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委、市政府在《關於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實施《重慶大都市區規劃》,加快推進大都市區交通一體化和城市運行管理同城化;建設渝東北城鎮群和渝東南城鎮群;培育打造特色小鎮(街區)。
重慶城鄉建設係統如何在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中發力,更好地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日前,重慶市城鄉建委主任、黨組書記程誌毅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投資約500億元開展8條高速公路進城通道建設程誌毅表示,為加強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與城市發展新區交通聯係,“十三五”時期,城市發展新區將與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一道形成“一心多極網絡狀”的一體化城市空間格局。重慶相關部門將在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及城市發展新區著力完善城市內道路網體係的基礎上,加快形成與城際交通緊密銜接的城市內部通道,支撐區域一體化交通發展,進而帶動成渝城市群發展。
高速公路建設將成為“十三五”時期重慶進城通道建設的一個重點。其間,重慶將開展8條高速公路進城通道建設,道路裏程約141公裏,項目總投資規模約500億元。
8個進城通道分別是:金山大道至渝廣高速段,對接渝廣高速;建設渝長複線高速公路接線,對接渝長複線高速;建設茶惠大道,對接主城至武隆高速;建設四橫線分流路,對接渝黔複線高速;建設新燕尾山隧道及東延伸段,對接萬盛高速;建設快速路三聯絡線,對接渝習高速;建設華岩隧道及西延線,對接九永高速;建設渝蓉高速公路連接道,對接渝蓉高速。
與此同時,市城鄉建委將在“十三五”期間開展渝鄰高速、渝武高速、渝遂高速等射線高速進城通道擴能改造的前期儲備工作,推進大都市區交通互聯互通進程。
建設渝東北城鎮群和渝東南城鎮群推動“萬開雲”板塊一體化建設建設渝東北城鎮群和渝東南城鎮群是此次《關於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的重要內容。為此,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將分別依托各區縣城,沿長江、烏江及主要交通幹線,形成布局合理、重點突出的城鎮空間格局,有效促進重慶生態環境建設。
在建設過程中,市城鄉建委將推動“萬開雲”板塊同城化、一體化建設,充分發揮其引領帶動作用,有序推進梁平、豐都、墊江、忠縣、城口、奉節、巫山、巫溪等縣城開發建設;突出民俗文化特色,加快黔江和秀山、武隆、石柱、彭水、酉陽等區縣城聯動發展。
程誌毅以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為例說明產業布局合理、特色重點突出城鎮空間格局的重要性。他表示,建設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是重慶統籌“一圈兩翼”和五大功能區域協調發展的需要,對改善三峽庫區基礎設施條件、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庫區提速提檔發展、推進百萬移民安穩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以綠色為主導,積極推進渝東北地區小城鎮建設,是促進該地區生態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
據統計,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現有鎮鄉328個(建製鎮228個、鄉100個)。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實施以來,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的小城鎮建設發展很快,成為承載縣域經濟發展、農村產業發展、人口集聚、基礎設施共建、公共服務共享的重要平台。比如萬州區分水鎮輻射了萬州、梁平、忠縣三地近10餘個鄉鎮,經濟往來十分活躍,吸納農村勞動力近萬人。
下一步,市城鄉建委將和相關部門一道,在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規劃建設具有“地域特征”、“時代特點”的小城鎮;充分挖掘內涵豐富的三峽地域文化(如巫文化、民俗文化、詩城文化、忠義文化),依托白帝城、寧廠古鎮等規劃建設民族特色濃鬱的風情古鎮;按照2015年編製的《渝東北城鎮群規劃》中提出的“區域中心—區縣城—小城鎮的城鎮體係”,充分利用自然生態風光,突出民族民俗民風等文化特色,有重點地培育建設一批特色小鎮,推動渝東北小城鎮健康發展。
培育打造一批特色小鎮形成“一鎮一韻”的差異化發展格局程誌毅透露,為進一步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今年起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培育建設一批特色產業鮮明、公共服務完善、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幸福感受強烈、示範效應明顯且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特色小鎮。
