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京開幕。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促進製造業升級,深入推進“中國製造+互聯網”,建設若幹國家級製造業創新平台,實施一批智能製造示範項目,啟動工業強基、綠色製造、高端裝備等重大工程。總理的政府報告為製造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是必然之舉。作為工程機械領軍企業的徐工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構建了智能、精益、綠色的生產製造體係,推動企業邁向高端“智”造。
徐工超大型挖掘機在礦山施工
沒有強大的製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製造業仍然大而不強,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信息化程度、質量效益等方麵差距明顯,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任務緊迫而艱巨。
作為工程機械領軍企業,徐工集團始終以振興中國製造為己任。徐工挖掘機械事業部(簡稱徐工挖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度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以精益理念管控製造流程,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構建了智能、精益、綠色的生產製造體係,推動企業邁向高端“智”造。
智能製造——深度推進“兩化融合”
智能製造是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徐工挖機自2010年起啟動信息化工程,積極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融合發展,目前已實現生產全過程的智能化管理。
以SAP係統為基礎,以生產製造執行係統為紐帶,徐工挖機實現了智能設備全部聯網,對製造過程實行實時化監控和可視化管理,借助計算機模擬技術對監控數據進行分析、判斷、決策,同時大量使用焊接機器人、數控加工中心、自動化塗裝線以及裝配線等設備,智能化生產設備占比超過90%,實現了自動化、柔性化和少人化生產。
徐工挖機中挖聯合製造車間是江蘇省首批“示範智能車間”,這裏建有行業最先進的自動化動臂柔性焊接線,實現了裝夾、焊接、卸件、轉運的全過程無人化操作,借助質量智能監控係統、高清閉路電視監控係統和防入侵係統,僅需2人即可操作整條生產線高效運行,而采用傳統作業方式,需要20人才能完成。
走進動臂焊接監控室,焊接工藝師方榮超打開了中央主控電腦的控製軟件,整條生產線清晰地出現在監控界麵上,一台台機器人揮舞著機械臂,一台台RGV輸送車在軌道上穿梭運行。“這就是動臂焊接線全景實時狀態圖,如果設備出現異常,係統馬上警報,”他點擊屏幕上相應的圖標,一個信息界麵跳了出來,“這是機器人的焊接電流、時間、工件編號等數據,每個工件的焊接數據都記錄存檔,過程受控、可追溯。”
在徐工挖機生產現場,信息化手段已經應用到每一個角落,手機APP終端報工係統就是一個典型例證。該係統通過無線網絡把生產過程執行管理係統(MES)與手機終端聯係起來,工人隻需掃一掃工件上的二維碼即可獲取工件的編號、生產廠家等信息,在產線上實時進行工序完工信息處理,並傳輸至MES管理係統,管理人員能夠實時了解生產進度、質量控製等信息,精準高效。
精益製造——嚴苛實施過程管控
標準化作為精益生產的重要原則之一,將企業優秀經驗方法進行科學固化,使得每個具備專業技能的人都能夠按照作業標準精準作業,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可靠。
外觀質量是影響客戶對產品第一印象的最直接要素。在徐工挖機,每一個工件都要嚴格按照作業標準進行塗裝:先用專業設備拋丸、清洗,去除表麵的氧化皮、灰塵等,再用集中供漆係統輸送經過精準配比的油漆進行噴塗。作業標準把噴塗的每個動作分解成幾個要點,規定噴塗順序、噴塗速度、噴塗距離等要素,工人上崗前都經過係統培訓與反複練習,直到噴塗動作勻速、連貫、精確,從而保證工件表麵油漆膜厚均勻、平滑光亮,就像一麵鏡子。
這樣嚴苛的作業標準不僅限於塗裝過程。徐工挖機建立了技術標準、作業規範、作業指導書三級作業標準體係,結合精益看板,對整個製造過程進行標準化、目視化管理。就像克隆一樣,每台挖機從零部件到成品都執行相同的標準,過程可控,結果可靠。
董丹丹是裝配車間上車工段長,每天開班前他都要先去均衡箱查看當日生產計劃,根據計劃安排將生產看板依次放入序列器中。“均衡箱是目視化的一個縮影。通過全方位的目視化管理,每名員工都能對現場的人、機、料、法、環進行實時監控,生產節拍是否順暢,標準執行是否正確,數量是否在規定範圍內,一目了然,非常便捷、快速、及時。”提起精益製造,董丹丹有自己的切身體會和理解。
“看板管理”和標準化作業一樣,是精益理念在製造領域的有效運用。隨著工程機械行業轉型步伐的加快,徐工挖機持續強化對製造過程的管控,全麵推進產銷精益模式變革,優化需求拉動管理流程,運用SAP與MES生產計劃準確下達,生產現場利用看板、序列器、均衡箱、先進先出(FIFO)看板實現生產現場序列拉動生產,提升製造過程的柔性化水平,大幅縮短製造周期,快速滿足市場需求。
立足於全價值鏈運營與增值能力提升,徐工挖機深耕製造管理與製造技術革新,將精益理念深度導入製造過程,有效提升了企業整體精益管理水平和運營績效,持續推動了品質提升和市場突破。2016年1月19日,第二十二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正式發布,徐工挖機探索實踐的《工程機械企業以價值鏈協同為導向的精益生產管理》項目榮膺國家級企業管理創新成果獎一等獎。
