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工信部正在製定“製造業”走出去“戰略規劃”,加強對企業的統籌協調和分類指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當前“走出去”的環境、條件、目的等已經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呈現出很多與以前不同的情況和特征。
據10月20日消息,BCG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經濟體中,以美國為基準(100),中國的製造成本指數是96,即同樣一件產品,在美國製造成本是1美元,那麽在中國則需要0.96美元,雙方差距已經極大縮小。
BCG的測算方法是否科學尚待論證,但是“中國製造”優勢喪失確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誌勤認為,由於人工成本、人民幣升值和貿易壁壘等因素,中國製造成本優勢逐步喪失。扭轉這一態勢任務艱巨,但若把經濟轉型的期望都放在服務業和高科技帶來的新業態上,既不現實也不可能。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就業等都要求中國在高端製造業上有所作為。
某智能製造企業高管表示,受到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影響,行業普遍壓力較大。隨著中國製造產能過剩現象加劇、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變化,目前國內製造企業已經逐漸開始將部分工廠轉向印度等人力成本更低的國家。
工信部人士表示,“所有這些,決定了我們“走出去”的形式和任務要加快從產品輸出、貨物貿易為主向產業和資本輸出轉變。”
裝備製造業“走出去”是未來幾年的重要投資機會。此前,工信部已經和國家開發銀行聯合選擇了30多個重點項目,通過銀企合作推動裝備製造走出去。
同時,在落實中國製造2025規劃目標時,工信部也把進一步支持高端裝備製造業“走出去”作為重點,選擇了一些重點項目加快推進。
工信部人士表示,“今後,我們將推動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完善全球服務網絡,搭建銀企對接平台,用好現有政策性金融工具,將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重點領域納入絲路基金、亞投行等政策支持範疇。”
光大證券認為,中國具備走出去的優勢產業包括船舶出口、高鐵、核電、建築、特高壓電網、4G網絡等行業。(本文來自中國機床商務網)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2015年10月8日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介紹,2015年1-8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合作勢頭良好,進展積極。 具體數據顯示,2015年前8個月,中國與沿線國家雙邊貿易總額6570億美元,占同期中國進出口總額的25.7%;其中出口4009億美元,同比微降1.25%。
[詳情]全國已有39個城市獲批建設地鐵,預計到2020年,全國地鐵總裏程將達到6000公裏,投資達到4萬億。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近日表示,未來中國市場最大的蛋糕不是房地產,而是軌道交通。
[詳情]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例行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以來,我國與沿線國家不斷深化經貿合作,“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前7月在對外直接投資、對外承包工程、服務外包等方麵,都保持可喜增長,對外貿易和利用外資有很多亮點。
[詳情]撫順特鋼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業績逆勢大增803.32%,實現淨利潤1.3億元 中報披露接近尾聲,截至昨日,兩市已有8家上市鋼企公布中報。而從“期中成績單”來看,鋼鐵業景氣度依然低迷,“冬天”尚未結束。
[詳情]農業部部署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 聚焦九大作物 六個環節 兩個方向 為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農業部日前印發《關於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的意見》,在全國部署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
[詳情]原標題:《商務部:貨幣貶值對出口的拉動效應或會分攤弱化》 針對近日人民幣貶值對外貿可能產生的影響,中國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16日晚間分析稱,貨幣貶值對出口的拉動效應會被分攤、弱化。 8月11日,中國央行發布了關於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的聲明,人民幣兌美元4天累計貶值約4.6%。
[詳情]從基建投資到新興產業、高端製造業,三批次重大工程包的變遷折射出,國家發改委穩增長手法正由守轉攻,在基建托底的基礎上,全力為經濟積蓄後勁培養新動力。 8月4日,發改委發布《關於實施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重大工程包聚集在軌道交通裝備。
[詳情]為加快國有墾區危房改造,改善墾區職工居住條件,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下達海南省2015年墾區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1.5132億元,主要用於改造危房14835戶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詳情]今年以來鋼材價格指數連創新低,接連跌破80點、70點,目前正向60點靠近;同時上半年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虧損185.5億元,同比增長98.5%。長期低價格、低效益運行對鋼鐵行業轉型升級造成了極大傷害。
[詳情]國際油價跌勢不止,讓國內油價年內首次“四連跌”也漸成定局。從多家社會監測機構了解到,新一輪油價調整窗口將於明日(8月4日)開啟,下調幅度或在190元到200元/噸,屆時大部分實施Ⅳ汽油標準的地區,93#汽油將再回到5元/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