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要打造經濟升級版必須打造交通升級版,推進城市現代化必須推進交通現代化,要始終堅持交通優先發展,加快構建大交通網絡,讓人民群眾出行更加安全便捷,為推動長沙新一輪大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大力提升交通服務水平,改革交通管理體製,加大公路養護力度,啟動實施農村公路提質3年行動計劃,大力倡導綠色出行。
——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
長沙農業農村發展已經站在更高的起點上,要形成以中心城區為核,瀏、寧兩城為翼,公路幹線為網,功能性城鎮為結,城鄉一體化水平更高的新型區域經濟板塊。
——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
“土路變成柏油路,幫我鄉親來致富,小車開到家門口,小康路上邁大步……”唱響這曲山歌的,是瀏陽市文家市鎮村民黎小明。去年建成通車的“湖南最美鄉村公路”荷文公路(荷花至文家市)就從他家門口經過,這個地處湘贛邊界的小鎮進入瀏陽城區“半小時經濟圈”,村民進城從原來的一個半小時縮短至30分鍾。
農村公路,是農民群眾的致富路,是廣闊鄉村的發展路,是縮小城鄉差別、實現統籌發展的快捷路。近年來,長沙市交通部門以農村公路建設為抓手,“織密”農村路網,構建通達鄉村,在助力品質長沙建設、精準扶貧、實現全麵小康等方麵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長沙市政協副主席、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劉明理向我們報出了一組可圈可點的數據:到2015年底,長沙市統計口徑內農村公路管養裏程13357公裏,其中等級公路10714公裏,占公路通車裏程的80.2%;高級次高級路麵9952公裏,占公路通車裏程的74.5%,農村公路路況優良率達到84.1%;而早在2010年,該市所有鄉鎮和行政村已經全部通上水泥(瀝青)路,目前建製村通客車率達到99.39%,形成了市區到寧鄉縣、瀏陽市“一小時交通圈”,到長沙縣、望城區“半小時交通圈”。
全麵奔小康,關鍵在農村;農村奔小康,基礎在交通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質樸的語言道出的是被實踐一再檢驗過的交通經濟學原理。為了實現城鄉一體崛起,加快實現全麵小康,長沙交通人奏響了構築通達鄉村的華彩樂章。
從2010年開始,長沙市財政每年投入1.5億元用於農村公路建設,“十二五”期間,累計投入7.5億元,完成投資31.6億元,建設提質改造農村公路6200公裏。各區縣也積極籌措建設資金,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
特別是2014年以來,長沙啟動農村公路提質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完成農村公路新改建1800公裏,提質改造900公裏。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陳湘介紹,通過啟動農村公路改造提質建設,優化農村公路網絡化水平,長沙的農村公路正從“重數量”向“重質量”轉型,通行能力和安全性能不斷提升。
長沙縣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城鄉公交農村鄉鎮全覆蓋,現在從星沙坐4元的公交車,能到達金井、開慧等偏遠的鄉鎮。目前,長沙縣已經全麵實現了水泥路通到村組,今年啟動道路“白改黑”五年計劃,將把所有的通村公路都變成高等級瀝青公路,提升農村道路的品質。這些高等級的農村公路,為創客下鄉、快遞下鄉、信息下鄉等搭起了快速通道,打破了資本、人才、技術、信息的城鄉壁壘。在開慧鎮惜福村,創客與當地農民合作,開發民宿旅遊,將農民空閑的房間改造成時尚的鄉村酒吧、精致的餐飲住宿,農民坐在家裏創業分紅。
晶瑩剔透的黃金梨、味美汁多的桃子、鮮紅油亮的李子……這些誘人的小水果,早上還在瀏陽大圍山的枝頭散發著芳香,中午就已經運送到了長沙市區的超市。
大圍山生態環境優美,氣候獨特,晝夜溫差大,適合種植特色水果。近年來,大圍山鎮水果產業以每年2000—3000畝的速度擴展,總麵積已達3萬畝,實現年產值過億元。大圍山鎮負責人介紹,農村公路已經直達農民的果園、基地,每天。新鮮的水果通過農村公路轉運,直達大江南北,飛入千家萬戶。農村公路,架起了水果基地與市場之間的橋梁,也成為了果農的致富路。
走進長沙的廣袤農村,曾經坑窪不平的鄉間小路變成了通衢大道,一處處深山、田野、平原,因農村公路而打破封閉,農村生產力有了質的飛躍,農民群眾的生活日新月異。
“絕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農村交通問題在小康路上掉隊!”這,既是長沙市交通部門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奮鬥目標,也是向廣大人民群眾作出的莊重承諾!