綠色製造——踐行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建設製造強國的重要著力點。徐工挖機緊密圍繞國家戰略方向,構建綠色製造體係,建設了環保塗裝車間、清潔裝配車間等生產線,同時積極推進產品再製造,實現挖掘機零部件循環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在徐工挖機塗裝車間,粉塵與漆霧經過循環水係統進行吸附、沉澱後,送到環保機構進行處理,有機廢氣通過專業設備回收並轉化為無害氣體後排出廠房,實現粉塵的低排放,有效避免了環境汙染。工人佩戴專業防護服和防毒麵罩,能有效隔絕固體粉塵和有害氣體,循環風係統向廠房內持續輸送新鮮空氣,最大限度保證了健康作業。
再製造車間則是另一番景象。一個個廢舊零部件擺放在待修區,而一件件再製造新品整齊排列在調試區,曆經了再製造的技術改造,廢舊零部件變“舊”為寶煥然一新,不僅在質量和性能上不輸於新品,而且能夠節省成本50%,節能60%,節材70%。
以液壓油缸再製造為例,按照傳統的翻新或大修要求,活塞杆磕碰、劃傷後為保證油缸密封性必須更換,徐工挖機利用先進的脈衝焊、納米顆粒複合電刷鍍等再製造技術對活塞杆損傷部位進行修補,恢複活塞杆的外形尺寸與表麵質量,修複後的活塞杆性能及壽命與新品無異,耐磨性甚至超越了新品,而成本不到新品的一半。目前,徐工挖機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再製造業務流程與標準體係,重點開展發動機、液壓馬達等關鍵零部件再製造業務。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和產業形態。在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精益化,加快綠色製造轉型升級的征程中,徐工挖機已經邁出了關鍵的步伐。在未來的發展中,徐工挖機將持續提升企業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製造業資源利用效率,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努力構建精益、智能、高效的綠色製造體係,在推動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型中做出應有的貢獻。(本文來自徐工)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導語:自古有“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的民諺,中國製造業的發展事關國家整體經濟的未來。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雖然製造業長期積累的矛盾和風險進一步顯現,但困難和挑戰並不可怕,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應對挑戰中前進的,沒有過不去的坎。
[詳情]近日,徐工集團與福建省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組織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暨隧道掘進機產品推介會在平潭隆重召開,這標誌著徐工隧道掘進機正式進軍素有“隧道之鄉”之稱的東南沿海城市。
[詳情]底蘊深厚的企業文化 ·1960年,徐工成功研發中國首台10噸蒸汽壓路機 ·1982年,徐工成功研發中國首台CA25全液壓單缸輪振動壓路機。 ·1989年,徐工成功研發國內第一台高等級瀝青攤鋪機。
[詳情]近日,徐工XCS45正麵吊運起重機交付某航天基地,以安全可靠、高效節能、智能舒適等優勢,順利完成了一個又一個設備吊裝。由於作業特殊性,該基地對吊裝設備要求較高,在正麵吊到位之前,隻能采用汽車起重機+簡易吊具的方式吊裝,存在準備作業時間長,吊裝過程不穩等問題,而且僅單個設備就需要5~6人同時配合。
[詳情]當前,各個行業都麵臨著巨大的生存與發展的挑戰。如何幫助客戶實現開源節流、增效降本?如何超越粗放型、中低端、同質化競爭?如何在新形勢下推動工程機械行業轉型升級? 本著促進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積極響應並率先踐行“供給側改革”這一重大國策。
[詳情]近日,徐工研究院20項發明相繼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其中申報的“具有吹風可控的吹吸組合式多功能吸塵裝置”、“離心水泵進口流場的調節方法、裝置和係統”、“一種工作平台的傾斜角測量方法及裝置”。
[詳情]近日,從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傳來喜訊,徐工施維英“混凝土機械成套設備智能生產車間”和徐工挖機“中型挖掘機智能化聯合製造車間”兩項目成功入選為江蘇省第二批“示範智能車間”。
[詳情]大年剛過,雲南武易高速公路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十餘台徐工旋挖鑽機正在緊張的施工,耀眼的徐工金充分展現了徐工在樁工行業的龍頭地位。 武易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主線全長104公裏,建成後將成為滇中地區重要交通樞紐。
[詳情]2月23日,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一行4人專程赴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拜會了集團董事長王小康,雙方進行了熱情的會談和交流。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是103家直管央企之一,資產規模1500億,經營規模超過500億,主要業務涉及節能、環保、清潔能源、資源循環利用及節能環保綜合服務,業務遍及國內外。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