的信息,迅速找到放置該物料的容器,然後開啟堆高機,將容器自動輸送到立體庫出庫端液壓台上。此時,AGV操作員發出取貨指令,AGV小車自動行駛至液壓台取貨。取完貨後,采用激光引導的AGV小車,將根據運行路徑沿途的牆壁或支柱上安裝的高反光性反射板的激光定位標誌,計算出車輛當前的位置以及運動的方向,從而將物料運送至指定工位。像這樣的AGV小車,在三一重工18號廠房有15台。
位於廠房中部的智能立體倉庫總占地麵積9000平方米,倉庫容量約16000個貨位,能支持每月數千台產品的生產量。三一重工是目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唯——家成功使用該類型倉庫的企業。
立體倉庫後台運作的自動化配送係統由華中科大與三一重工聯合研製,通過這套係統,三一重工打造了批量下架、波次分揀,單台單工位配送模式,實現了從頂層計劃至底層配送執行的全業務貫通,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及準確率,準時配送率超95%。
從大廠房到智能工廠,實施智慧化改造後,18號廠房在製品減少8%,物料齊套性提高14%,單台套能耗平均降低8%,人均產值提高24%,現場質量信息匹配率100%,原材料庫存降低30%。2014年,18號廠房同比節約製造成本1億元,年增加產量超過2000台以上,每年同比產值新增60億元以上。此外,高精加工區也是18號廠房的特色之一。整個機加區集智能化、柔性化、少人化於一體,可以滿足多品種、小批量生產要求。
二、智能背後的生產模式進化
2013年8月,三一重工集團啟動新一輪製造變革。在大會上,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這樣描繪三一重工製造體係的藍圖:“所有結構件和產品都在很精益的空間範圍內製造,車間內隻有機器人和少量作業員工在忙碌,裝配線實現準時生產,物流成本大幅降低,製造現場基本沒有存貨。”
梁穩根所描繪的正是目前世界上頂級的生產力水平。如果從生產模式變革的角度看,三一重工自動化、標準化和智能化製造,最重要的意義正在於此。
重工機械是典型的離散製造型行業,三一重工過去也是運用離散製造的方式進行加工生產。所謂的離散製造,指的是產品的生產過程通常被分解成很多加工任務來完成,每項任務僅要求企業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資源,企業一般將功能類似的設備按照空間和行政管理建成一些生產組織,工件從一個工作中心到另外一個工作中心進行不同類型的工序加工。離散製造的產品往往由多個零件經過一係列並不連續的工序的加工最終裝配而成。
製造模式的生產方式分散且獨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予以配合,才能完成產品的生產製造,這使得生產效率低下的同時,生產成本還居高不下。因此三一重工開始借助信息化,在生產車間導入自動化製造模式。“部件工作中心島”就是這樣一個嚐試。
位於蘇州昆山產業園的12號小型挖掘機結構件工廠,被梁穩根稱為“想象中的工廠”。在這一工廠的車間,各個結構件生產線呈“中心島”式布局,這一新型組織方式,打破了傳統流程化生產線呈直線布置這一弊端,在保證結構件製造工藝不改變、生產人員不增加的情況下,成功實現了減少占地麵積、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行成本的目的。
所謂“部件島”,即單元化生產,將每一類部件從生產到下線所有工藝集中在一個區域內,猶如在一個獨立的“島嶼”內完成全部生產,故稱為部件島,將裝配行業中“島”的概念引入到結構件生產中,這是三一重工重機製造人員的首創。
如果按傳統的直線型布局,零部件的生產加工過程十分分散,各個工序分散在不同區域,比如一個零件,在焊接區焊接完,被運送至機加區進行打孔,打孔結束後又要送回焊接區進行焊接,來回之間的運輸不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費了時間,還影響到了其產能。
“部件島”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它實現了加工機械的分散化和零部件生產的集中化,將每一個零部件從進料生產到產出成品,都在一個區域內進行,免去了許多不必要的中間環節,使工人在工作過程中更加省力,同時產能也大大提升。