助力品質長沙建設,讓城市更靈動、農村更秀美
騎著自行車,穿行在青山綠水間,兩側是靚麗的田園小鎮風光,腳底是紅色瀝青鋪就的綠道。如此愜意自在的時光,在長沙縣開慧鎮已不僅是白天獨享。深夜,沿路美麗的板倉小鎮、金湘園現代農莊的大片茶葉地邊,依然路燈閃耀、星火璀璨。長沙農村公路上已配備了3萬盞節能燈,照亮了鄉間道,也溫暖了村民心。
從寧鄉黃材至溈山密印寺,20多公裏的鄉村公路不僅路麵通達,而且沿途有古韻悠揚的炭河古城、炭河裏青銅文化博物館,煙波浩渺的青羊湖、花草繁茂的祖塔濕地、綿延秀麗的茶園梯田,周邊還有千佛洞、龍泉戶外拓展基地等景區資源,與在世界享有盛譽的德國黑森林全景公路極其相似,被網友稱為“湖南最美全景自駕山地公路”。
近年來,長沙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個走在前列”總體要求,圍繞建設“宜居宜業、精致精美、人見人愛”的品質長沙,強力推進清潔城市、暢通城市、綠色城市、靚麗城市和更高水準的文明城市建設,城鄉環境麵貌日新月異。
農村公路建設,在助力建設更高水準的品質長沙方麵,也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長沙大力開展農村公路管養年活動,創建管養示範鄉鎮和文明示範路。在市交通運輸局的綜合指導下,各區縣(市)積極謀劃、提高工作標準,充分調動各鄉鎮積極性,結合當地實際,積極開展創建活動。長沙縣結合城鎮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望城區結合區城市管理“十美”和“美麗鄉村道”的建設、瀏陽市結合全民綠化三年行動、寧鄉縣以溈山旅遊風景區為中心,結合縣安保建設年活動,打造出一批暢、潔、綠、美、安的文明示範路,一條條農村公路,就是一道道秀美的風景。
按照兩型社會建設要求,長沙把農村公路建設為生態路、環保路,盡量在老路基礎上適度拓寬改造,不隨意改道或另辟新線,對於因修建公路、橋梁而損壞的森林植被、河流岸灘等及時植樹栽草進行綠化,防止水土流失。在確保工程質量與技術標準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周期建設成本”的思路,在公路施工前,科學製定施工方案,防止工程建設周期過長、資源消耗過大。
農村公路“三分建,七分養”,圍繞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四好”新目標,長沙製定科學的養護考核細則,突出抓好農村公路建設養護質量,探索建立穩定的養護資金來源,著力推行以獎代補的養護經費撥付方式,促使農村公路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堅持共享發展,合理運營好農村公路,切實服務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增強群眾的獲得感。
農村,因路而變化;發展,因路而提速。未來的長沙,將進一步打造農村公路升級版,為經濟社會的全麵協調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為全省交通公路事業邁上新台階再作貢獻!
長沙農村公路亮點集萃
近年來,在省交通運輸廳、省公路局和長沙市委、市政府的關懷支持下,長沙市農村公路建設科學發力,實現了“建、管、養、運”的持續健康發展。
建設
公路要建好,資金是保障。長沙市市區兩級共同發力,保障了一筆筆建設資金足額到位。2006年到2009年,長沙市財政每年投入1億元,全市累計完成投資27.3億元,修建農村公路7800公裏;2010年起,長沙市財政每年投入1.5億元用於農村公路建設,“十二五”期間,累計投入7.5億元,全市完成投資31.6億元,建設提質改造農村公路6200公裏。
長沙市各區縣(市)除按額定比例配套補助資金外,通過各種途徑加大農村公路建設投入力度,還成立了交建投等融資平台,從2012年起融資9.5億元,新建和提質改造農村公路262公裏。
在近年來的農村公路建設中,長沙市從“重數量”向“重質量”轉型,不斷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能。自2014年始,啟動農村公路提質三年行動計劃,擬用三年時間完成農村公路新改建1800公裏,提質改造900公裏。消危保安,構築安全新防線。2011到2015年,長沙市完成省市危橋改造項目5586延米/122座,確保了橋梁安全;各區縣(市)對重點路段實施重點整治,校車路線和臨崖臨水路段的安防設施不斷完善。
管理
隨著長沙市農村公路管養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入,市縣鄉三級管理體係最終成型並開始運轉。長沙市公路管理部門統籌協調指導全市農村公路建管養工作,內五區交通運輸局內設公路科,長、望、瀏、寧四縣市(區)成立了農村公路管理(站)局為副科級單位,負責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工作,各單位均已納入財政全額撥款,實現了管養分離。
相繼出台了《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製改革實施辦法》、《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實施細則》等規範性文件,進一步明確了管養資金、補助標準、管養模式及鄉鎮、村的管養責任,為農村公路管養工作提供了製度保障。
打好道路治理持久戰,強化路政管理。嚴格落實養護和路政雙巡查製度,重點加強對重要節日、雨水季節、公路危橋的巡查頻率;加強部門聯動,形成治超合力,與公安交警、安監等責任單位和源頭重點鄉鎮密切配合,組成聯合監管機構,嚴把車輛登記、裝載、稱重、出廠關,防止超限超載行為發生,農村公路破損勢頭得到明顯遏製。
養護
