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集團履帶式起重機XGC88000的問世,既是工程機械設計理念創新的裏程碑式產品,更是中國工程機械的又一巔峰之作。這台目前國際上最大起重能力的履帶式起重機,無論在負荷率和地耐力方麵,還是在組裝場地尺寸、拆裝運輸性等方麵,都能滿足石化、石油、核電和化工等行業的實際需求。且看——
大國重器 實力非凡
8月16日,在位於福建省福清市的中核集團福清核電站,徐工集團XGC88000(4000噸級履帶吊)履帶起重機圓滿完成了“華龍一號”示範工程第一吊,用無懈可擊的華麗表現,完成了徐工進軍核電領域的首秀。
在今年6月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工業論壇會上,徐工集團集“履帶式自行配重係統、單雙車變形技術、前後履帶車協同控製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於一身的、世界起重能力最大履帶起重機XGC88000,獲得了“2014年度中國工業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示範項目”稱號,這是繼XGC88000今年4月獲得“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金手指獎”後,徐工集團斬獲的又一殊榮。
大任於肩 挺起民族工業的脊梁
上世紀90年代,國內大噸位履帶式起重機多被外企壟斷,國家核電、風電、化工等重要行業的吊裝不得不依賴國外進口。重大裝備製造,事關國家命脈和安全,是國家核心製造能力的重器,更是民族工業的脊梁。徐工集團當仁不讓地站了出來,扛起了履帶起重機行業發展的大任。
從1995年成功研製出國內首個采用液壓先導技術的QUY50履帶起重機開始,依靠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和創新能力,徐工集團不斷引領國內履帶起重機行業的技術進步,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行業第一、世界第一。2010年,千噸級履帶起重機下線;2011年,2000噸級履帶起重機亮相;2011年10月,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項目被國家科技部正式納入863計劃項目課題;2012年,自主研發製造的全球最大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XGC88000橫空出世,並成功挑戰4500噸極限,打破了超大噸位履帶起重機被國外長期壟斷的局麵。
國產超大噸位履帶式起重機的相繼問世,實現了我國在此領域研發製造方麵的新突破,不僅標誌著我國大型吊裝設備的研發能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也徹底打破了國外超大型履帶起重機在我國戰略性能源基地建設和重大施工設備市場的壟斷格局,加快了我國工程起重機行業的技術升級。
大道行穩 站上全球行業最前沿
徐工集團履帶式起重機XGC88000的問世,既是工程機械設計理念創新的裏程碑式產品,更是中國工程機械的又一巔峰之作。這台目前國際上最大起重能力的履帶式起重機,無論在負荷率和地耐力方麵,還是在組裝場地尺寸、拆裝運輸性等方麵,都能滿足石化、石油、核電和化工等行業的實際需求。
除了超強的起重性能外,XGC88000整機采用了模塊化和集成化設計,首創了單雙車不同組合技術,可變形為單車1800噸。創新性地采用了前後車控製、多機構同步控製等關鍵性技術,使整機的操作更加安全化和智能化。
此外,XGC88000整車通過采用分體模塊化設計,特別研製了小界限尺寸、大承載能力回轉支承,車架、轉台、履帶架等大型結構件采用分體技術,既滿足了高起重性能對於部件強度的要求,又符合運輸法規,為我國石化、核電、石油和化工等行業的整體吊裝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實現了大型工程一體化整體吊裝的又一次飛躍;同時還可以實現100%帶載移位,根據地麵平整度自動選擇施工性能表,配備了三種不同的超起配重幅度,極大地提升了整個吊裝流程的機動性和便利性,可以輕鬆應對不同的施工環境。
大器終成 “巨人”立下赫赫戰功
2013年7月5日,徐工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XGC88000在中國石化集團煙台萬華圓滿完成了首次吊裝,將超大型裝置的安裝工期由過去的平均半年縮短為2天至3天,創造了全球“起重能力最大、工況覆蓋最全、安全可靠性更強、運輸效率最優、經濟適用性最高”五項紀錄,成就了“世界第一吊”的美名。