所謂特色小鎮,指具有特色資源、特色產業、特色風貌、文化底蘊、綜合服務功能較為完善、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小城鎮,它不僅是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又一載體和平台,也是城鄉聯動的重要紐帶。
重慶將根據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功能定位,遵循“產業跟著功能走,人口跟著產業走,建設用地跟著產業和人口走”理念,合理配置資源要素,突出發展重點,通過精心打造特色小鎮,形成“一鎮一景、一鎮一業、一鎮一韻”的差異化發展格局。
特色小鎮示範點原則上在現有110個市級中心鎮中評選產生,力爭“十三五”期間在全市培育建設30個左右,並以此推動形成一批產城融合、集約緊湊、生態良好、功能完善、管理高效的特色小鎮,為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提供有力支撐。特色小鎮示範點建設暫定以三年為周期,建立退出機製,實施動態管理。
重點領域建設方麵,特色小鎮將依托曆史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資源,結合地理區位特點,培育發展一批曆史文化傳承、民俗風情展示、健康養老養生、休閑度假、觀光體驗類特色旅遊小鎮;圍繞特色農副產品加工、零部件加工製造、輕工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培育發展一批特色產業小鎮;
圍繞電子商務、文化創意、創新創業、商貿農貿等培育發展一批特色服務小鎮。
區域導向方麵,將立足於城鄉聯動的重要紐帶功能,特色小鎮原則上不布局在都市功能核心區和都市功能拓展區二環以內的區域。都市功能拓展區二環以外區域,以補充完善都市區功能為導向,培育若幹旅遊小鎮和服務小鎮;城市發展新區,以補充完善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主戰場功能為導向,有重點發展一批產業小鎮、旅遊小鎮和服務小鎮;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充分利用自然生態風光,突出民族民俗民風等文化特色,適度發展一批旅遊小鎮和服務小鎮。建設用地空間製約明顯的巫山、巫溪、城口、奉節、彭水、酉陽等縣,可重點支持結合縣城建設培育發展若幹特色街區。(本文來自國際在線)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6月25日記者從陝西省高速集團獲悉,為適應“穩增長”要求、確保“十三五”高速公路建設目標任務完成,陝西高速集團今年將提前開工4個高速公路建設項目。
[詳情]在川港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曆時八年的香港特區援建項目已接近完成。香港特區投入100億港元,援建項目包括151個香港特區政府牽頭的項目、32個非政府機構的項目,以及7個香港賽馬會項目。
[詳情]6月26日,在2016廣州PPP創新發展研討會上,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張曉波表示,廣州市正在高速公路、橋梁隧道、垃圾處理設施等領域,積極開展PPP實踐。而且正在精心謀劃一批試點項目,這些項目主要包括廣州市中心區地下綜合管廊、廣花路一級公路改造及地下綜合管廊、嶺南廣場等,總投資預計超過1200億。
[詳情]永川區以“三年大變樣、五年成樞紐”為目標,全麵推進“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 全麵提升對外暢通能力。鐵路:完成渝昆高鐵永川段、成渝鐵路重慶至永川段擴能改造。
[詳情]昔日長期隻有鷹廈線一條出省鐵路而成為全國鐵路末梢的福建,“十二五”期間已形成了鐵路網主骨架,鐵路運營裏程達到近3300公裏,其中快速鐵路近1570公裏,合福高鐵、廈深、向莆、龍廈、贛龍新雙線建成通車。
[詳情]6月15日,陝西省專題研究加快高速公路建設專題會議在省政府召開。會議決定鎮巴縣至西鄉縣高速公路建設今年12月開工。 據了解,鎮巴至西鄉高速公路是陝西省“十三五”規劃建設的重點項目,公路全長53公裏,總投資56億元,該項目起於西鄉縣堰口鎮,止於鎮巴縣縣城。
[詳情]記者23日了解到,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將在2018年建成通車,屆時東蘭、巴馬、鳳山將告別不通高速公路的曆史,而南寧到巴馬可全程高速路,時間縮短到3.5個小時。 據了解,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由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投資建設,起於河池市金城江區北香圩,止於百色市右江區那務村,途經河池市金城江區、南丹縣。
[詳情]近日,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至化德(蒙冀界)段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複。 該高速公路總投資約為66.5億元,起自蘇尼特右旗朱日和,接建成通車的二連浩特至廣州高速公路賽罕塔拉至白音查幹段,經鑲黃旗新寶拉格鎮。
[詳情]今年,台州市將打造37條“美麗公路”,市民出行將更舒心,沿途風景也將更迷人。 未來,“美麗公路”通到哪裏,美麗風景就延伸到哪裏。一條條公路,將旅遊景區、國家公園、科創城、特色小鎮、曆史文化名村、農家樂、民宿經濟等串珠成線,驅動美麗經濟。
[詳情]記者21日從市交通局獲悉,《中山市公路貨運站場規劃(2015—2030)規劃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出爐”,正在進行公示。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