目前,12號車間共生產動臂、鬥杆、鏟鬥、上車架、下車架、推土鏟六大結構件。據了解,在動臂生產線旁,從最開始的下料到成型、組對、機器人焊接、人工補焊、機加、壓套,最後到部件塗裝,整個生產線實現單台套配送,布局緊湊,物流通暢快捷,最大程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及資源利用率。
實際上,18號數字化工廠以及昆山工廠內部的“中心島”正是三一重工實現從傳統製造向智能製造轉型的縮影。這種轉型的背後是三一重工的信息化戰略。
早在1994年,三一重工就開啟了信息化建設的大幕。隨著三一重工的國際化進程的需要,三一重工通過建造ECC企業控製中心,開始了車聯網的應用,將數據化管理進一步向客戶端延伸。此後三一重工建立起亞洲最大的數字化工廠。
2013年至今,三一重工進入了一個新的信息化階段。公司啟動了流程信息化變革,以期借此打破信息化發展與業務脫節的問題,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信息化建設的主導部門也從IT部變為了流程信息化總部,信息化應用與業務流程開始建立有機的聯係。(本文來自三一重工)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8月25日,由全國工商聯編製的”201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三一集團有限公司以743.68億元營收總額位列第28位,居行業首位、湖南民營企業首位。自2011年該榜單推出以來,三一已連續5年位居行業和湖南省榜首。
[詳情]導讀 聽說阿裏巴巴和蘇寧都在一起了,國內商業界各種重量級企業“秀恩愛”的節奏根本停不下來。這不,正泰集團和三一集團也正式牽手了。兩家製造業“大佬”將在哪些領域展開合作?強強聯手的背後透露了中國製造的哪些未來方向?且看本期重磅內容。
[詳情]【中國路麵機械網整理報道】廈門允希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廈門允希機械設備)坐落於福建廈門,服務於福建省各市縣,為當地的市政工程和高速公路工程提供專業的路麵前場施工、工程機械租賃等服務。
[詳情]亮相盛會 8月22日至23日,首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裝洽會”)在珠海國際展覽中心舉行,三一展出了全新正麵吊、重叉等市場熱銷的明星產品。
[詳情]服務日記 2015年8月 服務工程師劉冰 說到肯尼亞,人們想到最多的也許是馬賽馬拉的動物大遷徏、東非大裂穀等。但在這片熱土上,我們三一售後服務工程師想到最多的永遠是設備的維護與使用、配件及時供應等關係到客戶滿意度的事。
[詳情]三一海洋重工珠海產業園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10萬m2廠房,20萬m2外場,5萬噸碼頭及配套宿舍、食堂等的建設。 三一集團副總裁、三一海工事業部董事長伏衛忠認為,三一進軍海洋裝備領域,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
[詳情]受雨季影響,今年上半年廣東省公路建設工程進度放緩,而進入下半年後,施工進度明顯加快,各地道路建設如火如荼。 在廣清高速擴建工程中的花都至廣州段,三一水穩攤鋪機、瀝青攤鋪機、單/雙鋼輪壓路機、膠輪壓路機等8台路麵設備在工地上如火如荼的工作著。
[詳情]8月19日上午9點,三一食堂4樓宴會廳在彩色氣球的裝扮下,充滿童趣。廳內,活躍著來自全國各地63個家庭的170個孩子,在他們的歡聲笑語中,三一集團“小候鳥”親子關愛活動再度起航。 簡單的儀式過後,到場的“小候鳥”們按照年齡劃分為三個小組。
[詳情]近日,三一歐洲公司攜研發新品“歐版空箱堆高機”亮相歐洲港口行業展會TOC Europe,有著“中國心”的“德國製造”產品一經亮相立即受到歐洲行業客戶的高度關注。
[詳情]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中國製造的“鬥士” 最難時把國庫券當作差旅費 最艱難的時候應該是1993年,那一次宏觀調控,國家是采取硬著陸的方式對經濟進行調整。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