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7年開始立項,2013年上市銷售,曆經9年時光的雕琢與淬煉,華菱星馬的漢馬動力最終在2016的年末歲尾,迎來了當年萬台發動機下線的喜訊。
12月16日,伴隨著現場振奮人心的“漢馬動力 萬眾一心”呐喊聲、禮炮聲,2016年,華菱星馬的第1萬台漢馬發動機緩緩從總裝線上駛出,接受華菱星馬人的“嗨皮”慶典。
客觀評價,當今內燃機行業,年產萬輛發動機並非什麽傲人的業績。但對於重卡行業,特別是對於正逐漸走出銷售低穀的華菱星馬來說卻意義非凡。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份沉甸甸的收獲,是漢馬動力發展的一個新起點。今年1-11月份,華菱星馬合計銷售重卡13149輛,萬台漢馬動力下線,表明華菱星馬垂直配套自產發動機的比例已經達到了7成以上,這意味著漢馬動力獲得了市場的全麵認可。
澎湃及激昂的動力表現,傲然出眾的運輸效能,漢馬動力以運輸高效的物流案例向業界傳遞著屬於華菱星馬的一個新傳奇。這一切的溢美之詞目前已在華菱星馬的客戶口碑中正逐漸得以印證並逐漸發酵。對此,漢馬發動機分公司總經理汪祥支不無驕傲的表示,萬台發動機的下線,充分表明漢馬動力有著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
同樣興奮的當然還有華菱星馬掌門人劉漢如。在當天的致辭中,笑容燦爛的劉漢如表示, 2016年第1萬台漢馬動力的下線,注定要載入華菱星馬的發展史冊之中。它不僅彰顯了漢馬動力的無限發展潛力,也進一步增強了華菱星馬對未來的發展信心。
沒錯,上馬動力總成,特別是發動機項目,確實能給包括華菱星馬在內的重卡企業們帶來一係列的好處。如:降低整車企業的采購成本;在市場看漲時,消除上遊發動機企業隨便加價、供應不足以及不及時的影響;根據市場戰略的需求,更加靈活準確地調整技術等等。特別是,一方麵不僅壯大了整車企業的技術實力,一方麵又能在企業內部形成有效的呼應機製,使得整車的匹配性更好,車型推出的速度更快。在客戶日漸苛求的售後服務環節,也避免了整車與零部件企業之間的推諉扯皮現象。
當然,風險與收獲並舉。由於發動機本身涉及流體力學、燃燒學、振動學等多門學科,不僅技術門檻高、投入也大,獲利周期則更長。如,發動機的很多結構與部件在定型之後就難以做出改變,尤其是發動機到國三階段後普遍應用電控燃油共軌係統,一台機型的出爐需要與共軌供應商做大量的台架試驗。更重要的是,製造發動機和批量生產發動機完全在兩個不同的維度。如,保證生產的一致性等一係列問題是國內主流發動機企業一直需要不斷攻克的難關。
除了技術門檻、市場風險外,自產發動機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這筆費用無論對於任何一家重卡企業來說都是一筆天文數字。上馬漢馬動力,華菱星馬投入的資金量至今已經達到了 億元。如果批量生產達不到一定的水平,發動機項目分分鍾都麵臨著難以為繼的局麵,並極有可能將研發生產企業拖入瀕臨破產的泥潭。
事實上,從對外發布要自主研發漢馬動力的那一天開始,華菱星馬就一直在口誅筆伐中的質疑聲中度過。業內甚至對華菱星馬做出了“做發動機之日就是華菱關門之時”的死亡判斷。特別是在2015年,中國卡車市場在經曆了2010年的市場井噴後,一路下跌至穀底,華菱星馬也在市場的急劇下跌中麵臨著生與死的嚴重考驗,而類似的質疑聲則更如山呼海嘯一般不斷考驗著華菱星馬研發製造漢馬動力的決心。
所謂九層之台,起於壘土也好,開工沒有回頭劍也罷。華菱星馬從沒有被市場麵臨的風險與所遭遇的困難嚇倒。在過往的數年間,華菱星馬跋涉各方質疑,埋首鑽研。因為劉漢如深知,隻有完備的動力總成配套才是華菱星馬未來數年間抵禦市場寒
天道酬勤。在市場與技術的兩重困難局麵下,漢馬動力最終喜迎市場的柳暗花明。曆經前期大量的調研、定型、設計、樣機開發以及試驗等階段,漢馬動力不僅完成了CM6D18和CM6D28兩大係列柴油發動機和天然氣發動機的開發,做完了高原、高溫、高寒的全部實驗,還通過了國家檢測中心的檢測,獲得了各項省市、國家乃至歐盟的各項技術認證。並最終在2013年接受市場終端用戶的檢驗。
回顧過去的研發曆程。即便堅強如初,劉漢如還是難免有諸多感慨:“市場陰晴不定,在連續遭遇了市場重大打擊之後,很多汽車企業都失去了信心,縮減產量,不敢冒險,不敢創新,但我們必須要堅持,因為如果不能夠頂住壓力,不創新,不發展,華菱將一無所有。我們的發展隻有靠我們自己,這個世界沒有救世主。”
事實上,作為中國商用車自主品牌的代表,有著46年曆史的華菱星馬,其發展史,就是一段瀝風沐雨的堅持自主創新、自力更生的曆史。深諳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唯一途徑的劉漢如,正是憑借著清醒的認知,將華菱星馬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小改裝廠發展成為了如今集整車、改裝、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為一體的大型汽車集團。正是憑借著清醒的認知,從2004年生產重卡至今,將華菱星馬一路送到了重卡市場排名的前十位。2010年,中國重卡市場喜迎井噴行情,順勢而為的華菱星馬年產值也在當年突破了百億元大關,風光一時無二。