長沙市已建立起以公共財政投入為主的長期穩定的農村公路管養資金渠道,市、區、縣(市)養護配套資金均按省補資金1:1配套納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經濟發達區縣財政投入遠大於省市補助。
創新養護模式,實現有路必養。采取常年養護與季節養護相結合、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探索、推行和完善委托養護、合同養護、個人分段承包養護等多種形式的養護模式,並積極培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
2012到2014年,全市共創建管養示範鄉鎮24個,打造文明示範路1339.7公裏,部分區縣文明示範路連片成區,形成規模效應,提升了整體形象。今年該市將繼續創建示範鄉鎮4個,打造文明示範路200公裏。
運營
長沙市公交城鄉一體化啟動較早,截至目前,全市共計23家客運企業開展農村班線客運經營,擁有農村客運站64個,農村客運班線線路847條,客運車輛1785台,年行駛裏程約13006.6萬公裏,建製村通客車率達到99.39%,全市已初步建成了布局合理、適應旅客運輸需求的公路客運站網絡。
長沙市政府對城鄉公交的發展製定了一係列稅費優惠政策和財政補貼政策,按市財政公共財政收入的1.5%設立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資金,免征公交企業購置公共汽車車輛購置稅,城鄉公交站場建設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免征公交車輛車船稅,經營困難的企業還可專項申請免征城建稅、教育附加費、防洪基金等。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孵化和培植壯大了一大批城鄉客運企業,帶動了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方便了廣大群眾的城鄉出行。(本文來自湖南日報)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新疆將增加一條出疆高速公路 “G0612線依吞布拉克至若羌公路”環評報告公布,全長300.718公裏 5月17日,自治區環保廳官網公布了“G0612線依吞布拉克(新青界)至若羌公路”第一次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詳情]5月19日獲悉,日前國家發改委批複了福建省永泰梧桐至尤溪中仙公路可行性研究報告。 批複顯示,福建省永泰梧桐至尤溪中仙公路項目估算總投資約為87.29億元。福州段項目法人為福州市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三明段項目法人為三明市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詳情]日前,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政府與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區域總部舉行永靖至大河家沿黃旅遊一級公路、臨夏至大河家高速公路PPP建設項目簽約儀式,兩條高等級公路將采取“PPP+EPC+可行性缺口補貼”模式建設,計劃今年8月開工,2019年全麵建成。
[詳情]5月16日,記者從全省幹線公路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根據省交通運輸廳初步擬定的“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湖南幹線公路投資1400億元,建設11800公裏,建成10000公裏;二級以上公路在普通國、省道占比達到90%、55%以上,覆蓋全省重點鄉鎮。
[詳情]5月18日下午,省道307亳州段一級公路PPP項目合同簽約儀式在亳州賓館舉行,標誌著安徽全省第一個公路PPP項目正式落戶亳州市。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喬傳福,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錢東升,市委書記汪一光,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杜延安參加簽約儀式。
[詳情]近日,清遠市公路管理局局長蔡旭東一行來到佛岡,開展“十三五”時期國省公路建設規劃調研工作。調研組一行實地參觀考察了國道106線佛岡境段文明示範路建設,了解工程進展和指導工程建設。
[詳情]今年以來,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已向廣西自治區內高速公路項目發放表內外貸款82億元,重點支持了來賓至馬山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等區內高速路網和麵向東盟互聯互通項目建設。
[詳情]日前,省發改委正式批複核準鄂州至鹹寧高速公路項目。 鄂州至鹹寧高速公路項目起點位於鄂州華容區趙咀村,與武鄂高速相接,終點位於大冶市金牛鎮東側餘家畈,與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公路黃石至鹹寧段相接。
[詳情]分宜北麵出城擁堵已是分宜人民揮之不去的記憶,不用擔心了,這一切都將隨著省道S222分宜繞城公路的升級改造而得到改善。筆者近日從分宜縣規劃委員會2016年第一次會議中獲悉,省道S222分宜繞城公路規劃設計方案已經確定了。
[詳情]今年起,貴州省開陽縣計劃用三年時間,新(改、擴)建農村公路256.1公裏。 從今年起,該縣以縣鄉公路改造和“五個一百”工程為重點,實施一批“建養一體化”縣鄉公路改造項目、撤並建製村通硬化路項目。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