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的2016年1月份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4%,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從12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除購進價格、從業人員2個指數有所上升外,其他各項指數均有所下降。其中,產成品庫存、采購量、進口3指數下降較為明顯,降幅超過了1個百分點。
這一數據創下了自2012年8月以來40個月新低,是否表明經濟增長仍有下行態勢?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沈萌表示:製造業PMI繼續下跌,充分說明中國經濟目前處於削減過剩產能與清理僵屍企業的供給側改革過程當中。單純從數字上來看,製造業PMI在下降,但是製造業恰恰是中國目前產能過剩的集中領域,削減過剩產業,意味著在短期內要對製造業進行鎮痛式大調整。
根據分向指數看,產成品庫存以及采購量及進口這三個指數針對的都是所謂產能增加的基礎,這三個指數下降,一方麵是受經濟下行影響,另一方麵也是有意識產能縮減的結果。因此對於製造業PMI下滑,要辯證的看,既要看到經濟下行的不利一麵,也要看到這個數據所蘊含的有效壓縮過剩產能,實現供給側改革轉型升級的積極性的因素。(本文來自央廣網)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2015年12月,中國製造業繼續在收縮區間徘徊,低迷走勢未見好轉。 1月4日公布的2015年12月財新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48.2,較11月回落0.4個百分點,連續十個月低於50的榮枯分界線。 這一走勢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製造業PMI有所不同。
[詳情]財政部日前發布了《關於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以獎代補政策的通知》。《通知》顯示,對中央財政PPP示範項目中的新建項目,財政部將在項目完成采購確定社會資本合作方後,按照項目投資規模給予一定獎勵。
[詳情]據國家統計局,中國11月官方製造業PMI 49.6,低於預期和前值的49.8,創下2012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1.2%,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在擴張區間呈現企穩走勢;中。
[詳情]11月24日,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在中國蘇州舉行。與會各方圍繞“新起點 新領域 新願景”主題,共同製定和發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蘇州綱要》。 綱要提出,支持拉脫維亞承辦2016年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詳情]近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會上表示,工信部將圍繞落實“中國製造2025”製定一個包含33項專項規劃的體係,推動高端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
[詳情]此訪是習近平擔任中國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以來首次訪問越南,也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10年再次訪問越南。習近平將於5日抵達河內,分別同阮富仲總書記、張晉創主席、阮晉勇總理等舉行會談會見。 “今年是中越建交65周年,另外,越共明年將進行黨的十二大換屆選舉。
[詳情]2015年1~8月,機械工業自年初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977.96億元,同比增長9.13%,比1~7月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投資2401.44億元,同比增長11.64%,較1~7月提高2.87個百分點。
[詳情]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9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357.8億元,同比下降0.1%,降幅比8月收窄8.7個百分點。1至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3032.4億元,同比下降1.7%,降幅比1至8月收窄0.2個百分點。 根據統計局分析,降幅收窄的原因主要是成本下降。
[詳情]習近平主席訪英期間,中英達成59項協議共識,其中包括政府間和非商業協議13項、商業協議28項,貿易投資協議總額超過4000億元,中英雙方能源、基建、航空等十大行業都將從中受益。
[詳情]來自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信息顯示,2014年,中國裝備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達30.7萬億元,連續5年居世界首位。 工信部20日稱,根據高端裝備的內涵,組織相關行業協會進行了評估,預計“十二五”(2011年到2015年)目標能夠全麵實現。高端裝備占裝備行業比重接近2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