時至今日,短短兩年時間,徐工“巨人”已在全國進行了6次轉場,憑借其起重性能強、起升高度大、拆裝效率高等優勢,在寧夏銀川費托反應器吊裝、福建泉州洗滌塔吊裝等多個國家重點項目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圓滿起吊了1500噸丙烯精餾塔、1583噸洗滌塔、1680噸丙烯塔、2155噸油品反應器等超重型裝置30餘次,以完美的市場表現征服了業內外眾多專家和客戶,演繹出了“大國重器”的非凡實力。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是企業發展不可動搖的戰略底線,徐工集團正是靠品牌和質量叫響了“中國製造”。對於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路徑,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有過精辟論述:“今年要打一場艱苦的質量領先仗。公司要實現國際化,質量必須是領先的,‘中國製造2025’有5個方針: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中國裝備的立身之本就是創新驅動和質量為先。我們處在工業4.0的時代,還要努力補上2.0和3.0的課,在質量、口碑、品牌上必須加快走出一條道路。”王民認為,與世界級標杆企業相比,真正的差異不僅是產品質量,更是這背後幹部員工的職業素養、管理模式和質量文化:“我們要聚焦質量,要有突破,努力塑造出徐工集團不斷追求卓越的質量文化。”
6月15日,李克強總理在考察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工業和信息化部時指出:“工業製造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實現發展升級的國之重器,我們必須以改革創新打造中國製造新優勢。”徐工緊隨國家步伐,在“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引領下,吹響了“創新驅動,努力突破登頂技術”的號角。在這場向高端裝備製造進軍的路途中,徐工履帶起重機必將以創新驅動,把握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契機,搶占國際競爭製高點,邁向徐工創造的新征程。(本文來自《中國國門時報》)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在大閱兵前期準備工作中,眾多忙碌的身影裏就包括徐工集團的4台巨無霸——25噸、70噸起重機,它們全程負責閱兵儀式花壇的吊裝工作。 “起吊!”8月21日晚,隨著引擎轟鳴,在月光與燈光的交相輝映下,徐工集團的起重機像收到命令的戰士,動作高效而精準。
[詳情]近日,323省道邳州段路麵修護工程正在火熱進行。323省道是江蘇省“十一五”期間建成的第一條省級公路,全長204公裏,按一級標準建設,因交通繁忙且載重車輛較多,部分路段出現了損壞較為嚴重的情況。
[詳情]近日,徐工挖機4項發明喜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分別為一種前置高壓過濾器的先導油源控製閥組,一種油電混合動力液壓挖掘機節能控製裝置,一種提高挖掘機複合動作時直線行走性能的裝置以及一種用於挖掘機鬥杆組件安裝的吊裝器及其吊裝方法。
[詳情]黨的十八大為我們國家描繪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宏偉藍圖。國家的強大,需要領先的技術和強大的製造實力,需要一批優質強大的製造企業支撐。“徐工”,這個讓國人為之驕傲的中國工程機械標誌品牌,根正苗紅。
[詳情]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在北京隆重舉行。徐工集團“掌門人”王民作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企業代表應邀參加莊嚴盛大的閱兵觀禮。 初秋的北京碧空如洗,宏偉的天安門廣場世界矚目。
[詳情]9月3日,作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重要組成部分,隆重、莊嚴、盛大的閱兵儀式將在天安門舉行。 為迎接閱兵的重要時刻,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沿線等重點區域布置了大型主題花壇和各色花卉景觀,天安門廣場的花壇格外引人注目。
[詳情]近日,由徐工液壓件公司自主研發製造的中小噸位起重機成套液壓閥已全部完成試製。經試驗采集數據驗證,該閥組各項工作性能指標均優於國內同類產品,成為徐工液壓閥家族又一顆耀眼的新星。 據了解,該係列液壓閥組主要為上車液壓元件,包含了上車多路閥、回轉緩衝閥、先導控製集成閥、伸縮切換閥等多種產品。
[詳情]8月25日,冒著酷熱的高溫,杭新景高速桐廬段大修改造工程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建設者們為確保完成建設計劃,冒酷暑、戰高溫,奮力拚搏、搶抓進度,正如火如荼進行著路麵瀝青攤鋪和壓實。 杭新景高速公路,是一條連接浙江與江西、安徽的高速公路。
[詳情]近日,德國著名混凝土機械生產商施維英集團傳來好消息:1至4月施維英集團完成盈利28萬歐元,這表明徐工集團收購施維英不到3年時間,就讓這個當年虧損5000多萬歐元的企業扭虧為盈。
[詳情]近日,徐工集團50台混凝土攪拌車搭船出海,出口中東,這是今年徐工繼300台大型挖掘機批量出口中東市場後的又一大單。 經過20多年的探路和布局,徐工集團終於實現了自主品牌工程機械大規模走出去的夢想。在全球工程機械巨頭的方陣中,終於出現了中國品牌的身影。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