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19日宣布,中緬原油管道原油於當日16時正式由雲南瑞麗進入中國。
第四條能源進口通道打通 中緬原油管道原油進入中國
隨後,這批原油將以每天約50公裏的速度繼續向內地推進,再經過約650公裏長途旅行,最終抵達位於雲南省安寧市的雲南石化。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在緬甸實施的先導項目——中緬油氣管道項目的一部分,中緬原油管道工程今年4月正式投入運行,此次境內外投產管道全長1420公裏。投產後,將能為緬甸帶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收益,同時,將有力帶動中國西南地區經濟發展。
據介紹,管道建成後,項目運行將采取國際通行的“分段管理”模式。其中,緬甸段由中緬成立的合資公司負責,國內段由中國石油西南管道公司負責運行。
中石油表示,緬甸原油進入中國後,將實現就近加工銷售。作為與中緬油氣管道配套的項目,中國石油雲南石化也將於近期投產,設計年加工能力1300萬噸,供應市場包括雲南、四川、重慶、貴州、廣西等,對確保我國西南地區成品油和化工產品供應具有重要意義。
自中緬油氣管道建設以來,中國石油始終堅持在管道沿線開展社會公益項目,為當地提供就業機會。(本文來自新華社)
掃碼下載機友會APP
或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機友會”下載
獲取更多資訊
掃碼關注路麵機械官方微信
經過數年多方博弈,油氣體製改革方案終於落地,正式揭開了油氣改革的序幕。 油氣體製改革意見正式出台 準許民企勘采打破上遊壟斷 5月21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製改革的若幹意見》文件(下稱油改意見),明確了此次深化油氣體製改革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
[詳情]原煤生產逐步向資源條件好、競爭能力強的地區集中。 原煤產量繼3月增幅由負轉正後,4月出現快速增長。 5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4月份能源生產情況:4月原煤產量2.9億噸,同比增長達9.9%;日均生產982萬噸,比3月份增加15萬噸。
[詳情]數據顯示,中國4月鋼鐵產量創曆史新高,突破3月份以來最高峰值。即使政府表示今年減產目標已大致達到,仍引發了對鋼鐵產能過剩的擔憂。 國家統計局(NBS)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鋼鐵企業4月份創下了最高記錄7278萬噸,增長4.9%。
[詳情]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的《2017年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工作意見》提出,2017年煤炭行業緩解過剩產能將達到1.5億噸以上,全麵關停鋼鐵行業落後生產設備。一批在安全、技術、規模、環保、經營等方麵不達標的鋼鐵煤炭企業將堅決退出市場。
[詳情]由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主辦、主題為“集智聚策助力中國裝備邁向全球產業鏈中高端”的“機工智庫2017春季發布會”日前在北京舉行。
[詳情]上輪調價擱淺後,本輪國內成品油調價迎來年內最大跌幅。 國內成品油價迎年內最大跌幅 加滿一箱油可節約9.5元 5月11日17時,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消息,自今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分別下調250元/噸和235元/噸。
[詳情]5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聽取去產能工作進展和重點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督查情況匯報,推動經濟結構優化。 會議指出,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化解和淘汰過剩落後產能。對列入年度去產能的煤礦要在11月底全部退出,堅決控製劣質煤進口,加強債務處置指導,鼓勵兼並重組。
[詳情]國務院國資委日前召開2017年中央企業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會議,動員部署今年中央企業鋼鐵煤炭去產能工作。國資委副主任孟建民要求,有關中央企業打好去產能攻堅戰,全麵完成2017年鋼鐵去產能595萬噸、煤炭去產能2493萬噸的目標任務。
[詳情]“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三年多來的成績單終於公布:從促進傳統雙邊貿易暢通,到重大建設項目投資,到在境外建設經貿合作區,再到自貿園區落地,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重大合作倡議以來。
[詳情]5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4月貨物貿易數據,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8.4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3%。4月份,我國進出口總額2.2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2%,其中,出口1.2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3%,進口979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6%。
[詳情]