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青海交通運輸部門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落地,著力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係的決策部署,積極開展“百日攻堅”大行動,全力加快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
一季度,全省完成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39.7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0.58%。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資31.46億元,國省道完成投資8.06億元,客運站點完成投資0.25億元,交通運輸工作實現良好開局。
交通運輸對優化供給結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青海這樣一個地域廣袤而基礎設施相對滯後的省份,大力發展交通運輸事業顯得尤為重要自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青海的交通事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跨越式發展。尤其是“十二五”期間,全省交通運輸部門圍繞全省旅遊發展大格局和對外交流的需求,加快實施高等級省際通道建設,先後建成共和至玉樹、德令哈至久治等國家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了通向甘肅、四川、西藏等方向的多條省際通道。目前,青海與毗鄰的甘、川、藏、疆等四省區不同等級的出口通道達43條,初步形成了省際多路連通的格局,加強了青海對外的人文、經濟交流,促進了青海與周邊省份旅遊的一體化,捧熱了“青藏遊”“川藏遊”等特色旅遊線路。
在加快出省通道建設的同時,青海省內幹支相連的旅遊公路網絡也逐漸形成。1.5萬餘公裏的國省幹線公路基本實現了全省相鄰市州間貫通二級公路、縣縣通二級路,基本覆蓋了省內主要景點。
青海還構建起西寧周邊貴德、尖紮、循化等17個主要旅遊目的地的“環西寧兩小時交通圈”;形成了環青海湖和祁連、門源、互助、坎布拉等地以風景觀光為主的旅遊公路;強化了其他中心城鎮與主要景區以及景區之間的有序銜接。2015年年底,青海改建完成玉樹經曲麻萊至不凍泉等近1000公裏公路,構建起環繞玉樹藏族自治州的交通大環線,大大促進了三江源地區與環西寧旅遊圈、青藏旅遊線的聯動發展。
截至目前,全省公路通車裏程達到78579公裏,以西寧為中心、連接7個市州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網已經覆蓋全省58.7%的縣級行政區,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公路比重達到58%,普通省道三級及以上比重達到39%,實現了98.6%的鄉鎮、91.9%的建製村通瀝青或水泥路,鄉鎮通班車率達到100%,村(牧)委會通班車率達到85%。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級交通運輸部門充分發揮“智慧交通”在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中的引領作用,於2014年投資近6億元,啟動實施了以“管理決策科學化、路網調度智能化、運營服務精細化、應急救援快速化、出行服務便捷化”為目標的交通信息化工程建設,目前已基本建成聯動高效、反應快速、保障有力的交通運輸安全和應急處置體係。
繼2015年8月底順利實現青海與全國ETC聯網之後,省會西寧、海東“公交一卡通”已與全國互聯互通。與此同時,依托“互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進一步完善“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及其網站、APP和微信公眾號各項功能,全力打造出行訂製化、個性化、增值化的綜合信息服務,為公眾提供基於位置的全過程、實時交通出行信息服務。
進入“十三五”以來,青海交通運輸部門積極發揮“先行官”作用,乘勢而上,奮發進取,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初顯,綜合交通運輸能力加快提升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我省各級交通運輸部門把握機遇,勇挑重擔,積極爭取國家支持,不斷優化投資結構,努力創新投融資模式,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88億元,同比增長14.5%,已接近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的1/9。
各級交通運輸部門堅持把提高道路供給質量,滿足群眾實際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推進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補短板”工作成效明顯。隨著牙什尕至同仁、茶卡至格爾木等9條高速公路基本建成通車,當年新增公路裏程2986公裏;強力推進“暢通西寧”工程,加快建設東部城市群、青甘川交界地區以及城鎮與國省幹線連接道路、重要城鎮的交通基礎設施,使其互聯互通,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圍繞打造“一圈三線三廊道三板塊”的全域旅遊格局,加快旅遊專線、重點景區道路和停車場建設,適應了旅遊業的“井噴式”發展,滿足了廣大遊客特別是自駕遊客的需求。
開通西寧至德令哈、玉樹、格爾木3條省內航班郵路,結束了青海郵政無航空郵路的曆史;完成鐵路客貨發送量994.1萬人、2833.2萬噸,同比增長6.2%、3.8%;實現果洛機場通航,開通西寧飛往東京、吉隆坡的國際航線……在全力破解瓶頸製約的基礎上,我省交通運輸部門加強與郵政、鐵路、民航等部門的溝通配合,積極完善工作機製,公路與鐵路、民航、水路、郵政等運輸方式實現了有效銜接,不僅促進了全省綜合交通運輸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力支撐了全省的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等工作大局。
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先導性、服務型行業,國家對青海等四省藏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不會改變,省委、省政府強力支持行業發展的決心和定力更沒有改變隨著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步伐的加快,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生態保護、脫貧攻堅、民生改善等工作的深入開展,青海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仍然旺盛。