市場雖然風光,但也暗藏隱憂。也就是在那一年,由於發動機總成供應不足,使華菱星馬白白損失了價值約30億元、3000輛重卡的訂單。痛並思痛,這更加堅定了劉漢如上馬發動機總成的決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古往今來,締造客戶擁躉的永遠都是企業的靈魂與產品的核心價值。圍繞著華菱星馬對漢馬動力的不斷深耕,漢馬動力最終在2016年喜迎多維度的能量爆發,為締造華菱星馬客戶的運輸傳奇提供著強有力的背書。這一年,搭載漢馬動力的漢馬H6車型一路過關斬將,在中國卡車年度車型的評選中,勇奪2016年度節油牽引車獎。這一年,在中國卡車公開賽上,漢馬發動機成功助力華菱星馬賽車不斷刷新賽事成績……
對於華菱星馬的跌宕與風雲,劉漢如有著無數的感慨:“我們有無數次死去的理由,不應該有成功的機會,我們什麽技術條件都沒有,就是一張白紙,居然把重卡做出來了,把車橋做起來了,把變速箱做起來了,把發動機也做起來了。”
如今,市場的變幻依然陰晴起伏,並不被劉漢如所控製,但製造出“中國心”給了劉漢如與華菱星馬更多的信心,畢竟,走出了市場最低穀的2015年,華菱星馬已經正在走向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由此,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隨著漢馬動力市場的深入推廣,華菱星馬的未來一定會收獲更多的“10000台”,迎來爆發式的跨越增長。(本文來自星馬)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12月16日上午十點三十分,伴隨著現場振奮人心的“漢馬動力 萬眾一心”呐喊聲、禮炮聲,2016年第10000台漢馬發動機緩緩從總裝線上駛下來,華菱星馬迎來了2016年度第10000台漢馬動力的成功下線。
[詳情]11月的重卡銷量意料之中的形勢大好,各重卡品牌銷量延續上個月的增長勢頭,華菱的表現也很突出,11月銷量同比增長率達135%,1~11月華菱重卡實現銷售13148輛,累計增長達8%。
[詳情]塗漢章2011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現任漢馬燃氣發動機研究所研究員。畢業後就加入到華菱星馬,公司的傳統就是新來的大學生都要進入總裝車間實習一段時間。實習結束後進入發動機研究所,先是做發動機台架試驗、道路試驗。
[詳情]四季度以來,湖南星馬一改之前持續低迷的狀態,大批量訂單紛至遝來。從領導到員工,從機關到一線,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忙碌著,他們抓住機遇,齊心協力,為衝出困境而努力。得知這一情況,筆者走進湖南星馬。
[詳情]12月10日上午,省經信委副主任王厚亮一行來我公司參觀調研。在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汪祥支、陳先才的陪同下,王厚亮一行參觀了發動機生產車間,觀看發動機展品,體驗發動機公司智能化生產,了解企業經營發展情況。
[詳情]12月10日,華菱星馬經銷商——江蘇協安菱馬商貿公司迎來了喬遷之喜。與此同時,華菱星馬2016大篷車百場互動路演活動在該公司新址激情上演收官之戰。
[詳情]號外,號外!小夥伴們,華菱星馬2016電商平台收官之戰,"雙十二"年中盛會猛烈來襲,帶你玩轉互聯網+!300台漢馬H9交3000抵30000年終钜惠隻等你來搶! 來自歐洲的純正血統 漢馬H9技術平台源於歐洲,在安全性、舒適性、操控性、底盤係統。
[詳情]12月8日下午,省委講師團第七期“送理論進基層”走進華菱星馬。按照市委宣傳部統一安排部署,省宣講團成員、市委黨校現代科技與管理教研室副主任陳群祥同誌為公司全體黨員作《新形勢下全麵從嚴治黨的重大部署》認真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報告。
[詳情]近期,馬鞍山科技局組織相關專家對安徽華菱汽車有限公司承擔的“12L高效節能環保天然氣發動機開發項目”進行了項目驗收。市科技局有關領導、驗收組與會專家、華菱公司負責人及項目組有關人員參加了驗收會議。驗收專家組聽取了我公司的項目建設情況匯報,審閱了有關資料,察看了項目現場。
[詳情]12月4日,首批十多輛漢馬H6散裝水泥車雄氣昂然駛進重慶市合川區龍燃物流有限公司,新車交接,預示著全新一代星馬散裝水泥罐車再次走在行業前沿,同時以工匠精神的精良品質贏得了廣大用戶的信賴! 重慶龍燃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泥運輸,物流掛靠,重卡銷售,維修服務一體化的多功能企業。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