今年,我省將統籌實施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的重大工程,加快推進“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落地,開工建設連接西南、溝通華南的西成鐵路,開通西寧至西安高鐵,破解西寧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建前難題,續建紮麻隆至倒淌河高速公路等30個公路項目。此外,將基本建成格敦鐵路和青藏鐵路格拉段擴能改造工程建設,加快推動格庫鐵路建設,開工建設西寧曹家堡鐵路物流基地,新開工加定至西海、西海至察汗諾等高等級公路6項、二級公路6項,以及6000公裏農村公路、旅遊道路工程。全麵建成格爾木機場改擴建工程,基本建成祁連機場、開工西寧機場三期、曹家堡綜合交通樞紐等工程,力爭開工建設貴德、都蘭等通用機場。
“我們將深入研究交通運輸事業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民族地區發展的內在聯係,著眼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補齊供給短板,拉動有效投資,改善發展條件,增強發展後勁。”
據青海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王永祥介紹,到“十三五”末,我省將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優勢互補、外通內聯的“兩橫三縱兩樞紐”青海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格局(兩橫即甘青新、新青川通道,三縱即甘青川、甘青滇、甘青藏通道),有效緩解和改善運輸能力不足和交通擁堵狀況,努力構建與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保護生態相適應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係,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提供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本文來自中國公路網)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導語:2017年二季度深圳142個重大項目動工,總投資1110億。胡春華馬興瑞出席動工活動並在深圳調研。 5月10日下午,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省長馬興瑞出席深圳第二季度重點項目動工活動。二季度深圳動工項目142個,總投資111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8億元。
[詳情]4月份,山東省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5.53億元,比3月份同比增長50%。1-4月份,累計完成167.0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9%。其中,公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36.97億元,包括:高速公路等重點工程完成投資103.55億元,普通國省道路網改造完成投資32.50億元。
[詳情]4月份,山東省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5.53億元,比3月份同比增長50%。1-4月份,累計完成167.0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9%。其中,公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36.97億元,包括:高速公路等重點工程完成投資103.55億元,普通國省道路網改造完成投資32.50億元。
[詳情]今年初以來,福建省交通係統克服春節、雨季對施工的影響,迅速掀起交通建設攻堅戰熱潮。一季度,完成投資216億元,位居全國第六、東部地區第三。其中,廈門、福州、漳州進度位居前三,一季度完成投資占年度計劃的比重分別為35%、28%和26%。 高速公路建設開局良好,完成投資69億元。
[詳情]5月6日上午,在一片隆隆的禮炮聲中,由第一分局承建的黃河內蒙古段二期防洪工程烏海市段(第一標)順利開工,烏海市海南區巴音陶亥鎮政府、業主、監理、項目部等相關領導出席開工典禮。 黃河內蒙古段二期防洪工程烏海市段開工 黃河內蒙古段二期防洪工程烏海市段包括堤防工程和河道治理工程。
[詳情]近日,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撰文指出,美國麵臨基礎設施老化程度嚴重、急需修護更新、經費缺口很大等問題。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具有豐富經驗,可以為美國提供幫助。中美在基建領域存在較大互補性,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據此看來,中美投資合作,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有望迎來曆史性機遇。
[詳情]起自山東榮成、終至內蒙古烏海的榮烏高速容城收費站擴建工程日前正式啟動。擴建後的該收費站將由目前的3進4出7個車道改為4進7出11個車道,預計今年6月底完工。這是河北省交通運輸係統在雄安新區實施的第一個建設項目。
[詳情]由省高速集團承建的新疆克州烏恰縣G315托帕至吐爾尕特公路建設工程項目和阿克陶縣S214線K14-K32改建工程項目同時開工。據悉,省高速集團承建的克州交通建設項目共38個,其中阿克陶縣17個,烏恰縣21個,其他項目將陸續開工建設,進入緊張的施工階段。
[詳情]世界分布著這樣一些機場,它們千奇百怪,非常危險。 有的建在懸崖邊上,有的在山頂上,有的從半山鑿出延伸到海裏; 有的機場公路跑道被公路橫穿;有的還有具有驚人的設計缺陷,造成過空前的慘劇。 要是到這些地方,心髒不好的可千萬別坐飛機。
[詳情]武漢四環線北湖至建設段(東段)、沙(市)公(安)高速楊家廠至孟家溪段、漢江蔡甸漢陽閘至南岸嘴航道整治工程、武漢(江夏)德邦物流產業園、潛江高鐵新區綜合客運換乘中心……4月24日從湖北省交通廳獲悉,今年一季度全省共有45個交通重點項目開工。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